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晚间,即将登陆创业板市场的28家公司都已完成上市发行。在第三批公司中签结果全部出炉后,业内专家普遍分析认为,监管层将安排前三批企业集中上市,以减少首日爆炒程度,降低投资风险。至此,中国的“纳斯达克”开启真正进入了倒计时。
时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创业板的推出恰逢其时。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日前表态,在全球尚未走出经济危机背景下,推出创业板将拉动民间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解决小企业融资难。
数据显示,目前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中小企业吸纳了75%左右的城镇人口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较大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显得异常突出,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关停。
“创业板任何时候推出都不为过,因为中小企业多数时候都需要好的融资渠道。”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力说,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推出创业板将对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非常具发展潜力、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融资非常有利,对振兴国内经济、解决就业等方面都带来积极的影响。
选择:28家企业融资超150亿元
截至目前,证监会已受理149家创业板企业的发行申请,企业拟融资金额达到336亿元。证监会统计显示,已受理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服务等行业,占比约为68%。此外,新能源、文化教育传媒、现代农业等新兴行业企业也有一定数量。9月13日至今,先后有7批32家创业板公司上会,其中29家顺利过关。由于受到市场追捧,28家已发行的创业板公司全线超募,原计划募集70余亿元,实际募集资金超过150亿元。
记者发现,已完成申购的创业板公司中,不乏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机械、服务外包、休闲娱乐等新兴朝阳产业。但仍有部分公司所属行业已经明显处于成熟状态,如吉峰农机所处的农业机械行业、西安宝德所处的钻井机械行业等。国都证券统计,28家企业中数量最多的是工业类企业,多达11只,而信息技术与医疗保健类企业分别为7家和6家。另外还包括3家可选消费类企业和1家材料类企业。
质疑:能否培育中国“微软”
“首批企业为什么包括了这么多传统行业企业?”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李永森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开板之初,“市场稳定”是监管层关注的首要问题。为了降低风险,一些已经具备稳定盈利能力的企业就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而与之相比,在国外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往往还没走到盈利这一步。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微软,营业收入从1亿美元增长到400亿美元,仅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李永森教授表示,能否孵化出微软那样的高成长公司,将是衡量创业板成功与否的一大标志。但在创业板开板之初,首批上市公司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惊喜”的可能性会较低。
同时,从首批企业开始招股,投资者对创业板股票发行价过高、市盈率过高的质疑就从未中断过。经过计算,28家创业板公司算术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了55.7倍,普遍较高。其中发行市盈率最高的鼎汉技术高达82.22倍,最低的上海佳豪也超过40倍的水平。明显高于本轮IPO周期下中小板38.83倍的发行市盈率。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林义相称,创业板公司大比例的超募现象,说明了创业板公司总体上说发行价过高。
解读:为什么要设立创业板市场
截至2008年底,全球GDP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只有中国未设立创业板市场。
目前在全球共有40多家创业板市场。各国称呼不一,有的叫成长板,有的叫新市场,有的叫证券交易商报价系统,比如美国的纳斯达克、英国的AIM等。
从1999年3月,中国证监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可以考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内设立科技企业板块”起,中国创业板的推出已历10年。这期间可谓一波三折。2000年下半年,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互联网泡沫”猛然破裂,高涨了十几个月的纳斯达克指数至2001年3月足足跌去70%。在一片激烈的争论中,正在筹备中的中国创业板市场进程戛然而止;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推出延后;2008年3月17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力争今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市场”。但此后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金融海啸、中国股市单边暴跌等事件,使得“维稳”成了资本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创业板推出再次推后。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