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大陆企业最想投资台湾行业:观光而非房产

2009年09月01日06:2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郝倩

   编者按: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与台湾《远见》杂志展开两岸上市公司调研,对台湾地区200多家上市公司及大陆76家上市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双方在投资的大环境、侧重领域以及双方优劣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析。

  该调研的背景是今年6月底,台湾地区公布了第一阶段开放大陆地区资金直接赴台投资项目名单,其开放投资的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与公共工程三大类共192项。这一举措开启了两岸双向投资的时代。

  调研首次真实呈现大陆企业和台湾企业面对双向投资的态度。在与两岸企业界的交流中,我们也更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投资意向和投资心得。

  大陆一家大型商业银行针对在台北设立经营据点的问题已经商谈了数月,他们最紧要的工作就是要快速敲定一家合意的办公楼,租赁面积在1500平方米到2000平方米之间。鉴于需要多次看楼,这家银行的管理者频繁往返于大陆与台北之间。

  最近的一次“考察”在上个星期,当5名工作人员在台北会同当地一家代理行在台北101开一个讨论会时,门口就坐着一名无所事事的“导游”——这完全符合“团进团出”的政策规范,从大陆赴台,最低5人成行,当地导游陪同。

  毫无疑问,这名多余的导游在这一名义上去“观光”实际上在商业谈判的小团队中,角色十分尴尬。

  看吧,这个非小概率的事件,它涉及到的是多个产业——金融、旅游、商业地产,而这些领域,蕴含着巨大的两岸互通的商机。

  根据本报与台湾《远见》杂志近日的“大陆企业来台意愿调研”结果来看,大陆企业希望投资的产业,就包括旅游观光、百货批发零售、金融投资服务以及电脑与电子产品制造等。

  由“观光”产生的商机

  刚刚开放的台湾游令不少大陆游客萌发“尝鲜”的欲望。之前3月份赴台的大陆万人旅游团中,第一支不足2000人的小分队,在2个小时之内令台北信义一家商场当日营业额同比去年增加两成。这是在大陆对台湾自由行逐步放开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花絮。

  这一由美国安利公司组织的一场常规的营销人员海外研讨会共1.2万人的规模,其中1亿元人民币的经费预算由公司支出,此外,这个万人团可能带来的额外消费估算为1.2亿元新台币。

  几乎在瞬间之内,“台湾游”已成为大陆旅游市场中的热门板块。

  而从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来看,由台湾游带来的旅店业和零售业的惊喜不言而喻。这令当地的观察家们感觉到了复苏的迹象。

  以酒店业为例,随着旅游业的放开,台湾所有饭店都满租,连Love Hotel或Motel这样的经济型酒店都纷纷改装床组,针对大陆观光客做生意,而且各级饭店住房率居高不下。

  可是仲量联行台湾地区董事总经理赵正义认为,市场的热度还远远不够。

  “现在的直飞航班还是不够,而且机票价格偏高。去程2个小时,返程却要8个小时。此外,直飞的机票折合4000多元人民币,这远高于实际大陆同等距离的机票价格。”赵正义说。以他个人为例,为了来上海公司开会,他提前预订了往返的机票,但是由于直飞航班少,他只订到了去程的直飞航班,受限每天直飞往返的班次稀缺,回程的机票他依然只能通过香港转机。

  这个例子折射出的,是两岸旅游业尚在摸索中。在此之前,“香港经验”曾以实战经验证明旅游业作为急先锋之后,可能给一个地区带来长期的后续正面效用。自从香港地区1997年开放内地人士到香港自由行和购物之后,香港酒店供不应求,房价大涨。赵正义认为类似的情形在台湾已经或将会上演。参考之前香港在1997年开放购物以及自由行之后给经济带来的积极成效,他估计“两岸的加深合作可能率先会带来旅游、酒店、零售,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复苏”。

  “但现在的气氛明显夹杂着些过度炒作的成分。旅馆业和零售业已经开始吸引大陆投资人的目光,但是要做一个高尔夫度假村却仍在政策之外;台湾当地乐观预期今年可能有1000家大陆企业涌入,可实际落地起码还要1~2年。”赵正义接受CBN记者专访时分析说。

  赵正义认为,第一步必然是金融业的规模进入,继而才是实业的投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业的不断放开必将使得更多人关注到台湾市场,这又可能加快两地资本的融合过程。

  此外,农业和高科技产业有望成为进入台湾市场的第二梯队,其中,农业可能主要将以合作形式体现,将阿里山的茶叶、咖啡,甚至番茄汁等农产品销往大陆市场;高新技术产业则是大陆商家和台湾商家各取所需,大陆商家可因此掌握国际行销渠道,台湾商家则可能获得注资以及就此进入大陆市场。

  当地业界的直观感受与此次《远见》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观光旅游业”也正是大多数在陆资企业眼中最有投资价值的台湾产业,百分比高达31.6%,其次才是百货零售(23.7%)、金融投资服务业(21.1%)。

  仍需等待的陆资

  当外资随着金融风暴后不断“撤火”之时,大陆资本的进入被台湾各界看为最有可能给经济带来迅速起色的事件。所以多数人相信,虽然一季度台湾经济运行的各项数字依然悲观,但是之前的经济不景气很可能因为两岸互通的提速而发生逆转。只是这种逆转尚需时日,可能仍需要1至2年。

  最近2年,台湾几乎成了地产大腕“巡回演出”的必经之地,但是出于种种顾虑,最终他们收获寥寥。

  “我们与北京一家地产商进行了多次面谈,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对台湾投资颇为积极,我们也正在协助他评估一些案子,他们对在台北地区投资休闲住宅表现出兴趣。但是事实上,我们仍在做有关大陆买家购买台北住宅的可行性研究,现在尚未成熟。”一家台湾当地的代理机构相关人士对CBN记者称。

  另一位对台湾市场考察多次的北京地产商是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之前他趁着赴台观光考察的机会与20多家台湾连锁品牌的企业家结识,并成功与这些品牌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只是当时的那次合作仍聚焦在北京的SOHO项目,成了一个“招商引资”的案例。

  此后,潘石屹反倒是建议“台湾的商机应该放在文化交流及观光旅游上,尤其是开放大陆客来台自由行可能较好,让大陆及台湾双方通过相互访问、交流,才能真正认识对方”。

  “还有一些地产商表现出购买土地的兴趣,但是现在看来仍‘止于传说’。”赵正义对CBN记者说。这与本次调研结果相当吻合。调研显示,只有5.3%的大陆企业表达了想在台湾投资房地产业的意向。

  在他看来,即使不考虑政策上存在的障碍,在台湾取得土地的成本也并不低廉,而且从目前的形势来说,“从实业的进入,再到对办公楼以及商铺市场的拉动,最终这种拉动作用将传导到以台北为中心的住宅市场”,这才是赵正义眼中最为良性的产业传导链条。

  类似的案例并非无迹可寻。香港的经验已经预示了加深产业交流可能给台湾地区带来的机遇。在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签署之后,603家内地企业在2004年9月到2006年12月期间获准了在香港投资的资格,预计投资额达到39亿美元之多。而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的数量也从2003年的84家上升到2006年的112家。综合多项利好措施,在3年前产生了3.5万个新工作岗位,直接促使香港的失业率从2003年中的8.5%回落到2006年四季度的4.4%。

  类似的路径几乎是在台湾重演。在6月30日,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已经正式公布并实施了“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同时也开放陆资入台设分公司或办事处。那次首批开放陆资来台投资的项目有192项。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仲量联行针对二季度台北甲级写字楼所做的统计,当地平均租金实现了1.09%的上涨,其中不容忽略的一个细节是,敦北商业区的表现优于其他区域,并且自从开放大陆企业来台投资至今,已有7家大陆企业在此开设分公司,空置率维持在5.0%。在二季度台北甲级写字楼整体空置率已经攀升至13.81%的背景下,两岸互通所带来的星星之火不容小觑。

(责任编辑:董丽玲)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