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支持农业引进外资,前提是保障农民利益
东方早报记者 黄淑慧
中
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昨天表示,中国粮食等主要
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水平不会出现全面持续大幅度上涨,某些品种的恢复性涨价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国农业60年发展成就发布会”上,孙政才针对近期由猪肉、鸡蛋价格上涨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忧,作出上述回应。
猪肉鸡蛋是恢复性上涨 孙政才引述价格数据说,猪肉价格已持续15周上涨,累计上涨接近30%,但目前的猪肉价格比今年最高价格还低11.3%,比2008年同期则要低16.3%。鸡蛋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低0.7%。因此,这是一种恢复性上涨。
同时,猪肉和鸡蛋价格呈季节性波动,在春节和国庆期间价格上涨,在每年的5月份达到最低点。国庆临近,猪肉和鸡蛋价格的变化也符合多年来的季节性波动性规律。
中国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2%,连续第七个月负增长,但其中食品分项价格上涨0.5%。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比重约为1/3,再加上中国最近两次较快的物价上涨都是由农产品涨价引起,社会一度担心肉蛋价格连续上涨可能会诱发通胀。
孙政才昨天分析说,人均猪肉消费和鸡蛋消费占每个月总消费量比例并不高,只有4.2%左右。从物价指数权重看,二者价格的变化对CPI的影响不大。
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猪肉的涨价有助于提高养殖户的效益,也有助于稳定农产品供应。“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不要大起大落,要保持农民在种植养殖业有一定的效益空间。”孙政才表示。
数据显示,2009年5月猪肉价格在最低点时,全国养殖业亏损面达到45.76%,农民卖出一头生猪平均亏损26元。2009年8月底,该亏损面降至6.8%,养殖业的效益在回升。
秋粮丰收有助稳定物价 孙政才表示,8月份以来,中国东北和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确实对旱区的粮食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从目前情况看,如果后期没有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2009年中国粮食将“有望获得好收成”。
农业部信息显示,截至2009年9月20日,全国秋粮已收获26.7%。
孙政才认为,主要农产品价格水平不会全面持续大幅度上涨。
他表示,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粮食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只会不断完善加强,不会改变”。
孙政才表示,中国的农业现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在政策上是支持农业引进外资的。不过他强调,农业引进外资必须维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和农民利益的要求。农业部也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机制,加强管理,来促进农业引进外资健康发展。
中美将签新协议加强农贸合作 孙政才:进口的美国大豆确实对国货造成巨大冲击
东方早报记者 黄淑慧
昨天,中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承认,从美国进口大批大豆,一方面满足了中国国内市场需要,但大量的进口也对中国的大豆生产造成了很大冲击。目前,中美希望加强两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合作。
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大豆,通过进出口适当的调剂余缺,而中美的农业贸易、农业合作,包括农产品贸易都是两国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美国大豆商在获得政府大量补贴后正在向中国倾销大豆。
中国今年前8个月共进口大豆2990万吨,其中大约40%来自美国,贸易规模接近100亿美元。美国对产自中国的轮胎产品采取特保措施前后,都有人呼吁中国政府对美国大豆采取反倾销措施以进行报复。
但孙政才昨日表示,关于后期有没有什么措施,他还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中美农业部都对加强中美农业的合作,加强中美农产品的贸易都抱有很好的发展愿望。”
孙政才在发布会结束立即启程前往美国,与美国农业部就下一阶段中美农业的进一步合作进行交流及签署一个新协议。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