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由调查统计司撰写的《20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央行认为,未来既存在推动信贷增长的因素,也存在制约信贷增长的因素。尽管央行保持一贯审慎作风,未对信贷增长趋势作出任何预测,但不言而喻的是,在不考虑出台新的调控政策前提下,未来的信贷增长将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博弈。
在央行看来,推动信贷增长的力量来自三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实体经济贷款需求增加。银行家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贷款需求指数为67.5%,比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提高0.84和7.15个百分点;二是新建投资项目还将陆续下达,正在建设的投资项目存在大量后续贷款需求;三是房地产市场资金需求可能继续上升。
但另一方面,制约信贷增长的因素同样明显。
主要有,一是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二是一些建设项目也预先储存了部分项目资金,上半年贷款有一部分没有实际使用出去;三是合格项目的开工节奏估计相对上半年放缓,新建投资项目增长将有所减慢;四是资本充足率下降较快和风险管理加强对银行业持续快速投放信贷资金产生一定约束。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认为,下半年的信贷增长将进入结构调整期,即使不出台任何调控措施,银行也会理性调控信贷增长规模,所以下半年的新增贷款将难现上半年的疯狂态势。
而鉴于上半年信贷中相当部分为票据融资,且最长期限为6个月,所以上半年发放的票据融资将在下半年集中到期,对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影响将会较大。央行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7.37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中,票据融资占17065亿元,约占新增贷款的1/4。
“票据到期后,更多将转变为新增贷款,所以表现在余额上可能变化不大,而只是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上述银行人士说。
但多位商业银行人士认为,央行仅仅是从市场供需方面来分析未来的信贷增长趋势,其实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自于政策微调。
近一个月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陆续释放信贷政策微调信号——先是伴随IPO启动上调短期央票收益率,后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并于近期启用惩罚性定向央票,这些信号让商业银行感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但整体来看,随着以地方投资为主的新一轮投资推进,信贷需求将持续释放,而经济的企稳回暖,也会对信贷增长有新的支撑。
央行分析报告披露,6月份货币流动性(当月新增M1/当月新增M2)为53.9%,比前5个月累计水平大幅上升32.4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显著增强。
兴业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鲁政委认为,这一指标的变化,表明定期存款的活期化明显,这说明了经济的活跃程度在提高,但也暗示了未来的通胀压力。这些信号传递到信贷领域,暗示实体经济的需求可能会成为未来新的信贷需求点。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