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全球智库峰会即将举行 讨论经济危机应对政策

2009年07月02日08:5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时代周报

   见习记者 刘洪庆 发自北京

  在国家公关和争夺国际话语权等政府“不宜出面”处理的事务中,中国智库正通过自身特有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

  由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领衔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组建三个月之后,7月3—4日将迎来首次重大活动—全球智库峰会。

届时,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位各国政要、学人和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将代表近百家国际、国内主要智库和国际组织参加会议。

  有专家指出,智库之间的交流视野加宽,议题更易深入,然后再通过智库反馈给各个国家政府,影响他国政策,会取得政府与政府之间会议不同的效果。

  共谋全球发展

  “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峰会议题为全球经济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重点讨论经济危机应对政策评估及预测、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等,同时还将设立平行分论坛就智库合作等议题进行讨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仅需要各国政府通力合作,也需要各国智库群策群力,为各国政府‘积极提供智力支持’。”国经中心秘书长、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前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长期以来,中国智库自身的评价体系、公信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智库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智库鲜有显著成就。议程设置能力与话语权弱小,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与西方智库交锋,长期处于劣势。

  “当前中国智库受国外财团等赞助占到很大一部分。有些是外资直接赞助的模式,还有的间接通过其他渠道注入中国智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直接后果就是中国专家在立场上站在他国一方,为他国利益积极游说中国政府。”

  “拿人家手软,吃人家嘴短。”江涌说。他举例,持“经济危机是国际经济失衡结果”观点的中国学者不在少数,力劝中央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中国学者在一段时间内曾经占到主流。“中国的高储蓄,美国的高消费。国际经济失衡?完全不从市场经济角度考虑经济问题。现在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是中国政府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

  中国智库由官方智库、民间智库和大学研究机构等组成。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中国官方智库沦为“官方传声筒”的说法长期存在;民间智库长期与政府交恶,难被政府信任;大学研究机构由于自身的评价体系,致使其研究方向长期脱离实际。

  近年来,中国智库逐步崛起。2006年11月和次年7月,首届、第二届智库论坛分别在北京、上海召开。中国智库开始尝试走出幕后。

  与此同时,中国智库开始逐步走到前台,充当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先锋,大量智库学者参与国际智库议题。近年来,中国智库也逐步尝试作为东道主,召开智库会议,大量邀请国外智库学者参与其中。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说:“中国的崛起,在国际舆论上被人家重视。但重视不表示被完全接受。让中国的声音被其他国家所有人接受,才是最终目的,智库的作用逐渐明显。”

  国家公关新渠道

  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当前,国际、国内事务越来越复杂,公共决策市场需求逐年扩大,智库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智库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决策的影响也越来越深。

  在中国,智库的作用表现在国家公关上也越来越被政府官员所重视,“近年来,中央政府意识到智库在国家软实力过程中的作用,在国家公关方面,中国智库尝试走出国门。”清华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李希光说。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国家公关就取得巨大成就,尤其表现在取代台湾重返联合国过程中。中国的国家公关策略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认同,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得到很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以至于有国家外交负责人对外宣称,中国是被第三世界抬进联合国的。”李希光介绍。

  在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谦逊,学者内敛。只求经济发展,不愿意对外界表达,中央政府在世界上逐渐主动放弃了话语权,直至今日一直被西方牵着鼻子走路。”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梅松说。

  政府官员大规模列席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智库取得发展的同时,中国智库学者“走出去”往往是被动接受。在此期间,国外智库资金大规模地进入中国,直接影响了中国智库价值观等,进而影响中国国家政策。据了解,兰德公司等国际知名智库均在华设置办事机构,并长期运营。

  对此,国经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6月18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近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可圈可点,但中国智库发展受到忽视,是个短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更提醒了我们智库建设的重要。”

  去年10月,一大批学者上书中央,请求中央政府组建最高级别智库。国经中心应运而生。几乎所有的受访专家,均对国经中心举办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充满期待。

  “中国智库寻求做东道主的论坛和会议中,如国经中心这样高规格、高级别、高层次的东道主,政府官员大规模列席,尚属首次。”薛澜说。

  也有专家对国经中心的期待表现在其研究成果和政策理论设计方面。截至目前,国经中心的课题并没有自己的理论出现,采取的是招标购买模式。“高质量的论文是一个智库的立足基础的思想,国经中心的下一步到底怎么走,这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一位专家说。 与上述专家不同的是,李希光则对国经中心的全球峰会中的各国智库交流部分充满期待。“这么多年,我国智库一直被西方智库的价值观渗透。而我们的价值观,为什么不能够反渗透到西方国家?”李希光说,“为什么不能够通过智库之间的交流,影响他们的政策?”

  

(责任编辑:铭心)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