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央行探讨货币政策退出机制

2009年08月06日14:4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商报
  昨日,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在《报告》中,央行也开始对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进行探讨,提出“要对退出时机和力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要加强国际合作,在退出工具上有所创新。


  《报告》称,目前部分国家的政府和央行已开始研究包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内的危机应对措施的退出策略,但是过快或过慢的货币政策退出都会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各国应加强沟通协调。此外,在退出工具上还应有所创新。

  我国央行曾在上月多次强调,由于我国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仍将继续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但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国际金融体系动荡局面也基本结束,考虑“退出机制”的时机已经到来。

  “中国货币政策退出可能会比别的国家较早,理论上通货膨胀的到来也会比较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杰对本报记者表示。

  《报告》称,我国物价存在价格上行压力,受连续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及经济刺激计划影响,目前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2009年上半年,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已大幅上涨。

  “理论上,退出应以危机的影响基本消除、经济恢复增长为前提。但实践中,需要对退出时机和力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否则,政策退出过快,可能给复苏带来压力;退出过慢,则可能引发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和恶性通胀。”《报告》指出。

  因此,报告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等其他政策之间要协调配合,主要经济体之间也应加强沟通和交流,避免政策效应的漏损,或以邻为壑政策对其他经济体的损害。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26日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十九届部长级会议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提出:“各国政府要加强政策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宽松政策能"及时有序"地退出。”

  在退出工具的选择上,《报告》认为,除逐步缩小应对危机的数量型工具规模、适时运用常规工具外,也可以考虑创新其他工具,以保证在经济复苏时既可以较快地回收大量流动性,又不会使信贷市场发生较大波动。

  “我国这些年的确经常有出人意料的创新,相信在这一方面也能够有所突破。”孙杰指出,目前主要的方式仍然是公开市场上的央票和正回购协议。

  央行:未来物价走势存在上行压力

  商报讯(记者黄竞仪)央行昨日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指出,未来我国物价走势尚有不确定性,在价格下行风险存在的同时,也存在上行压力。

  《报告》认为,当前外部需求依然疲弱,国内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在内外部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下,需求不足仍可能构成价格下行的压力。但也存在价格上行压力,受连续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及经济刺激计划影响,目前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2009年上半年,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已大幅上涨。

  《报告》认为,下一阶段有利于内需扩大和经济企稳向好的因素仍比较多。一是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二是消费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责任编辑:董丽玲)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