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股市国际化 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

2009年09月18日09:0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作者:张志伟

  中国股市国际化 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

  编者按:与国际上成熟发达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股市还处于青春期,但这丝毫没有挡住中国股市国际化的步伐,从B股市场到H股市场再到红筹股市场,中国股市的国际化步伐一直是在不断地尝试和前进之中,在国际化的进程当中,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作为规避市场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纳入了管理层的视野。

而伴随着人民币的有限国际化,在上证所设立国际板的构思也提到了管理层的议事日程之上,相信今后中国股市国际化的步伐会更大、更为坚实。本报今天刊发了三篇文章,从香港股市、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以及设立国际板等三个角度解读了中国股市的国际化步伐,期望广大读者能更深层次地了解未来中国股市的前进方向。

  香港股市:红筹股25岁 H股16岁

  1993年7月15日,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日子,上午10时,香港联交所大厅内,人头攒动,当彩色的电子屏上跳跃出一个崭新的证券代码“168”时,大厅里雷动掌声,经久不息,这里正在举行青岛啤酒H股在港挂牌仪式。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挂牌仪式,在港交所过去的几十年中,没有一家公司的挂牌仪式能够像青岛啤酒这样引起轰动。几百位嘉宾出席了挂牌仪式,包括当时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香港证监会主席罗德韬、香港联交所主席和副主席以及来自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的风云人物。青岛啤酒拉开了H股香港上市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

  起起伏伏H股

  青岛啤酒香港上市受追捧,示范效应明显,截至1993年底,中国内地顺利完成了首批9家H股试点企业中的6家企业在港上市,筹资近70亿港元。期间H股股价节节扬升,恒生国企指数由1993年7月推出时的800余点急升至当年12月的2000点。1994年7月后,香港市场不太景气,当年确定的第二批22家候选企业只有东方电机、洛阳玻璃、庆铃汽车和海兴轮船等6家在港发行。

  新鲜感过后,H股公司存在的问题逐也渐渐浮出水面:如业绩倒退、信息披露透明度不高、投资回报率未能达到投资者要求等香港投资者,对H股首度追捧热情只持续到1994年11月。1995、1996两年中只有7家H股上市,当时18家H股中,仅有7家利润维持增长态势,其余11家均大幅度下降,个别公司的利润甚至下降了9成。恒生国企指数由1994年最高1561.71点最低下探到1995年的672.7点。

  1996年11月中旬以后,因投资者预期H股盈利能力改善,当年H股指数上升了30.1%。同时由于香港回归预期,1997年也是历年发行H股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一年,共发行上市H股16家,筹资302亿港币。市场上出现了“红筹”热,连带H股迎来了第二次高潮。1997年7月香港回归前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34只H股普遍上涨逾70%。

  1997年的涨势没有维持多久,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很快席卷而至,H股指数从1997年8月26日的高峰1783点跌至年底的732点,跌去了2/3。从此,H股又开始了漫长的下跌之路。1998年全年,只有两家H股公司挂牌。1998年国企股基本呈单边下跌趋势,41只H股除科龙外,全部跌破发行价,有的甚至跌破面值。

  2000年中期开始,H股开始复苏。其根源在于相当多的H股公司受益于内地经济高速增长而业绩回升,加上部分H股公司开始业务重组,如南京熊猫、渤海化工、昆明机床等公司经过重组后业绩有所改善。

  红筹股创下超额认购1276倍的不破记录

  通过大家把最大控股权(常常达30%以上)直接或间接隶属于中国内地有关部门或企业,并在香港注册上市的公司所发行的股份,归为红筹股。1984年1月,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因财务危机濒临倒闭,中资背景的香港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合组新琼企业有限公司,斥资1.8亿港元收购了康力的34.8%的股权,解救了康力,从而康力投资成为了首家红筹股。几乎同时,华润集团等中资机构又收购了天安中国。从此,中资企业拉开了买壳上市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初,红筹主角是中信泰富。香港中信集团斥资7亿港元收购泰富发展,并注入自己拥有的港龙航空38%的股权及两项工业物业,取得了泰富49%的股权,成为泰富的控股公司,从此刮起了“泰富旋风”。 1991年9月起,中信泰富联合李嘉诚、郭鹤年、郑裕彤等,收购恒昌企业,成为一家多元化跨国企业。

  1992年之后,其他中资机构也纷纷展开收购活动。而且参与收购活动的中资机构从老牌的驻港机构如华润集团、中信、中国光大等,扩展至许多来自内地的企业,如首钢、中国有色金属、中国航天、中国五矿、中国粮油等。一时之间,香港证券市场收购之风不绝于耳。如果从80年代算起至1993年底,被中资收购或参股成为主要股东的香港上市公司则有36家,占1993年底香港全部上市公司477家的7.5%。的确如旋风袭港。

  1996年5月在港上市的上海实业,则体现了鲜明的“上海概念”。凭其鲜明地位,广阔的发展前景及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实业取得了红筹股公司上市活动中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更获得了近160倍的超额认购。时隔一年,百富勤推出北京控股,亦获空前成功,北京控股招股,创下超额认购1276倍的新历史纪录,并至今没有被超过。

  从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红筹股指数上涨了198%,远远超过恒生指数39%的上涨幅度。红筹股受追捧达到狂热程度。1997年香港证券市场的表现可谓波澜壮阔。从1月份的12000点到8月份的16820点,这“风卷红旗、连破大关”的壮举就是由红筹、国企领衔主演的。

  借此东风,红筹股招股上市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而投资者认购的热情也十分高涨。97年3月,广信企业招股上市,创下超额认购891倍的香港股市新纪录。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北京控股招股,创下超额认购1276倍的新历史纪录,并至今没有被超过。北京控股发行价达12.48港元,市盈率达19.35倍,而上市首日开盘价升至45.20元,升幅达360%。

  1998年-1999年,红筹股经历了金融危机和广信事件后步入低迷徘徊期。

  H股红筹股

  渐成香港股市主角

  2000年后,由于红筹股上市程序简单,伴随着经济的向好,红筹股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当年红筹上市12家,筹资3539亿港元,占当年香港主板和创业板筹资总额的77%。

  历经风雨,2000年以后,包括中国移动等在内的一批优质红筹股登陆香港,同时红筹公司重组热潮再起,积极拓展实质高科技项目。上海实业入股上海信息港;中国工商银行入股友联银行;中信泰富和华润创业积极拓展光纤网络和物流管理项目。而且这些高科技项目都是实实在在具有盈利前景的。这些因素,使得市场逐渐调整了对红筹股的评价,重新追捧有实力和实际利好的红筹公司,从而推动红筹走强。大批优质H股公司在港上市,如建行交行、国寿、平安、联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无疑抬高了中资企业的地位。一些业绩优良、增长稳定的行业龙头成为香港股市的顶梁柱。

  从1993年到2009年6月末,内地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包括H股和红筹股)的市值由1423.58亿港元增加到7.3万亿港元,占香港主板总市值的比例从4.78%提高到52.24%;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股票成交量由1213.38亿港元增加到84138.2亿港元,占主板成交量的比重由11.86%提高到66.61%。自2006年始,随着工商银行、中国中铁、碧桂园、洛阳钼业、中信银行、阿里巴巴及中国铁建的上市,更加巩固了H股在香港市场的顶梁柱作用。2009年以来,中国忠旺、金隅股份、恒盛地产及国药控股等的火爆上市,以及后续的中冶H股及民生银行H股的即将入队,内地企业在香港市场中的份量明显处在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截止2009年9月16日,港交所最新数据显示,上巿H股总数达151家(其中主板111家,创业板40家),上巿红筹股总数96家(其中主板为92家,创业板为4家)。

(责任编辑:丁芃)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