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机构

中信银行:整合嘉华两年见效

  投资者报(记者李梅影 华强)再有一个月左右,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股东大会将会审议中信收购中信国金这一收购案。按照此前的公告,中信此次以现金135.63亿港元的对价收购Gloryshare Investments Limited(GIL)持有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70.32%的权益。

  中信银行这次收购主要看重中信国金旗下业务互补性极强的中信嘉华银行。这也是继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后,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军海外的又一大举措。

  短期影响中信银行收益

  GIL为中信集团全资附属公司,在考虑了有关减资及派息因素之后,截止到去年底应占中信国金净资产约为94.85亿港元,参考这一数据,中信银行此番收购溢价部分约为40.78亿港元,收购对价相当于净资产中GIL应占部分的1.43倍(折合成市净率是1.43倍)。

  尽管收购中信国金的对价高于中信国金净资产中GIL应占部分,但中信银行董事会认为,这是当时中信国金私有化的成本价。“控股权收购,1.43倍的对价在香港其实并不高。”该行高层表示。

  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表示,“收购中信国金后,对中信银行短期财务影响不大。”不过,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去年底中信嘉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14.7%,中信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32%。合并后,中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下降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也会因中信嘉华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略低而降至135%左右。

  中信嘉华银行2007年和2008年的ROE(股东权益回报率)都只有1.3%。光大证券分析师金麟指出,中信嘉华银行ROE不高,未来收益的时限比较依赖于协调效应的产生,这将需要比较长的整合过程。

  中银国际认为,若考虑到投资的机会成本,短期内该项投资对中信银行收益能力是负面影响。

  曹彤预计,中信嘉华在两年后即可为中信银行带来正面效果,最终或将易名为中信银行国际。“协同效应的发挥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在2009年不会完全显现。到2010年和2011年,协同效应将会越来越好。”曹彤称。

  曹彤称,在收购完成后,将突出中信嘉华银行内地分行在服务跨境业务往来客户的占比,适当降低开发本地客户的权重。

  通过此次收购,一旦未来香港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中信银行还将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

  曹彤指出,目前中信国金资产规模为1500亿元,不仅拥有中信嘉华银行牌照,同时还拥有中信资本、中信资产管理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经营牌照,本次收购使得中信银行国际化的平台变得更完善。

  私有化铺路

  相比招行当初收购永隆的艰难,中信银行此次收购非常轻松,原因是背靠中信集团这棵大树,中信银行轻松地把兄弟公司变成子公司。

  中信国金原为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去年6月,GIL向中信国金董事会提出私有化建议,将中信国金变为GIL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全资拥有。私有化建议的对价为每注销一股由少数股东持有的中信国金股份,可获一股中信银行H股及现金2.16港元。

  这一私有化建议于2008年11月生效,其股份于2008年11月5日在联交所主板除牌。此前一日的中信银行H股收盘价为2.79港元。私有化后,GIL及BBVA分别持有中信国金约70%及30%权益。

  在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看来,中信集团一系列布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对旗下银行业务的整合,这正是中信集团初步搭起金融控股架构之后的实质性举措。

  在中信国金正式除牌之时,中信集团管理层曾表示,要将中信嘉华银行注入中信银行,并发挥中信国金以及中信嘉华银行的海外平台作用。

  是否会有永隆之忧?

  此前,招商银行也收购了香港的永隆银行,但此次中信银行收购中信嘉华,二者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香港本土银行,中信嘉华银行原名嘉华银行,1986年4月,该行与中信公司签订协议,中信向该行注资3.5亿港元。1998年7月,该行正式改名为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

  2000年,中信嘉华银行原董事长金德琴因贪污受贿、挪用巨额公款被判处无期徒刑,拖累中信嘉华银行濒临破产。次年,中信集团委派常振明接掌中信嘉华银行总裁一职。上任后,常振明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2001年11月,斥资42亿元收购华人银行。

  对中信银行来说,收购中信嘉华银行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获得国际化人才,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和嘉华银行的“中信”烙印不同,永隆银行原本为伍氏家族企业,尽管在香港本地银行中位列第四,但几乎是在夹缝中求生存。香港银行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汇丰、中银香港等3大银行占有近60%的市场份额,而很多小银行共同分享的市场份额仅有20%左右。一位银行分析师说,“中小银行如果要找发展空间就必须到中国大陆去”。

  招行收购永隆银行花费了363亿港元,相当于3.07倍对价。

  2008年底,招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同比下跌2.22个百分点,至6.56%。招行指出,主要是因为公司收购永隆银行,需为溢价做冲销所致。根据招行年报,永隆银行2008年亏损8.16亿港元。

  在招行行长马蔚华看来,永隆的价值除了37个香港营业网点,还包括了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资产管理等香港市场的全套金融业牌照和对应的人才团队。这是招行高端零售客户服务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次性买下永隆,当然要比逐个申请设立网点、寻找人才、申请业务牌照一劳永逸。

  招行副行长、永隆银行行长朱琦表示,招行与永隆银行的协同效应将在3到5年内逐步显现,永隆银行2009年一定会扭亏为盈,为招行贡献净利润。

  对市场而言,永隆和中信嘉华之后,哪家香港银行会成为中资银行的下一个目标,完全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单秀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曹彤 | 应占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