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金融业发展60年:前30年不容忽视后30年突飞猛进

2009年09月28日13:2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金融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60年可以分为两个时间窗口,前30年属于计划经济时期,后30年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在这两个时期,金融事业发展状况有所不同,取得的成就也不一样。为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状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报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长期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赵海宽。

  前30年金融发展成就不容忽视

  记者:我们知道,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前一个30年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段相当不平凡的时期。在这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赵海宽:对于前30年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状况,大多数年轻人并不清楚。实际上,在前30年中,中国金融事业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就。我们不能忽略和忽视这些金融成就,因为这为后30年的金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期间金融事业发展几经波折,走过了一段极其不平凡的道路,但总体来看,在前30年中,我国金融事业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就。

  一是建立起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统一的、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解放以前,金融组织体系非常混乱。国民党统治区有他的一套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在东北有“伪满”的一套金融组织体系;我们解放区也有自己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不统一,金融制度自然也不统一,区域分割现象突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解放区的金融机构进行调整和迁移,对国民党官僚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加以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统一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其中,经常存在的、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国人民银行。

  二是通过银行的业务活动,集中大量社会闲散资金,通过发放贷款,支援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社会资源主要通过计划指令调拨分配。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银行业务活动的重要性。银行通过吸收存款、货币发行以及资金结算业务,集中了大量社会资金,通过发放贷款,支持了经济建设。当时的情况是,国营企业的固定资金以及流动资金中经常占有的定额资金部分由财政拨付,超定额部分则由银行贷款支持,季节性的、临时性的资金需求也由银行提供;供销合作社大体也仿照国营企业的做法,财政拨付部分,银行贷款支持一部分。在后来“大跃进”时期和“反右倾”过程中,企业生产的经营需要的资金,一律由银行给予贷款,并在一段时期内实行了“大撒手”供应的方针。总之,前30年新中国的经济事业发展中银行的信贷支持功不可没。

  三是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人民币市场。过去国民党统治时期货币秩序极端混乱,通货膨胀非常严重。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成立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宣布人民币为法定货币,在市场

  上统一流通,任何人不得拒绝接收。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营业后,一方面给各单位开立人民币存款账户、结算账户、办理现金收支和转账结算业务;另一方面按规定价格用人民币收兑黄金、白银、银元和国民党政府残留下来的“金圆券”、“银圆券”等,积极把人民币推向市场。各解放区的货币,也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进行收兑。这样,全国统一的人民币市场便形成了,这一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货币体系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四是锻炼和培养起了新中国一大批银行人员和金融干部。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金融工作,我们解放区就有银行,有银行人员,有金融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有很好的政策,就是把国民党原来银行的人员基本都留用了。这是一批会做各种银行业务的人才,不但不是我们的包袱,而且是我们的财富。当然,我们也大量吸收许多青年学生,进行培养。总之,虽然在这期间中国金融发展几经波折,但锻炼和培养起了一大批银行人员和金融干部,为改革开放后金融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30年金融事业发展突飞猛进

  记者: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金融事业发展的后30年。在您看来,这30年中,我们金融事业又主要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呢?

  赵海宽: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我们金融事业变化非常大,取得了更加突出的成就。这种变化和成就不是我们自吹自擂的,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切身感受到的。要把这些突出成就全部讲出来相当困难,我将其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起了系统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过去很长时期内,中国的金融机构只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它既承担中央银行任务又具体办理大部分银行业务。经过改革开放以后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业监管,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新型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新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可以说,世界上先进国家拥有的金融机构,我们大部分都建立了。金融机构不仅种类非常齐全,而且数量十分庞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重要的是,除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外,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基本都实行股份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严密管理,机构运作效率明显改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发展和创新了金融业务与金融手段。改革开放以后,在全球金融创新浪潮的带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金融业务与金融手段。在金融业务方面,除了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咨询业务、代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等几乎一应俱全,种类非常丰富;除了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品业务稍弱一些,其他世界上存在的金融业务,国内基本上都拥有了。现在,自动存取款机随处可见,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信用卡等等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金融服务手段实现了现代化和高级化。金融业务的拓展和金融手段的创新,极大地满足了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在前30年以及在改革开放初期,金融市场的概念是禁止的。市场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谁提“市场”概念,在政治上就会冒风险。1984年由20位硕士研究生提出“开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金融市场”从而有了思想突破后,经济理论界关于金融市场的议论逐渐增多,开放金融市场的一些方案和建议也由理论工作者分头提了出来。理论先行,实践紧跟,没有多久,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就在中国产生并发展了起来。到现在,我们不仅开放了金融市场,建立起了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子市场,而且整个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了。金融领域的市场化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金融业的国际化得到极大提高。过去很长时期内,只有中国银行设有境外金融机构,国内也没有外资金融机构营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有了极大提高。不管是保险业,还是银行业,我们既在源源不断地“引进来”,也开始尝试“走出去”了。国外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的分支机构越来越多,业务规模越来越大;国内主要金融机构都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加强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业务联系。国内部分金融机构已成功境外上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国开行等都已在境外开设分支机构,银联卡目前可以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这些都说明中国金融业已经开始进军国际市场了,国际化程度有了大大提高。

  五是人民币正向国际化迈进。前30年中,由于物资短缺,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都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现在,人民币不仅国内的购买力得到充分发挥,什么商品都可以买到,而且正迅速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最近十几年来,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近期,中国央行与中国香港特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数千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今年4月8日,国务院又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五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一系列举措大大增加了境外人民币的供应量,无疑将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有利的条件。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民币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世界货币之一。当然,人民币不是要替代美元,而只是成为多元的世界货币中的一分子。


  六是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1983年,国务院出台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从此不再办理针对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业务,成为专门从事金融管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生效,使得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的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其工作重点也转向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人民银行适应经济金融的体制变革与快速发展,宏观金融调控职能和调控手段不断强化。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金融政策,不仅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世界经济都会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松紧,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重要目标。

  金融事业60年巨大发展的启示

  记者: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金融事业60年的巨大发展,以及从前30年到后30年的历史飞跃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赵海宽:回想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60年,真是感慨万分。我们走过了一条非同寻常的道路,遭受过巨大的挫折,但取得的成就更多。从这些挫折和成就中,可以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优越性。在前30年中,我们实行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在20世纪50年代发挥了一段积极作用以后,其弊端日益突出:效率低,缺乏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到现在已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推动下,这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迅猛,金融事业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优越性,改革开放以后金融全面快速发展是沾了制度优越性的光。今后,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以求取得更为丰硕的发展成果。

  二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金融事业发展前后两个30年的巨大转变,得益于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对内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对外逐步开放市场,极大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天金融事业的繁荣局面,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当今中国的皇皇盛况。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跨越式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目前,我国金融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金融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经济社会巨大而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相比还有一段距离,金融发展中还有诸多方面的制度性难题亟待解决。因此,今后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三是中国建设事业必须学习和借鉴别国先进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全面学习苏联老大哥,很快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经济上取得了迅速发展。之后,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遭受了巨大的挫折,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积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中国化,极大地促进

  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与发达国际的差距。从中可以看到,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加快自身发展,借鉴别国先进经验是一条捷径。目前,中国在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着差距,这就需要继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就金融领域而言,我们在体制机制、管理、创新等方面,都还有许多要向欧美等国家学习借鉴。

  四是中国建设事业必须始终结合中国国情。学习借鉴别国先进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加以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无论是资源的筹集和配置的方式,还是投资重点、货币金融体系、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都是照搬前苏联经验,而不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果形成了种种弊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模式、管理经验、先进科技,等等;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中国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实践证明,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有着自身特殊的国情,中国建设事业必须始终结合中国国情。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也能看到,正是因为没有完全照抄照搬华尔街模式,中国金融业才没有遭受沉重的损失。

  赵海宽1930年出生于陕西绥德县,195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1970~1974年在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做外交官,1981年起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1993年起任名誉所长,并任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在多所大学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共出版专著8本,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主编大型工具书3部,还牵头同别人合作著书10本,主编大型工具书6部。(潘永东)

  2(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李瑞)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