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璇 “尽管证监会已经受理了公司上市申请,但审核结果还未可知,不方便透露更多细节。”一家创业板候选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7月3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已经正式受理105家企业创业板首发申请文件,这意味着这些企业有望成为通过创业板上市初审的首批企业。
7月26日创业板申报开闸首日,共有38家保荐机构、108家企业报送创业板发行申请文件。据了解,证监会向上述企业中的29家发出了补正通知,其中有27家企业已于7月31日前报送了补正文件并通过初步审查,另有2家企业尚未报送补正文件。有1家因不符合发行条件主动撤回申请文件。
另有信息显示,继108家企业申请后,又有3家企业递交了IPO申请。证监会没有披露通过初审企业的具体情况。
申报材料被受理仅是企业到创业板上市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通过证监会有关部门的审阅,并通过发审委的审核,才能发行上市。
不过,目前发审委还未组建,发审核心环节尚处空白阶段。证监会于7月17日公布了77位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候选人的名单,并于7月24日结束意见反馈期,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发审委的正式成员并无进一步消息。此前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曾表示,8月份创业板发审委会组建完毕。
随着桂林三金吹响IPO重启号角,主板IPO的步伐不断加快。7月31日,证监会又审核通过了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北新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7月30日,A股目前共有31家拟上市公司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核等待上市,拟发行股本总计达35.71亿股。
从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上市之后的反应来看,尽管投资者“打新“的热情很高,但市场仍然脆弱。绝大多数券商分析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创业板的企业规模都较小,即便大规模发行对A股主板资金的分流也不会太大。
“我也认为创业板对资金分流的影响不大,但从目前大盘股发行的市场表现来看,管理层在IPO新股发行上还要控制好节奏,否则将会给创业板的推出埋下一枚定时炸弹。”上海一位私募基金人士担忧地对记者表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