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将拿出10亿元财政拨款支持新能源汽车。”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顶着烈日宣布,“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到重庆新能源汽车基地落户,我们都将给予大力支持。
而在重庆宣布支持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之后,武汉东风电动汽车产业园也随即揭牌。事实上,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升温,北京、吉林、重庆等地的地方政府已经嗅到了“美味”,展开了新能源产业基地的争夺战。
“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是紧跟中央,中央政策出来了,下面就会跑步前进!”江苏省常熟市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所长沙永康说。
联盟铺路
与黄奇帆一起出席“成立大会”的还有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苗圩明确表态:“工信部高度重视推动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支持成立创新产业联盟。”
这是苗圩担任工信部副部长并主管汽车行业之后,第一次出席重庆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会议。此前,科技部部长万钢曾经出席了2008年11月27日举行的“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工程重庆启动仪式。”
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由长安汽车(10.92,-0.23,-2.06%)、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恒通客车、力帆汽车等30家单位共同发起,整合了重庆市乃至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该联盟首任理事长、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说:“联盟成立,在于解决了整车和零部件之间的关系问题,形成一个地域里整车和零部件的紧密合作关系,这是问题的关键。”
而在重庆打造庞大的产业联盟之前,北京已经率先动手了。2009年3月,由北汽控股公司、北京公交集团、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一夜之间联盟风起云涌,随后国家还将成立全国性的汽车产业联盟,但各地成立的汽车产业联盟如果没有太大的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沙永康有些担心地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模式,就像一个拍电影的剧组,从灯光到道具都组建起来,拍完了就走人,“如果拍出了好的电影,这个电影的知识产权、票房收入该如何分配,都还是一个问题。”
基地之争
产业联盟的知识产权和“票房”尚未明确之际,背后却是各地方政府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争夺。
2008年12月28日,北京市成立了以福田汽车(15.41,-0.18,-1.15%)为中心的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该基地坐落于福田汽车昌平厂区,总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基地。而该基地与2009年3月北京成立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息息相关——基地搭台,联盟唱戏。
随后,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也在2009年4月正式落户天津西青区。根据发展规划,该集团将在天津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总部基地——投资建立锂离子动力电池、汽车动力电机、汽车动力总成制造企业及研究设计院、培训中心。该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建设。信誓旦旦的天津方面表示,预计到2015年,该项目将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从而让西青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与此同时,上海、吉林、济南等地也都拿出了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计划。在众多城市已经率先展开新能源汽车基地角力的时候,紧随其后的重庆方面拿出的力度异常的大。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一位人士表示:“重庆早就做好了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的规划,预留了大量土地。”据悉,重庆北部新区平场工业园区5.87平方公里将主要发展新能源产业。而黄奇帆更是直截了当地抛出了诱人的绣球。重庆财政将拿出10亿元的真金白银对落户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给予资本金补贴之外,黄奇帆还表示:“落户新基地还将享受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出让金和建设配套费的减免。”
地方围堵
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到现在各地追风,沙永康有些忧虑地说:“我看了后来加入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一些城市的具体规划,跟风的概念很重,地方政府更多的是考虑出政绩。”而且在这种追风思路下,新能源汽车势必又形成地方各自为战的局面。
其实从汽车产业联盟现象中就可以看出,各地的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所相继被分割。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取得了众多的新能源汽车研究成果,并且与北汽控股、福田汽车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当仁不让地将两个大学纳入系统中。长安汽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我们也接触过这些院校,但没能抢到先手。”
而在新能源汽车联盟形成分割态势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则进一步在各地主要汽车企业带领下形成单打独斗的状态。北京新能源产业基地以福田汽车为龙头,其背后是庞大的北汽控股,重庆则以长安汽车为龙头,武汉以东风汽车(5.24,-0.15,-2.78%)为龙头。
政府出面搭台之后,地方主要企业将掌控新能源基地的命运。如是,新能源汽车基地必然会围绕主要企业利益而运转。江苏一家研究新能源汽车机构负责人说:“要进入某地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发展的企业,将更多地考虑是否能够为主要企业进行配套服务。”
地方政府强势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的举措,让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研究员罗仲伟感到忧虑:“如果地方政府只是为了造势,一窝蜂上马的话,势必会形成资源的浪费,这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说是致命的。”
如何避免在新能源大旗下出现重复建设问题,才是当下决策部门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毕竟,新能源车给中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与国际汽车业同时起跑的机会,这个机会一旦错过,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