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信贷结构调整有利于贷款“做实”

2009年08月17日09:5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李倩

  信贷结构调整有利于贷款“做实”

  记者 李倩

  央行8月11日公布的7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3559亿元,为今年单月同值最低位,令市场一片哗然。尽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数据基本符合此前预期,但因为比上月增量大幅缩水超过七成,因而不可避免使市场对后续政策或否转向产生疑虑。

  实际上,仔细分析7月份金融数据,不难发现三个特征,一是新增人民币贷款回落是符合我国银行业放贷方式的惯例回落,二是中长期贷款置换票据融资的贷款结构优化调整态势凸显,三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条件下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从经济的基本面以及政策面角度看,支持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都没有发生变化。”

  特征一:新增贷款自然回落

  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指出,根据我国银行业的惯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历来是前高后低,在全年的信贷投放中,一般上半年比例占到70%,而下半年只有30%。

  央行的金融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人民币信贷已高达7.37万亿元,不仅是去年同期的2.3倍,而且也远超年初国家预定的全年5万亿元下限,即使按市场预测的全年高限10万亿元算,也不过还剩2.6万亿元,如果平均分到下半年6个月中,月均约为4300亿元。如果考虑到商业银行历来季末月份新增贷款多,季初月份新增贷款少,3559亿元正好符合这一放贷特点。并且从规模上看,7月份新增贷款虽不如今年前几个月,但仍大大超出前几年该月份的平均水平。因此,业内专家几乎一致认为,6月份信贷猛增主要是季节性因素,7月份信贷回落并不意味着政策出现实质性变化。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李刚博士认为:“信贷的大幅回落并不是表示政策收紧,仅仅意味着我国的信贷正在逐步回归常态。今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回升将继续刺激投资与贷款需求,加上上半年投资项目的后续贷款需求,贷款增速仍将超过往年平均水平。”

  特征二:信贷结构明显优化

  来自国泰君安的一份商业银行7月份信贷结构变化的分析报告也许更应该值得市场关注。报告认为,7月份贷款总体增量回落源自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调整,即中长期贷款大量置换出前期的票据融资。虽然新增贷款环比有明显下降,但增量回落主要源于企业短期贷款余额下降103亿元和票据融资大幅减少1982亿元。仅从一般性人民币贷款来看,7月新增量为5541亿元,高于4月份的4661亿元,与5月份的5783亿元基本相当。其中居民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2365亿元和3509亿元,合计新增5874亿元。中长期贷款推动居民和非金融性公司贷款同比保持快速增长。

  业内专家指出,票据融资剧减、中长期贷款继续快增表明,一些政府基建项目后续贷款和居民购房按揭贷款等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在监管层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窗口指导下,银行开始用中长期贷款置换出票据融资。李刚表示,由于上半年信贷高增,以至于银行贷款合理性和资产安全性已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上半年票据融资增长一度超过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比例最高达约40%,随着二季度以来各地投资项目落实,7月份票据的大量到期,银行在注重信贷质量的前提下,大量票据融资被置换成中长期贷款,这也是信贷自然回落和结构优化的原因之一。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银行倾向于在不扩大甚至减小总体规模的情况下,将到期票据置换成中长期贷款。而减少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相应增加中长期贷款,更能说明信贷资金进入了实体经济,排除了信贷资金“空转”的嫌疑,这是信贷结构趋于优化的表现。

  特征三:各行情况决定放贷量

  来自部分商业银行的信息显示,像交通银行由于上半年基本完成任务,7月份贷款呈现负增长;而建设银行虽然已经完成全年信贷任务,今后可能不会再有大规模放贷,但该行有关人士透露,若有好的项目仍会保持一定的信贷投放;工商银行的相关人士则明确表示,该行放贷任务还未完成,仍有较大空间。此外,随着票据到期,也将置换出相当额度的贷款空间。

  与上述大行不同的是,上半年中小银行受大行“挤压”信贷空间影响,大家并没有获得太多“铁公基”项目。为此,浦发、招行、兴业等银行下半年放贷动力更足。7月份,兴业银行新增贷款200多亿元,位列各大商业银行第一位,浦发银行则紧随其后。

  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曾公开表示,“对下半年的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来说,还谈不上中央银行要采取手段控制。”现在从7月份数据看,央行也的确不会也没有必要采取规模控制的办法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

  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日前表示,上半年信贷超常规投放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对我国的经济复苏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信贷增量已经达到极限。他强调,下半年的信贷最好能保持“匀速微增”状态。刺激经济复苏并不是货币供给越多越好,关键是要综合施治,即宏观政策的配套、民间投资的跟进、消费的提振和外需的恢复。

  特征四:流动性充裕依然

  对于近期市场的表现,李刚认为,是市场反应过于放大了对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所称的“动态微调”。央行实际上从未间断过通过公开市场对流动性进行微调的操作。比如说,今年3月份银行体系的备付水平开始出现缓慢下降,央行就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微调”,随着7月份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不断上行的引导,银行体系备付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报告中提到的“微调”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以及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进行微调。“尽管目前国内经济基本触底,但在经济的实际增长水平没有恢复到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时,央行的宏观金融政策将更多地关注‘增长’,而非‘调控’。”李刚说。

  此外,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牵制着政策“微调”的空间。首先,国内物价水平仍继续回落,7月份CPI同比下降1.8%,降幅大于6月份的1.7%,为连续第六个月下降;当月PPI同比下降8.2%,降幅高于6月份的7.8%,为连续第八个月下降。其次,7月出口同比下降23%,大于6月份的同比降幅21.4%,环比增长10.4%;7月进口同比下降14.9%,大于6月份的同比降幅13.2%,环比增长8.7%。我国7月份进出口额已连续第九个月下滑,尽管已显示出明显的企稳迹象,但距离实现正面贡献仍有一段路要走。物价数据的超预期下滑显示通货紧缩的忧虑依然存在,而决定外贸形势的外需也非一朝一夕能有所改变的。

  事实上,在市场资金面仍然宽裕、8月份到期资金量较大的背景下,央行反而已连续两周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上周净投放资金为270亿元,传递出其继续保持流动性宽松局面的强烈信号。

  

(责任编辑:侯力新)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