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生活观察:如何解开油价上涨的“心结”?

2009年07月21日07:2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7月20日电(记者王蔚)国家发改委近日回应油价六大疑问,就公众对油价上涨的种种质疑作出解释,这表明政府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对公众的呼声主动反馈。对此,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消费者表示,政府在民生事务上积极应对质疑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是围绕油价上涨,老百姓心中仍有一些未解的“心结”。


  与国际油价接轨为何看不懂?

  在上海工作的黄丽小姐,开车已有5年了。她说,其实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后将随着国际油价波动,她还是理解和赞成的。但是,“接轨”后国际油价大涨大跌,而她个人账本上用油的花费却总是在增加,这使她感到很是疑惑。

  她给记者算了几笔账:2004年买车的时候,93号汽油每升4.60元左右,她每天上下班往返30公里路程,一个星期加满一缸油(50升)油费约230元,一个月算下来油费约920元,一年约11040元。

  2008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国家发改委相继上调了油价,上海地区93号汽油上涨至每升6.05元。黄丽每次加满一缸油的费用增加到30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油费1200元左右,一年的油费共计14400元。

  2009年,这半年国际油价从40多美元降到30多美元,又涨到70多美元,又降到59美元……起起落落。可是国内油价却是涨多跌少,国家发改委共有1次降价3次涨价之举。其中,以上海的93号汽油为例:1月15日从每升5.06元降为4.95元,下调0.11元;3月25日上调0.24元;6月1日上调0.32元;6月30日上调0.48元。

  黄丽小姐的油费今年上半年达到8300元,核算下来每月油费将近1400元,她开始感到油费的压力。最让她看不懂的是,她感到国内油价的涨跌与国际油价的涨跌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她对记者说:“为什么国际油价在低位的时候,不迅速降价?或者降幅很小?而国际油价在高位的时候却可以一个月里连续涨两次?最近国际油价又大幅下跌,为什么还不降价?何时才会降价?我在拭目以待。”

   石油企业成本谁来监督?

  记者从中石化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了解到,根据国际原油采购的计价规则,7月份加工的进口原油大部分按6月份计价,小部分为7月份当月计价,7月份加工原油平均成本在72美元/桶。按调价后的最新产品价格体系,原油加工的保本价在67美元/桶。因此虽然国家发改委上调了成品油价格,但只是起到了减亏作用。如果不调价,7月份将出现4亿元至5亿元亏损,调价后预计亏损仍达2亿元。

  按照我国成品油实行的“原油+成本+合理利润”的定价机制,一些网民质疑,炼油企业的经营成本谁来监督。上海市民王东对记者说:“我就有个疑问。现行的定价公式包含了炼油企业的成本,但问题是这些成本是否合理?企业是否能通过提高效率、更新技术来减少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这些成本应由企业通过内部挖潜、提高技术水平来予以消化。”一些网民提出,国内油企应向公众公布经营费用明细,并解释原因。既然消费者最终为这些费用“买单”,就应该支付得明明白白。对垄断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成本和利润,没有企业经营状况的严格考核,凭什么企业的成本要消费者负担?

  复旦大学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认为,讲到用油成本,要分析很多因素,一个是所谓的获取成本,应该是用油企业所有原油来源成本的加总。现在我们只知道中国整体原油进口依存度接近50%,但对于两大集团实时的原油成本大概是多少,国内的油与进口油比重是多少,采购的进口油到岸价格是多少,运输成本、流通成本是多少等都不清楚。如果这些信息能够有一定程度的公开,公众能够有一个国际视野的比较,那也就不会存在这么多的争议。

   成品油定价机制如何完善?

  针对油价上涨缠绕在百姓心中的“心结”,有关专家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是成品油定价机制应尽可能按时执行。从目前消费者看不懂定价公式来看,主要是按照22天计价期计算,在这半年里有时没有按时执行。业内人士分析,从3月25日调价后,原本在5月7日前后应有一次调价但被叫停。尽管这次叫停是担心某些用油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负担加重,但到6月1日不得不涨价时,这个涨幅就自然变得很高。而考虑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此次涨幅有所削减,也就是没有涨到位。随着国际油价继续攀升,炼油企业亏损加剧,调价又不得已在6月30日发生,这就出现了一个月里连续两次涨价,引起消费者巨大反响。

  二是政府应提高服务意识,以看得懂的方式解读每一次油价调整是如何按照定价公式执行的。不少消费者提出,无论涨价还是降价,政府应公布每次调价的监测结果,在上一次变化到这一次变化的时段里,油价涨幅或跌幅是多少,为什么调价或不调价,应向公众以算账的方式讲得更清楚。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认为,大家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公众不知道问题的所在,要让公众知道国家、企业、消费者三方利益是如何平衡的,哪些是消费者要承担的,哪些是石油公司应获得的,哪些是国家应征收的。这样,各方的行为将更理智,更有利于成品油价格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三是定价机制应更加走向市场化。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指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由于油源主要集中在两大集团,不能充分竞争,就很难形成公平、合理的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以市场规则为导向,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原则下,来确定成品油指导价格。

  王震指出,这种“原油+成本+利润”的定价公式是一个不彻底的改革,其中仍然有政府定价的计划经济色彩,并且保护了炼油企业。从短期看,这种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但从长远看,只有真正市场化,才能起到节能减排的引导作用,对国家、企业、消费者各方的决策才有更好的调整作用。
(责任编辑:马丁)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