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债券投资大盘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昆才 上海报道
针对近日部分地区叫停农信社投资低信用评级债券(本报10月15日9版《农信社误入企业债“雷池”?》曾予报道),10月16日,一位券商固定收益分析师称,接下来低评级债券,承销商方面的压力会有所加大。
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种状况尚未显现。9月份,信用社(主要是农信社,下同)债券托管量较上月末仍增加245.23亿元,占当年增量的49%。而其中,1-9月,企业债以415.72亿元的增量,成为今年信用社债券投资的主要品种。
他们天生是债券的热捧者?
本报记者通过对东部、中部地区首家农信社的采访发现,在农信社阵营内,债券投资的风格、对市场的认知程度,均存在明显的分化。部分农信社已通过涉足债券投资业务,走上资产结构多元化的道路;而相当一部分则对债券投资,退避三舍。
多位受访人士直言,曾经的风险教育是农信社高管们心头的一把“枷锁”,但因噎废食绝非良策,重要的是债券业务拓展与管理能力建设的匹配。
阵营分化
9月,农信社债券投资力度不减。
截至9月末,信用社债券托管量为4885.52亿元,约为城商行的一半;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信用社的债券托管量高于农商行、农合行,及外资行。
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农信社,债券投资较为活跃。如苏中某市农信社,在新增存贷比近70%的背景下,今年1-8月份债券投资的增量依然接近50亿元。而一些交易员指出,山东潍坊联社、广东东莞联社等机构也是如此。
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割总量排名中,山东潍坊联社位居全国农信系统第1位。从2004年开始,其确定了逐年提高抵、质押贷款占比和债券(票据)类资产占比的工作目标。
三年之后,效果出现。2007年末,潍坊联社票据债券类流动性资产余额133.7亿元,占总资产的31.2%,非贷款类利息收入实现17亿元,占总收入的37.7%。
“这也是目前多数市场成员采取的一种策略。”10月15日,一位银行间市场交易员说。而潍坊联社提出资产多元化的目的,是为约束控制信贷资产迅速扩张可能形成的流动性风险,切实增强掌控风险的能力。
对此,一位湖北省农信社系统的官员表示认同。此前,湖北省联社也指导辖内农信社在全力支农的基础上,利用富余资金,谨慎开展债券投资。
但目前,湖北省内的农信社却在压缩债券投资规模。“因为有关部门要求,农信社要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县域经济。”10月15日,一位知情人士遗憾地表示。而当地农信社还是希望能做一些债券投资,因为他们认为这与支持经济建设并不冲突;且在当前的利率环境下,债券投资还是赚钱的。
安徽省内的一些农信社则是另一番场景。
该省一家农联社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来,该联社没有开展债券投资,甚至连国债都没有投,所以,也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员。但他同时指出,该省一些农商行的债券投资量比较大。
接盘CDO、MBS的苦果
“估计有85%的农信社,对(债券)市场基本没有什么介入。所以,偶尔推销一个债券,他们说不定就投资了,但并不一定很清楚其中的情况。”10月14日,一位银行间市场的资深人士说。
前述安徽金融官员直言,之所以债券投资的动力不足,原因还在于农信社的“心有余悸”,就在几年之前,因违规债券投资,一些农信社曾受到严惩。
在2002年前后,一些农信社违规通过券商渠道进入交易所市场进行债券投资,曾出现重大损失,各地银监局对此进行了清理,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以记者掌握的一个案例显示,某农联社口头委托券商购买的债券,实际上被私下进行回购融资,并最终被用于投资股票,以至于出现严重的清偿风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次贷危机,再次给一些农信社进行了深刻的风险教育。
多位熟知此事的人士透露,在2005、2006年,境外投行将一些与次贷相关的CDO、MBS,通过结构化包装,出售给境内农信社。因为此类产品的收益率要高于国债,农信社有投资冲动。而境外投行之所以选择农信社,是因为他们难以从国内大行、股份制银行那里占到多少便宜。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招”的农信社具有一定的共性,即拥有一定的外贸企业客户,在境外有美元资产。当然,随着次贷危机爆发,标的资产的灰飞烟灭,轻信境外投行的农信社只能自吞苦果。
谨慎的同时,与债券投资相关的能力建设问题凸显出来。
前述银行间市场资深人士指出,很多农联社不重视债券投资、资金业务,不配备专门的队伍,“最多有一个人监管资金头寸的调度,加上没有专项考核,谁又会来承担风险呢”;而且如果涉及到风险问题,需要逐级审批,到了联社主任那里,他们往往因为担心风险,而放弃投资。
他表示,此乃共性问题,“农信社等小机构对资金流动性的管理,对资金效益创造的问题,缺乏管理,缺乏力量,缺乏对市场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债券、资金业务的收益更加稳定,“虽然赚钱少,但一块资金可以多次周转,买入债券,可以融资、使用,综合收益并不比贷款差”。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