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菜篮子信息化样本:中移动助力寿光智慧转型

2009年07月07日03:3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5日,天还没亮,排成长龙的卡车已经在山东寿光各个蔬菜基地前待命。

  山东寿光,这个北临莱州湾的中国北方最大的蔬菜基地,每天从凌晨六七点开始,最新采摘的蔬菜就会开始加工配货,当天装车运到超市摆放上架,或是经由水陆空交通枢纽,输送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全球10多个国家。


  在这个流水线一般的体系中,信息化正悄然改变当地蔬菜的生产和销售流程。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从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寿光蔬菜已经实现全程监控,由"靠天农业"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农业"转型。”7月3日,寿光移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其试点的经验也开始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中国菜篮子”之变

  30年前,寿光蔬菜还默默无名,蔬菜种植占当地农业的比重不足20%,而现在,寿光已经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蔬菜基地和蔬菜专业市场,现有15万农户、35万个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农民收入的七成来自蔬菜,号称“中国菜篮子”。北京吃菜看寿光,每天北京的一半蔬菜就来自寿光。

  寿光蔬菜的崛起,正是一个不断“智慧”化的过程。

  “蔬菜大棚内空气、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蔬菜种植病虫害,对蔬菜种植影响很大。”寿光移动经理焦阳告诉记者,2008年,寿光开始在大棚内试点使用无线的土壤与湿度监测系统和移动可视平台。

  “您的蔬菜大棚里的温度过高,建议降温2度;湿度过高,建议通风。”在三元朱村的大棚内,土壤与湿度监测系统自动监测着昼夜、周、月各个时间点参数,并形成一定时间段各参数的趋势图,温度过高、过低等异常情况时,监测台就可以通过手机或麦克风,提醒菜农进行处置。

  “随时监控后,菜农节省了精力,蔬菜的品质更好。”大棚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由于受农村地域分散、专家数量有限等条件限制,过去农业专家只能偶尔到田间地头给予农民技术指导。近年来出现的蔬菜“网上看病”,由于专家只能在电脑前看到蔬菜生长的一部分,也时常会出现药不对症的问题,延误了病虫害治疗。移动可视平台则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专用可视手机,让菜农在大棚内直接与专家视频通话,获得咨询和诊断。

  “以前要诊断需要拿着蔬菜去镇上,来回一趟要两个多小时,还未必能找准病因,现在在大棚里直接就解决问题。”三元朱村委副主任王继成告诉记者,寿光有14位专家每天就通过视频为菜农“看病”,专家有时一天的接诊超过100例。

  山东移动副总张子英透露,当地移动联合气象、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建立的农信通平台,还可以提供防虫防害、市场行情、供求信息、致富信息、农业技术及天气预报等信息,目前山东全省已发展用户过百万。农民还可以编辑短信、彩信,将生产中的问题或疑问发送给互动平台,农业专家根据相关信息给出解决建议和意见,并以短信或彩信方式直接反馈给农民。

  流程管理的智慧

  种出好蔬菜很重要,但把菜卖出去,甚至卖个好价钱,对菜农来说更为关键。

  1983年,寿光大田蔬菜曾获得大丰收,但因销售流通不畅,5000公斤大白菜全部烂在地里。于是,寿光1984年就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此后,先后10多次对市场进行改造和扩建,现在已形成蔬菜批发、电子拍卖、网上交易“三场一体”的立体式交易模式。

  焦阳说,寿光已经应用了蔬菜价格行情信息平台,蔬菜价格发布系统包括涵盖152个蔬菜品种的日交易价格,菜农随时可以通过手机了解批发市场的价格和电子拍卖情况。

   知道了行情,但怎样把蔬菜卖个好价呢?

  寿光洛城农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成生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寿光蔬菜就已经启动溯源体制,通过条形码,为每一份蔬菜的种植、采摘、加工、运输、销售环节,都会采用电子标签记录,形成了详细的可追溯档案,便于跟踪监控。

  “去年我们将条形码改成了二维码。”张成生说,条形码虽然也有溯源档案,但易于仿照,且消费者无法自己查询,二维码则防伪能力更强,消费者买菜时也只需要用手机拍下或输入二维码,相应可以马上查询到蔬菜是否是转基因产品、用过哪些农药,由哪家农户在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采摘,在哪个基地加工、包装,什么时候、由谁运输到超市,以及各个环节的实景图片,方便准确地知道蔬菜的质量和新鲜程度。

  “这样的蔬菜价格比其他蔬菜价格高得多,还供不应求。”该负责人透露,不久前,寿光市政府已确定由信息产业部门牵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二维码追溯系统。

  “无论是蔬菜种植病虫害移动可视平台项目,还是蔬菜安全二维码追溯系统等,我们目前都是不赚钱的。”张子英表示。

  据透露,以上项目都是由山东移动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而在寿光的试点应用中,也是由中移动承担设备投入。

  “土壤与湿度监测系统每台1000元,我们现在向寿光的蔬菜大棚提供了10台使用,每个月收取10元/台的使用费;移动可视平台每台3000元,我们也在乐义向农户提供了10台,每个月的流量包月100元/台。”寿光移动人士透露,当地10多个棚户共同使用一部可视平台,分担下来也并不贵,“而二维码打印机每台成本3万元,目前我们提供了5台给5家蔬菜加工企业使用,他们每一张二维码的打印成本是5厘。”

  农业信息化趋势

  “就目前的模式,中移动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业内专家分析说。

  该专家认为,中移动此举在于,在承担为菜农提供服务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促使更多用户选择使用中移动手机和业务,“比如要查询二维码,消费者就要是使用具有二维码功能手机的中移动用户。”

  更重要的是,借助信息化的应用服务,中移动得以拓展农村市场手机用户。

  在此之前,中移动总裁王建宙今年2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市场仍然是中移动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在2009年,随着运营商重组和3G发放,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农村信息化应用,也将成为运营商争夺农村市场的重要手段。

  据记者了解,目前这些在寿光试点的“智慧农业”,已经开始在更多地区规模化推广。

  其中,应用最普及的是二维码。据透露,海南已经建立了热带水果质量追溯系统,并推行生猪二维码标识体系;山西太原也已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通过电子触摸屏、手机和上网查询农产品信息;在青岛,贴上了二维码的“杠六九”西红柿卖到了最高每斤30元;在青州,使用二维码溯源系统的花卉已经走上花卉博览会;而在今年3月,湖北省信息产业厅的政协委员胡树华甚至带着贴有二维码的白菜参加了两会,并递交了《关于建立食品药品二维条码追溯系统的建议》提案。

  与之相比,土壤与湿度监测系统和移动可视平台则还只是一个试点范本。

  “进行无线蔬菜诊断的移动可视平台,我们这已经有很多农户在观望。”寿光移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这里还是2G的网络,他们希望这里能尽快变成速度更快的3G网络,到时就会使用。”

  在其他地区,相关的尝试才正在开始。在与寿光毗邻的青州,蔬菜大棚的土壤与湿度监测监控系统今年初开始应用。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农业信息化已成大势所趋,相关应用有望迅速推广。

  “未来三年,中移动将投入700亿,覆盖1万个自然村,建立10万个农村信息站。”6月25日,中移动副总裁张晓铁告诉本报记者。

  “农村涉农企业对农村信息化都有着很大的需求。”资深电信分析人士付亮对记者表示,各地经济环境不同,运营商应将增值服务商、内容服务商等整合在一起后,将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观察人士表示,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也需要重视,并提前做出规划,确保流程溯源的有效。
(责任编辑:魏喆)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