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刺激政策退出不会早于明年三月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09年11月10日12:17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任茜 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率先复苏,这也引起了顶尖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

  “我们希望了解中国这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的工作机制是什么样的,与西方世界的工作机制有何不同,有何特点,我们需要重新来审视。”10月底,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在北京这样发问。

  斯蒂格利茨是在北京大学提出这个问题的,由他和北京大学曹和平教授发起的 “政策对话倡议(IPD)”2009年“中国专项行动计划”已经于10月底在北京大学进行。

  上周,本报对斯蒂格利茨教授和曹和平教授进行了专访,把脉中国经济。

  经济观察报:您怎么看现在的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斯蒂格利茨:中国经济现在明显走向恢复。其第三季度的GDP已经达到8.9,全年保8已经不是问题。但是我们知道GDP只是一个量的指标,并不是一个质的指标。最大的问题在于短期应对危机措施应与长期结构改革相结合。最急于解决的国际方面的问题是与中国发展相关的国际储备不对称问题,国内方面的问题是寻找中国内需增长的改革切入点。

  曹和平:短期采取的手段,会有积极作用,也会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当出口下降的时候,需要刺激内需,但是人们的消费需求是比较稳定的,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只能是投资需求。中国很快就出台了4万亿,4万亿调动了14万亿,总共是18万亿。其实并不大,去年是17万亿的投资需求,今年增加10%,所以是18万亿,确实把需求拉起来了。

  GDP的增长,我个人认为会向10逼近。它不会在我们GDP的意义上和就业的意义上出现大的波动,但是它会在我们结构问题上,增加新一轮调整的难度。

  经济观察报:中国这次投资的都是“铁公基”领域,这样的话是否会造成重复建设,进一步导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曹和平: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投下去,路上不跑车,投资收益报酬率就很低。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他们少了一个假设,公共品可以向地方公共品转移,地方公共品可以向群体公共品转移,群体公共品可以向个人产品转移。

  怎么讲呢,就是道路和基础设施修建下去了,道路设施和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都是挂在一起的。开始的基础设施是政府的,可是基础设施一来,一群企业就进来了,当这里边有一个百分比出现盈利的话,它就会移出这个孵化区。享受税收优惠的时候它是公共品,但是它一出现盈利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地方高新技术区的产业,地方高新技术区的产业变大了以后,在全国布点的时候,它就变成了私人品。也就是说公共品、中等规模公共品、小公共品、小小公共品向私人品的转化。这在新古典经济学里是不可想象的。

责任编辑:马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