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央行,您别被通胀忽悠了

2009年08月10日07:5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钮文新

  最近,通胀之声甚嚣尘上。一些人高喊“通胀”而实际是想说,中国货币政策应当开始转向了。幸好中央高层头脑清醒,通过多次喊话才保持了货币政策基调的正确方向。

  中国是不是确实存在通胀压力?肯定地讲,确实存在。

但这个通胀是不是可以被人民币的货币政策所抑制?也可以肯定地讲,不行。

  对通胀下药,一定要先区分通胀类型,搞清源头在哪。如果是“内生型”的通胀——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货币投放过多而导致的通胀,那央行收紧货币将非常有效地治理通胀。但如果是“输入型”的通胀——由于国际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贬值而形成的通胀,那国内紧缩人民币货币政策不仅没用,反而会毁掉中国的经济。

  有人说,中国投放了那么多贷款,一定会引发“内生型”通胀。这种说法实际是基于正常情况而言,但他们忘了,中国之所以如此大力度地投放基础货币,是因为中国的需求已经出现了大麻烦。如果中国真的因为投放货币而出现了旺盛的需求,那可真是一件大好事。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

  实际上,我们所能看到的、具有最大可能性的通胀是“输入型”通胀。近年来,中国的价格改革,已经使许多原材料价格和国际接轨。这使得中国的物价(通胀)受到了来自国际市场的严重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已经被大打折扣。

  这方面的教训距离我们并不遥远。2003年之后,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快速持续上涨,使得国内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2003年第四季度央行开始加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量发行央票,但这些措施对通胀几乎没有作用,通胀还在走高。最后,央行重新启用贷款规模控制,这个手段是不是抑制住了通胀?也没有。央行对流动性的大力控制的结果是:企业资金成本大幅提高,资金日趋匮乏,有些甚至放慢了生产,社会失业率开始大幅上升。

  如果不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不是美国监管当局对大宗商品市场采取干预措施,国内物价不会一下子从通胀跌入通缩。为什么中国紧缩货币并没有抑制住通货膨胀,反而使国内经济陷入困境?原因在于央行没有区分通胀的性质,而一味使用传统手段紧缩,最终严厉打压了国内需求。为说明问题,我们必须重新研究“通货膨胀无论如何是货币问题”这个传统的经济学命题。我们必须意识到,“输入型通胀”确实是货币问题,但不是人民币的问题,而是美元的问题。

  当“输入型通胀”发生的时候,国内货币供应量确实会大幅提高,但这个提高是被动的,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企业购买同样数量的原材料需求更多货币所致。所以,在发生了“输入型通胀”的情况下,央行考虑货币发行量“是多是少”的问题,必须首先考虑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企业货币需求正常增长的问题。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但不会抑制通胀,同时还可能导致中国经济陷入困境。

  如何对付“输入型通胀”?这是让货币管理当局非常头疼的事情,也是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的难题。7月3日美元指数跌破78关口,继续向下基本没有悬念。真是那样,大宗商品价格还会上涨,全球性“滞胀”的灾难就在眼前。

  怎么办?世界性的问题,必须用世界性的手段加以解决。第一,联合欧洲一起向美国施压,要求它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的稳定;第二,必要时抛售美国国债,用一种你逼着我死,我也不让你活的姿态压制美国干预大宗商品市场;第三,保持国内货币的适度宽松,用人民币的贬值对冲美元贬值,保持汇率不变。或者用人民币的大幅升值手段尽情挥霍国际资本。

  另外,当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实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中国是不是可以独自相向而行?我看不行。原因是,中国必须保持不断开放的状态,而汇率的过度波动必然使中国出口企业承担过大的风险,所以,目前只有相对放弃一些货币政策的独立程度以保证中国经济度过难关。有些经济学家总是从供求角度分析是否会出现通胀的问题,然而在美国滥发信用货币之际,没有需求一样会出现通胀。对中国而言,这将是“输入型通胀”。面对“输入型通胀”中国不能紧缩货币,否则即使中国经济出现“自杀性”衰退,通胀依然会继续。因为,美元不会因为中国需求减少而停止贬值。

  总之,面对世界异常的经济状况,不能简单使用传统手段解决问题,否则会误国误民。

(责任编辑:克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