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向松祚:已到金融危机2.0时代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09年11月09日16:14
  货币信用、真实收入和真实与虚拟经济的三重两极分化如何酝酿下一场金融风暴

  东西方货币政策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11月4日,世界银行警告:东亚各国需要尽快遏制资产泡沫,以防止整体经济未来出现严重通货膨胀。世行认为,整个东亚地区股市和楼市的快速上涨(尤其是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正日益加剧人们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和通胀预期。10月31日,中国央行形势分析报告肯定居民通胀预期持续强化,国务院常务会议亦首次强调要管理通胀预期。还是在11月4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公报首次谈到通胀预期,显示美联储尽管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通胀预期却已经成为美联储不得不高度重视的风险。

  货币政策的新困境是一致的。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充满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资产价格泡沫来势汹汹,通胀预期持续恶化。是加息还是减息?是宽松还是收缩?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加息或收缩可能让刚刚有点儿苗头的经济复苏付之东流,宽松或放任必将加剧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预期,甚至有可能迅速演变成下一次金融危机。

  此种担忧绝非个人臆想。最新一期的美国《外交》杂志头版发表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C. Fred Bergsten)的文章《美元和赤字:华盛顿如何防止危机重演?》,强烈呼吁美国政府下决心解决财政赤字、国际收支赤字和贸易赤字问题,假若美国不立即改弦易辙,现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必将导致金融危机迅速重演。

  货币理论大师泰勒(John B.Taylor)今年5月发表重要文章《政府政策和干预如何制造、延长和恶化了金融危机》,以详尽事实,令人信服地证明美联储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包括之前的持续减息)才是全球金融危机恶化的根本原因。泰勒的实证结论非常简单:美联储对金融危机的诊断错了,看错了病,吃错了药。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根本问题是“对家风险”或“合约风险”,而不是“流动性不足”或“流动性风险”。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解决不了“对家风险”或“合约风险”,反而给下一次金融危机埋下祸根。

  信贷资金吹起新泡泡

  最大的麻烦当然是大宗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暴涨。今年5月,笔者在长文《全球经济分析》中即已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包括中国的总体经济形势)的一个最基本判断,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已经严重背离。这种背离是过去40年,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类经济体系最重大的特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近乎疯狂的财政刺激和货币信用扩张政策,再一次造成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的严重背离,虚拟经济泡沫已经非常严重。”危机以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最低涨幅也超过50%。从年初算起,石油价格涨幅超过120%,黄金、白银、铜、玉米等价格涨幅均创同期历史之最。

  我国虚拟经济泡沫早已进入“非理性繁荣”,世行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以房地产市场为例,资产泡沫膨胀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深圳是新一轮房地产泡沫的领跑者。今年9月底,深圳新房成交均价达到创纪录的20940元/平方米,较深圳官方公布的2月份10770元/平方米的低点上涨94%,7个月内房价几近翻番。北京、上海、南宁、长春等一些大中城市不甘落后,房价同样连创新高。全国人大财经委主要领导带队全国调研,结论是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相当严重。股市自然不甘落后,今年主板市场涨幅超过70%,创业板之疯狂爆炒“当今世界殊”。

  这一切如何成为可能?市场人士无人不晓,那就是信贷资金的疯狂扩张,且85%以上的信用资金流入政府项目、国有垄断企业、房地产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股票市场。尤其是许多国有大企业下属的地产公司,凭借廉价的信贷资金,不计成本狂热购地,不断推高地价和房价,凭空制造了新一轮房地产的惊天泡沫。泡沫总会破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货币和信用的扩张,总是伴随着资产价格泡沫、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和经济剧烈波动,这是经济学长期实证研究的基本结论。当然,不用什么复杂的经济分析,举世大规模财政扩张和信用扩张,滔滔不绝的货币信用洪水,不断地注入小小寰球,后果将会如何,普通老百姓都十分清楚。

  即使未来侥幸不出现资产泡沫破灭的金融海啸(笔者认为不破灭的可能性极小),无所顾忌的货币信用扩张,其实总会创造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那就是经济结构失衡和收入分配失衡进一步恶化。

  三重两极分化是金融危机病根

  人类经济体系演变到今天,尤其是人类货币信用体系演变到今天,成就了一个异常奇怪的经济金融货币体系,那就是三个“两极分化”相互加强的货币、金融和经济体系。第一是“货币信用分配的两极分化”。从全球看,货币信用主要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可以无限度创造货币信用来分配(或掠夺)全球资源和财富;从各国看,货币信用主要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和富裕阶层,中小企业和普罗大众极难获得信用。

  第二是“真实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第三是“真实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两极分化”。“货币信用分配的两极分化”制造和加剧了“真实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制造和加剧了“真实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严重背离和两极分化”,三者互为循环,彼此加强。

  易言之,少数富裕阶层人士、大金融机构、大企业获得信贷资源的绝大部分,他们决定了投机性需求和虚拟经济;占人口95%的低收入阶层或普罗大众极难获得信用,但实体经济的需求却主要由他们决定。货币信用扩张和财政赤字扩张启动的不是真实需求,而是投机性需求,全球如是,各国大体亦如是。

  “三位一体”的两极分化体系是当今整个人类货币、金融和经济体系最根本的制度缺陷,是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财政赤字扩张和货币信用扩张无法迅速启动实体经济复苏的终极原因。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董丽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