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巨资“潜伏”保险业 国企投资酝酿变局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09年11月11日10:51
  今年上半年就开始流传的保险机构主体将扩容的传闻似乎正在逼近。

  近日来,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5号,中国保监会办公楼内显得异常忙碌。“目前已经递交筹备申请的保险公司有几十家,多数是由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发起组建的本土保险公司。”有保险业内匿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些待筹建的保险公司包括北部湾、泰山、同泰、中安、信安、中原、安康、中融、人和大众等,主要集中于广西、山东、江西、河南等地,“其中不乏央企、地方国有企业和地方民营龙头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实力相当雄厚。”

  这其中,有中国中钢集团公司这样的央企巨头。“中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由中钢集团,联合部分中央直属企业和地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发起成立,已向中国保监会申请注册批准,拟注册资本10亿元。”中钢集团保险项目小组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透漏。

  究竟是什么催生了众多央企进军保险业?而随着央企的大举进入,又会给金融业和央企本身带来哪些改变?

  国企扩张冲动

  “中钢集团进军保险业,一个主要方面的考虑就是探索利用保险资金推动海外矿产资源开发。”上述中钢集团保险项目小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他介绍,目前中国企业海外资源开发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渠道比较单一,企业融资成本不低,进一步探索保险资金的“出海”既具有战略意义,也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有重要作用。“利用保险资金推动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绝不仅仅是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企业普通的投资行为,而具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对我国矿业和保险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不仅构成了保险投资与国家战略有机的结合点,而且有助于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不只是保险业,近两年来国企涉足银行业、信托业、金融租赁业的股权投资行动愈演愈烈。既有中石油、国家电网、宝钢这类在能源等领域占据绝对优势的央企,也有安徽出版集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这样的地方国企,还有财政部代为行使监管的中国邮政集团这类国企。这些机构涉足的领域主要是拟上市的国有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国电集团就是突出的例子。作为中国最早涉猎金融机构的大型央企之一。在金融危机下,国电集团逆市扩张,着力布局金融业。今年以来,国电集团和中信信托共同发起设立了中电资产管理公司、并且接手了上广电在广电日生人寿的股权,参股了广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并拥有英大证券,与此同时国电集团正酝酿成立基金公司。

  而国有金融保险机构也不甘寂寞。今年5月,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与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不动产投资这三大投资领域被列入框架协议中,这是保监会有关基础设施债权投资等一揽子“保险投资新政”发布后,保险业巨头首次联手央企启动的“强强合作”。

  今年4月,保监会集中发布以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投资为核心的一揽子“保险投资新政”,符合条件的保险企业不但可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债券投资计划,投资比例也较以往有所提高,但由于这类计划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风险,偿付能力充足且管理资产规模庞大的保险机构,无疑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这是金融企业联手实体企业的一次有益尝试,为的是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难得机遇,金融企业不仅将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保险保障服务,更为其重组改制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中国人寿总裁杨超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债权计划在2008年末已经增加至92.5亿元规模,这成为其2008年年报中的突出亮点。作为国内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和货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人寿旗下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资产规模已达到12000多亿元,资金的充裕使其成为央企等实体企业青睐的合作伙伴。

  据国资委发布的消息,2008年的中央企业,虽然经受两次自然灾害及石化、发电企业的政策性亏损等因素,全年累计实现的利润,仍在7000亿元左右。另据了解,去年全球的十大赚钱企业中,中国有3家央企榜上有名,除了中国工商银行2008年度税后利润1108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之外,中石油2008年度净利润1144.31亿元,仍然锁定亚洲最赚钱企业称号;中国移动当年盈利1127.93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

  “央企对"产融结合"乐此不疲,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闲钱太多了。”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谭雅玲认为,央企发展“产融结合”,既有进入战略行业的考虑,又能满足主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在超级产业巨头那里,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的金融行业的竞争程度,远不及实业和制造业,由此认为金融业还有很大市场空间。

  国资委默许下的产融结合实践

  央企目前大举进入金融业与国资委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国航、东航等央企在投资金融衍生品时接连巨亏的事实,国务院国资委一方面向相关企业连续发警告、划“红线”,一方面派主要领导带队辗转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多家企业,鼓励这些企业利用金融市场机会,多开展“产融结合”。

  2008年年底,在“中央企业产权管理工作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指出,做好中央企业的产融结合,是2009年央企产权管理工作的要务之一。2009年4月15日和17日,李伟先后到中国电力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就产融结合问题进行调研,提出“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必不可少”。

  不久前,一位国资委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国企)只有做了很多市场化的行业才能有机会慢慢改变形象,回到市场轨道上来。

  而在两年前的2007年8月,国资委还专门发布了有关通知,要求“今后中央企业对房地产、金融、证券和保险业等进行非主业性质投资时,必须向国务院国资委报告。”

  前后不到两年时间,国资委对央企进入金融业的态度悄然起了变化。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都进行了产融结合的战略行为。当企业的实体资产一旦足够强大,再开展产融结合,确实就能为企业铸造一个可供自己掌控的融资平台,这是世界所有大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在内的众多央企巨头都在期待国家对金融控股集团管制,尤其是对央企成立金融控股集团管制的放松。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家电网集团公司直接控股财务、寿险、财险、证券、信托、经纪、期货7家金融机构,参股17家金融企业,资产规模达到2460亿元,控股金融机构实现营业收入34.99亿元。同为业内巨头的宝钢集团,也在倾心打造自己的金融平台。目前已经投资近百亿元,参股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华泰财产保险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福建兴业银行等,并经多轮合作,现已成为太平洋保险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对自己涉足金融业,宝钢集团在其网站上的解释是,“金融业是宝钢的储备性战略产业”。

  而国内目前已有大约80家国有企业集团独立组建财务公司,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如中石化、中电力、中核、华电等企业,虽然产融结合发展迅速,但多数是依托其下属的财务公司进行业务运作。

  “下一步,有必要将这些财务公司升格为金融控股公司。”赵晓认为,大型国有企业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是大势所趋,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更有利于国企参与国际竞争,符合国资委提出的“2010年把中央企业调整优化到80-100家,以及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目标。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马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