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该拿什么拯救吉安生化?

2009年09月12日08:1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杨颢

   当地人士说这是一颗定时炸弹,但没有人知道何时引爆。

  位于吉林省的松原市一直是个平静的小城。然而,事关当地最大民营企业吉安生化的连串贷款风波,正在形成巨浪。

  根据多个渠道消息,吉安生化背负的几十亿元贷款,目前安全性堪忧。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涉及多间银行的巨额贷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当地政府提供担保获得的。

  此前,吉林日报披露数据称,截止到2008年前7月,吉安生化企业集团在农发行松原市分行的贷款余额,达到18.6亿元,占该行新业务贷款的56.7%。

  但当地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吉安生化的贷款远不止这些。有说法是,远远超过了18亿元。

  自去年10月份起,吉安生化多条生产线陆续停产。该企业内部人士称,“工人工资从去年下半年已经发不出来了”。

  这是一家曾对当地财政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企业。世界最大的生物丁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酒精生产基地等名头塑造了它在松原民企群中的核心地位。

  但从去年陆续开始的多条生产线停产风波正在一步一步侵蚀它身上的光环。是时局不利还是企业自身运营出现了问题,至今仍然没有清晰答案。但与之有密切关联的当地多家银行的神经就此绷紧。

  如今,笼罩于其身上的庞大债务阴影如何挥去,正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明星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复杂纠葛,不得不让人注意到一个现实:当企业庞大到足以对地方财政构成巨大影响时,政府似乎正陷入“被动拯救”的角色宿命。

  大者不死还是就此沉沦?吉安生化的前途似在一念之间。但无论如何,现在的事实是,当地政府已经不得不对此作出抉择。

  政府显然不会放弃拯救它的希望,正如之前为吉安生化的资金问题提供大力协助一样。就在今年的7月31日,松原市委领导在全市“保增长再动员大会”上说,“要抓紧帮助吉安生化复产。这是我市一户最大的民营企业,政府应该帮助搞好整改。”

  政府大楼的“被抵押”

  位于松原经济开发区的吉安生化几家工厂均门庭冷落,8月底,本报记者现场调查发现,该厂多条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

  8月份一个报道显示,目前该企业丁醇等项目已经全部停产,开工的只有酒精项目,每天仅能消耗200多吨玉米。

  这显然和它一度辉煌的头衔并不相符。和这个现实相互对应的是,多家银行对此高度紧张。

  最新的事实来自9月初。一笔高达1亿元的到期未还贷款,揭开了吉安生化众多贷款乱象的冰山一角。

  知情人士透露,吉安生化曾利用扶余县粮食部门的名义,向农发行贷款1亿元收购粮食。粮食拉走了,钱却没还。直到最近扶余粮库酝酿改革,因这笔巨额资金没有归还难以推进时,才被发现。

  这只是吉安生化庞大资金谜团中的一小部分。当地多个消息源指出,该企业身上背负的数十亿贷款安全性堪忧。这些钱被投往何处,是否处于有效监管之下,至今无解。

  而在目前,一些更现实的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当地多位政府人士证实,在吉安生化的贷款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当地政府提供担保。

  据消息源指出,2007年时,松原市政府为帮助吉安生化申请贷款,曾以市政府大楼及下属各处局办公大楼,向吉林银行松原城市信用社作为担保抵押。

  知情人士回忆,当时由市政府牵头召开了一次各处局领导会议,会议要求,但凡拥有自己办公楼的机关,均被要求到银行,为吉安生化贷款提供担保抵押。

  “当时各个机关都要求派一个人去现场签字抵押,有几十栋楼,包括市政府办公大楼、财政的、经贸的、粮食局的等等,这些楼为吉安生化拿到1亿到2亿元左右的贷款。”知情人士透露。

  一个戏剧性的情节是:一些机关的大楼建好之后,好几年都没拿到房产证,但是为了这次抵押,一周之内,房产证就下来了。

  “当时真替政府捏把汗,这样的做法应该全国没有第二例了。”一位当时与会者对本报记者感叹。目前,这些行政大楼是否已经被赎回尚无法确定,有说法称一些大楼已经归还了房产证。

  寻贷之旅

  但这仍然不是事实的全部。在政府提供抵押担保贷款之前,吉安生化就已经开始了银行寻贷之旅。

  2004年前后,吉安生化的第一个21万吨冰醋酸项目落户松原市经济开发区。资料显示,该项目注册资金3.5亿元,总投资达9.9亿元,占地60万平米。

  据来自政府方面的知情人士透露,根据当时松原政府的“土政策”,对于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一般给予“零地价”以及各种税收优惠。吉安生化在无偿获得这批土地之后,便立即以土地作抵押向银行申请了贷款,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

  知情人士透露,其时,吉安生化的工厂征地,占用的正是当时的粮田,首先就要给予农民相应的补偿。由于吉安拿不出这么多钱,这笔几千万的土地补偿当时也均由当地财政掏腰包垫资。这项违规的土地操作在2006年时曾遭到国土局的调查,此后,吉安生化方补了相关的土地购买手续。

  根据当时公开的报道,吉安生化在项目建设阶段,因为企业没有投产,发展前景不明朗,金融部门都持观望态度。正是松原市委市政府积极和各家银行协调,在2005年吉安生化投产前,最终从农发行取得了6个多亿的贷款。

  对于当时投产的“火箭速度”,吉安生化相关负责人曾评价称“这与松原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部门为我们营造的极佳的软环境和政策环境是分不开的”。

  2006年,松原市与吉林省农发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十一五”期间,农发行将提供15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支持松原市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建设。

  前述知情人士称,这笔贷款很大程度上是为支持吉安生化这类企业设立的。当年3月,第一笔总额6亿元的生产流动资金贷款,落实到吉安生化的账户,并创造了松原建市以来单个项目、单户企业和单笔资金融资额度最大的历史。

  2007年,松原农发行一篇内部文章中指出,已评定出松原吉安生化集团等五家优质客户,“对AA级企业吉安生化乾安精酒有限责任公司给予1亿元信用贷款支持,向松原吉安生化集团投入3.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

  “此后吉安就是利用不断上新项目来获取贷款,发展壮大。”当地知情人士评价道。

  在冰醋酸项目之后,吉安在2007年开始建设包括丁醇、丙酮在内的总溶剂项目。该项目生产能力达70万吨,总投资达45亿元。根据规划,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利润25亿元,税金10亿元。2008年5月,第一期年产20万吨总溶剂项目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吉安开始上马一些与新能源有关的项目,其中包括利用玉米秸秆生产乙醇和丁醇等。

  经过一连串的运作和实体膨胀,吉安生化最终成为当地宣传资料中的“全世界最大的生物丁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酒精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集团”。

  然而,根据相关数据,吉安生化这一迅速壮大的过程中,银行贷款承担了重要使命。据《吉林日报》报道,截止到2008年前七个月,吉安生化企业集团在农发行松原市分行贷款余额达到18.6亿元。

  多位熟悉该企业的人称,农发行是最主要的贷款提供银行。9月11日,记者致电农发行松原分行,问及吉安生化贷款一事,该办公室人士表示并不清楚,同时以领导不在回绝了采访。

  消息人士称,尚还有其他银行涉及其中,“总额应远在18亿元之上”,吉林银行松原分行对于吉安生化的贷款金额也在亿元以上。

  吉安生化的前世今生

  吉安生化的建立壮大,和它的创始人生晓东密切相关。

  当地人说,生晓东原为距离松原100多公里之外的白城人士,早年以粮食贸易出生,也就是当地人口中的“粮贩子”,与粮食系统关系熟稔。

  2001年,松原乾安县县办淀粉厂改制,生晓东依靠与县政府的关系,以“几乎没要钱”的代价获得了这家淀粉厂,并随即把它改成了酒精厂。

  当时,国家鼓励酒精出口,并给予高额的出口退税,每吨最多退税就达1000多元,靠这个,生晓东赚到了第一桶金。

  此后,他抓住了粮食市场放开的机会。而这最终塑造了如今的吉安生化。

  位于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畔的松原,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上,是全国大型的商品粮基地和油料基地。松原每年粮食产量为670万吨左右,其中玉米就占了550万吨。而松原市共有164家粮库,全部仓容量为400万吨。

  “过去粮库是敞开收,不计收,市场放开后,粮库的情况已经变了。”但即使粮库敞开了收,农民手中仍有近300万吨粮食难以入库。

  生晓东解决了这个难题——这就是现在吉安生化主营项目,玉米深加工。

  吉安生化落户松原之初,就提出了要建立120万吨玉米的加工能力,此后的目标一度变为300万吨。在当地政府看来,这将解决农民手中几乎全部的余粮。而这也是松原引入规模最大的农业加工项目和工业项目,能够为当地提供大量的税收。

  2002年,吉安生化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它都被看作是松原招商引资的典范之一。

  工商资料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吉安已经在松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企业群。其平台为组建于2003年10月的吉安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4亿元,下设吉安生化有限公司、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吉安生化丁醇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其中以吉安生化注册资本最大,为3.5亿元,其余均不超过200万元。

  一个完美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已然成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将是一个解决就业、提供庞大税收的产业集群。政府的宣传资料中说,这是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

  陆续停产的生产线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被当地寄予厚望的项目。但从2008年10月开始,吉安生化的多条生产线开始陆续停产。

  熟悉吉安生化的行业内人士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其衰败在2006年就已经露出端倪。

  2006年9月15日,国家财政部下发通知,当年12月14日以后,取消酒精出口退税。业内人士测算,这项政策将导致酒精企业每吨粮食利润减少170元左右。

  这对吉安生化这类主要的酒精出口企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出口出现严重下滑,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酒精生产不仅是吉安生化发家项目,更是最大的利润来源。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吉安生化在此后先后上马了冰醋酸、丙酮、丁醇等项目,但是一方面吉安生化在这些领域缺乏相应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市场并不太好,因此,“几乎没有太正常地生产过”。为了解决困局,吉安生化曾在一年内换了七任总经理。

  影响吉安生化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环保和安全。

  吉安生化从开工到投产,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其“火箭速度”一时被传诵。但这个速度是在环保、安全、消防等多种指标未达标的情况下直接开工造就的。2005年,当地环保部门曾下了两个文件要求其整改,但均无济于事。

  2006年时,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全国性媒体曾跟随国家环保总局调查组,对于松花江沿岸的企业排污情况进行暗访。当时吉安生化就因环保问题被曝光。

  报道说,当时工厂对外排放污水COD(化学需氧量)数值为8434,比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值100以下超出80多倍。根据公司的记录表显示,从2006年6月27日到7月11日,吉安生化对外排放污水COD数值在10000以上的次数高达9次。

  此后,迫于环保压力,吉安生化一度停产整改。

  但真正致命的停工发生在2008年下半年。其时,伴随玉米价格的上涨以及下游产品价格的徘徊不前,作为玉米深加工企业代表的吉安生化生产线大面积停产,这让此前的几十亿贷款安全性问题,开始压迫各家银行和政府的神经。

  除了上述因素外,来自市场格局的微妙变化导致了吉安生化的举步维艰。

  此前,吉安生化的副总经理任公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了该企业面临的多重压力,他说,“我们快熬不下去了。”即使是生产乙醇,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乙醇的价格从最高时的每吨5100元大幅回落到4000元/吨,生产一吨酒精需要3.1吨玉米,而后者的价格现在是1600元一吨,即使不算人力等成本,每吨亏损也近800元。

  “被绑架了,”任说,如果不开工,3000多名工人的就业无法安置,而且现有客源也将完全流失。

  这个假设目前一步步成为现实。吉安生化的贷款问题已经成为当地上下关心的焦点。但至今仍然没有什么明确的处置意见出台。

  7月31日,在不久之前松原市召开的针对上半年严峻经济形势的全市保增长再动员大会上,指出下半年工作重点之一便是要抓紧帮助吉安生化复产。“这是我市一户最大的民营企业,政府应该帮助搞好整改。”

  但该企业的创始人生晓东在这一轮的风波中一直隐于后台。当地人士介绍,生晓东很早之前就已经通过设立多家公司的手法,将吉安生化的资产分割成独立的几大块,如在吉安生化位于松原的6家公司中,生晓东仅在松原吉安生化丁醇有限公司这一家公司担任董事长职位。

  这使得如何拯救吉安生化更加令人瞩目。

  据悉,目前吉安生化有意将生产冰醋酸的工厂卖掉,以归还银行贷款。在当地政府牵线下,已经与中石油、中粮等企业进行了接触。“但即使卖掉,也不可能归还掉所有的贷款。”

  一个同城的行内人士认为,目前吉安生化在松原开发区的经营性资产,值不了所谓几十亿的投资,“最多也就值十来个亿吧”。

  他表示,吉安生化的生产线安全等指标都不完善,隐患很多,设备质量也有问题。“此前,他们还曾发生过两次爆炸”。

  而对当地政府来说,如何“被动拯救”吉安生化,已是当务之急。隐忧已然形成。

  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其创始人生晓东主业之外的精彩生活。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吉安生化企业群之外生晓东还组建了一家影视公司,名为北京吉安永嘉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该影视公司投拍的电视剧《民工》曾火爆一时。在2007年戛纳电影节上,这家公司更是出尽风头,包括知名导演关景鹏、徐克、许鞍华等都加盟该公司并集体现身戛纳。而在《女人不坏》、《霍元甲》等多部由吉安永嘉投资拍摄的影视剧中,生晓东一直以出品人身份出现。

  

(责任编辑:钟慧)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