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智能电网已经成为美国大公司CEO挂在嘴边的时髦名词”(图)

2009年07月17日01:2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东方早报
  “智能电网”之父、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副总裁史蒂夫·豪丝:华盛顿能源立法机构将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并列为三大焦点

  美国推广智能电网的最大阻力来自于人们的不了解,有些人认为智能电网就是在家里装个智能电表。人民图片/DZ 图

  编者按

  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7月15日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介绍了全球面临的能源和气候挑战,其背后的深意在于将中美能源合作落实到操作层面。

  早于朱棣文抛出的“绣球”,中美能源合作1995年就已起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高级项目主管威廉·华莱士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称,NREL参与了中国西部无电地区的“送电到乡”工程。
智能电网可能纳入中美能源合作的生态伙伴关系。

  远在美国,大公司的CEO在各种场合开始大谈特谈智能电网;华盛顿能源政策和立法圈将智能电网和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并列为三大焦点。

  这就是智能电网的现实地位,它还会进一步走红,并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领域领导者。

  早报特约记者刘莉发自科罗拉多州戈尔登市

  “大家都叫我"智能电网之父",虽然我的年龄差不多可以做祖父了。”三个多星期前史蒂夫·豪丝先生(SteveHauser)正式履新,出任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RenewableEnergyLaboratory,NREL)主管可再生能源并网接入的副总裁。

  史蒂夫·豪丝的名字是和智能电网运动紧密相连的。2002年,他被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世界著名科技杂志《科技评论》(TechnologyReview)喻为“智能电网革命的先锋”;2003年,他领衔创办了如今智能电网界最核心的组织“智能电网联盟”(GridwiseAlliance);2007年,他参与起草了对智能电网运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法》(EnergyIndependenceandSecurityActof2007)第13章。题目为“智能电网”的第13章,首次把美国国家电网输配系统的现代化与智能电网的概念直接挂钩。

  “智能电网不是我发明的,但是我已经为智能电网的推广付出了十余年的时间。”

  史蒂夫·豪丝的职业生涯也是和智能电网运动紧密相连的。早在十二三年前他就曾在NREL任职,当时几乎没有人听说过智能电网,现在重新回到NREL担任副总裁,“意味着智能电网是重视技术研发及其应用推广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和推动力。”

  本月初,史蒂夫·豪丝先生在他的新办公室里接受了早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为自己的梦想终于得到世人认可感到很欣慰,但同时表示这意味着新的挑战的开始。

  “智能电网”只是刚起步

  东方早报:奥巴马总统签署的《美国复苏和重新投资法》为智能电网发展提供了45亿美元的启动资金,而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却是布什总统任期内通过的,是不是可以说两任总统都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有所贡献呢?

  豪丝:我不这么认为。《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是一年半前通过的,而《美国复苏和重新投资法》是6个月前签署的,但是之前整个智能电网发展的酝酿和准备阶段长达八九年之久,我觉得业界的公司和组织比如“智能电网联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智能电网发展到今年的局面,它们功不可没。当然两个法案是一脉相承的:《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法》第13章第4节“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发展和示范”以及第13章第6节“智能电网投资成本的联邦匹配资金”的资金是由《美国复苏和重新投资法》中的45亿美元提供的。

  东方早报:你推广了智能电网概念长达10年之久,为什么突然之间大家一下子对这个感兴趣了?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发生金融危机,没有《美国复苏和重新投资法》中的45亿美元,智能电网的发展是否还能达到现在的局面?

  豪丝:不能,绝对不可能。45亿美元是真正的钱,没钱一般是没人在乎和关注的。你也许也看到了,最近的三四个月间,IMB、CISCO、西门子的CEO们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开始大谈特谈智能电网,他们现在谈是因为现在不是空谈而是有钱操作了。现在的时机很好,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有资金资助,又有成熟的科技。前几周在华盛顿能源政策和立法圈的一个朋友对我说,6个月前是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现在是能源效率、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所以说现在是三大焦点,而智能电网似乎又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之间扮演了桥梁的作用。

  东方早报:作为“智能电网”之父,你参与智能电网运动长达10多年,现在终于梦想成真,是不是很惊喜?

  豪丝:还不能说是梦想成真,应该说别人终于认可了你的梦想了,意识到你极力推广的东西的重要和必要性。现在大家都开始关注智能电网,国会也关注,总统也关注了,智能电网的知晓度急升。我承认这样很有满足感。我跟我太太说,很多时候我的确感到自己是个先锋,走在前人没有涉足的领域。过去的10年中,我们克服了无数阻力,经过了数次斗争,终于达到今天的局面,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真正的困难的开始。所以说不是成真,而是刚刚开始。

  最大阻力是人们不了解

  东方早报:你提到了困难和阻力,是不是传统的电力企业对智能电网还持保留意见?

  豪丝:传统的电力企业的态度在过去一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的说法放在过去是成立的,但是现在情况大为改观了。他们已经意识到建造核电厂不简单,建造燃煤发电厂也不简单,建设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厂也很难,所以智能电网给了他们一个其他选项,他们在发展以上基础设施的时候,同时也会考虑到运用智能电网的科技和解决方案。

  东方早报:那么你认为推广智能电网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豪丝:推广智能电网的最大阻力还是来自于人们对其不了解,早期甚至是一年前,你跟人提起智能电网,人们会不理解你到底在说什么,或者认为智能电网就是在家里装个智能电表。我们会解释说智能电网不仅仅是智能电表,而是电子信息科技对整个电网系统带来的变革,就像这些科技改变了航空业、百货零售业一样,但是人们依旧会反映这个概念太抽象了,听不懂。智能电表其实帮助人们对智能电网有了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对整个大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虽然很多时候也带来了智能电表等于智能电网的误解。还有部分原因是美国汽车工业的危机,部分原因是电池技术的发展造成人们对即插式混合动力车(PHEV)的认知度比较高,从而也帮助人们进一步对智能电网有了一些认识。

  现在需要尽早实施项目

  东方早报:拨给智能电网的45亿美元是《美国复苏和重新投资法》资金的一部分,笼统说来也是要用来刺激美国当前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而且业界人士也认为在提交给美国能源部的申请材料中,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是能否中标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在这个情况下,会不会造成为了追求短期就业机会而忽视智能电网长期发展的状况?

  豪丝:这也是我担心的一点,我希望我们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创造了我们所谓良好的“行为准则”。通过各种不同的示范项目和工程,测试不同技术以及运用,知道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经过分析总结最后提炼出一系列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的运作和商业模型。现在我们的项目可以从联邦政府处申请到最多50%的拨款,但是两年以后要考虑的问题是没有联邦财政资助,这些项目如何存活下去,如何复制他们的成功经验。我重新回到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参与起草了《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法》中有关智能电网的立法,后来我们有了资金资助,现在我们要正式实施这些项目了,现在才是真的开始。我最关心的就是在未来两年时间内要把该做的事情都要做对。我们要选对项目,尽早开始实施,分析和理解,从中得到经验及其影响力,这对智能电网的中远期发展非常重要。

  东方早报:讲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型,我的感觉是,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模型,大家似乎都意识到了智能电网能带来的好处,但是却不太愿意承担价格颇高的先期投入。

  豪丝:对,这是另一个挑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可以参考分散价值链的理论,从终端消费者、电网运营商到发电厂整个价值链上各方都受益了,消费者的最终账单减少了,电网运营商获得了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保障,发电厂得到了电能并网接入的好处,所以大家可以分担成本;或者也可以由第三方承担早期投入,再把解决方案分别卖给其他各方。听说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也要建设智能电网城市,而他们将会是另一个商业模型,因为奥斯汀市的电力供应从发电、输电到零售的企业都是由市政府所有的。他们是非营利企业,先期投入也是由市政府的财政收入承担,但是这个模式也是有政治风险的,比如智能电网城市这个倡议是前市长主推的,现在换了市长,我就不太清楚新市长是否对此感兴趣,所以他们目前进展如何还不太清楚。还有前不久,韩国政府率领企业家代表团来美国访问,他们表示要建设全世界第一个智能电网国家。我私下跟一些企业家交谈,问他们在商业层面上可行吗?他们回答,我们这里是国家规定的,整个行业是国家控制的。总之,正是因为没有现成商业的模型,所以才会搞很多示范项目,测试各种不同模型,纽约、加州、科罗拉多州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模型。

  朱棣文很了解整个行业

  东方早报:6月中旬《华盛顿邮报》刊登过一篇文章,称能源部长朱棣文对目前《复苏和重新投资法》里分配给能源部资金的发放速度太慢表示沮丧与不满,称他希望资金快点发放,这样才能尽早看到刺激经济和创造就业的效果。文章还特别提到了45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的资金至今才发了1480万,对此你怎么评价?

  豪丝:那篇报道出来的第二天,我去白宫和一个同事一起吃午饭。午饭后看到朱棣文部长正好与能源部电力办公室的成员开会,其中包括埃瑞克·奈特那(EricLightner,能源部联邦智能电网特别工作组组长,早报记者已对其做过专访)。朱棣文部长对他们表示歉意并解释那篇报道是记者错误地解读了他的意思,他的原话不是那么说的,他没有抱怨资金发放的速度,他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表示很支持他们。我想朱部长是专家型的部长,又是科学家出身,他对整个行业很了解,所以不存在抱怨和不满,我认为那篇报道没有参考价值。作为顾问团的成员,我所知道的审批过程是:申请者递交申请材料之后,专家组会对申请的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的指标包括技术含量、商业模型、应用范围等,并在90个工作日之后给出明确答复。

  东方早报:中国也提出了要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你对此怎么看?

  豪丝:中国国家电网代表团前段时间访问美国,会见了美国一些业界代表,我当时在场。根据我和一些代表的谈话,我感觉中国更强调铺设更多更长的高压输电线。我个人感觉,好像中国家庭用电量远远没有美国家庭大,美国人喜欢一年四季整套房子都开空调,弄无数个大冰箱和各种各样的电器。

  ◎《美国智能电网考察报告》目录

  ①专访美国能源部智能电网特别工作组组长埃瑞克·奈特那:45亿美元发展智能电网远远不够,需要拿出商业运作模式

  专访爱迪生电气协会埃森布雷:智能电网短期投入与远期收益的博弈

  (2009年6月29日东方早报A24-A25)

  ②PJM:智能电网供电很可靠,能帮我们忘了美加大停电噩梦

  探营PECO公司:美国智能电网先行者面临立法“阵痛”

  (2009年7月8日东方早报A32-A33)

  ③专访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副总裁:智能电网已经成为美国大公司CEO挂在嘴边的时髦名词

  (2009年7月17日东方早报A32-A33)

  编者注:“美国智能电网考察报告”系列报道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马丁)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