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重要能源煤化工基地的山西省晋城市,全面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走出了一条能源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晋城市委书记张茂才说,晋城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基地,多年来“一煤独大”的畸重型产业结构使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遇到挑战。
为了扭转“有煤生产不想转,没有能力不会转,怕担风险不敢转”的守旧观念,走出“市场好时转型没动力,市场不好转型没能力”的怪圈,全市进行了一场“换脑运动”,使干部群众认识到,出路在转型,希望在转型,根本在转型,早转早发展,不转难发展。
实践中,晋城市变煤炭单一产业结构为煤炭、煤化工、精密铸造、旅游业等多元经济结构,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接续替代产业,实现了“四大转身”。
小转大。以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为重点,大力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全市坚持“关小、改中、建大”,煤矿由1400多座压缩到129座,矿井生产规模由几万吨、十几万吨扩大到90万吨/年,所有煤矿实现采掘机械化、综合采煤机械化。随着一批500万吨和千万吨现代化煤矿的建成,晋城煤炭产业将形成晋煤、兰花等几大煤炭集团为主体,产量规模超亿吨的全国最大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
重转轻。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煤电一体化和煤层气产业。加快煤转肥、煤转电、煤制油、煤建材、
煤气化等产业延伸步伐。目前全市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化工基地,依托煤层气储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的优势,到“十一五”末,全市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液化基地,发展煤电化一体化产业,争取到201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型坑口火力发电基地。
粗转精。以培育新兴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发展。实现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培育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钢铁冶炼、球磨铸管、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和整机配套、精密铸件”五大系列产品已成为晋城新的支柱产业。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等为原料的新型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的新型材料产业、特色食品产业及丝麻纺织产业也迅速崛起。
黑转绿。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煤炭产业的积累来反哺旅游业的发展,晋城市一批有实力的煤炭生产、流通企业积极投入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由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晋煤集团、兰花集团、市煤运公司等企业先后拿出25.9亿元投资景区建设和投资星级饭店建设。
“四转”使晋城市逐步摒弃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到去年底,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8.7%,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8%,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等多项桂冠。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