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国进民退,中国“国有化”高调疾行 > 国进民退独家分析

张跃文:国进民退非中央政策 市场结构不利于民企

来源:搜狐财经
2009年11月13日16:21

  今年前三季度以来,伴随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航空、钢铁、地产、煤炭以及交通等多个领域再次出现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集中回流的现象,伴随这轮国进民退趋势,未来中国经济 发展改革方向将往何处去?日前,天则经济研究所举办了《“国进民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研讨会,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剖析。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独家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张跃文:对国进民退这个词里面,我一直没搞明白,是不是有那么几家中央企业或者是地方企业,在某些行业里面实施了一些并购和重组的行为,并购了一些民营企业,就意味着国家在进,民间在退,另外,这几家国有企业是不是能够代表国家。我想,国有企业内部从属性、行业、性质,还有它的主管部门来说,结构也是比较复杂的,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就是说,国有企业在并购民营企业,那么是不是说国家的大政策发生变化了?目前为止,我没有得到这种明确的政策信息,也没有看到红头文件,连口头的中央领导的指示,我也没有从小道消息听到过,我不知道这种国进民退是国家组织的活动。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撇清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我们要分成这样两个因素,一类是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比如说资源的安全,比如说有一些关键领域的安全的问题。可能国家认为,就比如说资源的问题,目前确实面临着我们国家严重地依靠外部资源,要进口。另外一个是说,国内经济不断扩大,也要有新的资源进来,要提高资源部门的生产效力。我想,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需求,在这里面,这是一个经济性的需求。当然,至于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哪一类更有效率,当然是市场说了算,不是哪一篇论文计算出来的。

  我更想说的是后面的经济分析。就是目前在很多行业的市场结构比较有利于国有企业进行并购和重组活动。上午有刘小玄老师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并购的行为,那么确实在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资金的实力、银行的支持、政府的支持等等各方面,我想国有企业是比较占有优势的。那么在这样一个市场结构下面,特别是面临到金融危机的这个状况的时候,确实有民营企业遇到了困难,很大的困难,经营型的困难,这个我们也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民营企业。它们也都是很无奈地把自己的企业卖给了中央企业,举个例子,像中粮集团并购五谷道场这个例子,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吧。中粮集团没有逼着要收购,但是确实这个民营企业没法生存下去了。还有一些外资的并购。我觉得从经济角度去考虑,这种国进民退也好,或者说这种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也好,有一定经济上的合理性。

  这是几句题外话。讲到个人专业这部分,我只能是就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几点看法。关于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谈几点情况和解决的办法。

  融资难的问题是存在的,就是几个月之前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国内担保行业的研讨会,从事中小企业信贷的各个银行的经理们都来了,当然我们没有用民营和国有的口径,我们用的是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口径。因为小企业就代表着民营企业。实际上小也不是很小了,小企业就是说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四千万元以下,实际上这样的小型企业已经进入到中型企业的概念了。现在说要调整。

  现在有一些银行贷款给这样的企业的余额大概是3个百分点左右。全国平均据估计是5个百分点。上半年,银监部门有一个统计,三分之一的贷款是给中小型企业了。那么把中型企业放进来以后,中型企业是你年营业额是在4个亿以下的都算中小型企业。目前在危机比较严重的上半年,国家刺激性的政策也促进了对于中小企业信贷的发放。但是到上半年6月份底,就是大家知道的,有一个非官方渠道的数字,说是上半年7万亿的新增贷款当中大概有8.5%是给小企业的,仍然额度是比较小的。工商联有一个统计,据说5%的企业能够得到外部融资的满足,其他的95%,都认为自己满足不了,这个可能稍微偏低了一点。这里面应该强调一个概念,就是企业的融资需求还应该是有效需求。因为大部分的调查问卷都在问,你是不是需要资金,我想每个人都需要资金,我也需要。但是并不是说别人愿意借给我这个钱,因为我要有偿还能力,同时企业的风险要处在可控的范围内,这样银行才愿意借这个钱。

  这个反映出一个问题,今年上半年,欧洲银行业对小企业做了一个调查,它们的调查大概55%的企业说自己的融资要求是可以得到满足的。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是,目前75%的企业认为不需要贷款,而是订单。也就是说,在很多的情况下,比如说欧元区这个经济体系比较发达的地区,可能企业更多的面临是经营方面的困境,而不是融资方面的。反过来,在我们国内,可能企业面临的是双重的问题。一方面在订单上,企业订单的减少,尤其是出口上面。另外一个是在融资方面的问题困难。

  这里面我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就是上午和刚才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就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地位上的不公平,可能确实是存在的。用另一个概念上就是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市场地位上的这种不公平。显然不同类型的企业,它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未来违约的风险有差别的。我想,我刚才讲的这家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它的调查就是,平均的企业违约率大概在1.5%左右,但是小企业的违约率要在5%以上。也就是说,小企业贷款让银行面临更大的违约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更愿意把资金贷带大型的企业,那么现在都知道,国有企业当中,国有控股的企业占有的比例比较多的,意识形态上,就让人家认为银行愿意贷给国有企业,而不愿意贷给中小企业或者民营企业。我觉得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因素是存在的,另一方面,确实从金融机构的操作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放款给小企业,可能它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第二个就是现有的市场结构并不利于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现在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来控制着市场的主要份额,那么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操作是标准化的,是全国一致的,包括它的统计软件,它的信用评级的方法,还有贷后的管理的手段,都是全国统一的。但是从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我们大家都可以知道,小企业的地方性、属地化,还有行业的特色是非常鲜明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放款给小企业怎么控制风险呢?就是更多的利用小企业的软性的信息,上午有人谈到了关于小企业三表的问题,就是水表、电表这些。这个也确实是我们调研过,在浙江,在广东一些地方性的信用担保公司和一些地方性的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它们所采用的控制后三表的这种方式。那么,作为大型银行,它在掌握这些小企业的软信息这方面,它是不具有成本优势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地方性的或者中小型的金融机构介入进来,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贴身的服务。

  第三个就是同我们信用担保行业比较落后有关系。到07年调查,全国大概有3000多家信用担保公司,但是实际上正在做担保业务的,为小企业做担保的这样的担保公司,其实数量很少。为什么呢?就是我们通过分析信用担保行业所面临的费率和风险结构就发现了,实际上做担保业务是一个更偏向于政策性的业务,它很难让民间的信用担保公司有利可图。因为作为民间的信用担保公司可能要收取1.5到2个点的信用担保费,但是它要承担全部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要收取6%到7%的贷款利率。但是有了这个担保公司的担保以后,商业银行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所以这种比较扭曲的费率的结构使着信用担保业务基本上无利可图,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政府一再提出各个方面的财政税收的政策补贴担保行业,希望他们能更多地从事小企业贷款的担保业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这些工作还是刚刚起步,这个行业现在还没有明确一个主管部门,在中国就是这样的。没有主管部门的行业是很难有很大的发展的。在金融行业尤其如此,但是情况在发生好的变化,就是我们了解到,监管部门也在制订关于融资性业务的担保管理办法,那么有这样的规章制度约束之后,可能这个行业未来的体制会理的更顺一些。

  第四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老问题,就是关于金融体制改革比较滞后的问题。这种滞后,可能不仅仅是滞后于国外同行,更多地是滞后于我们整体的大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评估,就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水平目前停留在我们一般的生产贸易领域可能是90年代初期的水平。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在金融行业里面仍然实行着价格管制。它不同于石油或者其他行业,它不是一个自由垄断的行业,但是这个行业仍然被价格垄断。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央利率,大家一看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的时候,就会看到很多的利率,活期的,定期的,有存款的利率,有贷款的利率,这个时候已经大大简化了。那个时候我在念书,据说那个时候有上百种的利率要调整,面对粮棉油的,面对不同工业品的,面对不同行业的产品。现在稍有压缩,但是仍然实现行业的价格管制,所以这种计划的色彩仍然很浓的。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我们认为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困难的很重要的原因。

  对于解决的办法,当然了,前面几位演讲的老师提了一些宏观的想法、看法,单纯地从金融领域来说,我们能够提供的办法大概是这么几个,一个是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要信用担保业务把这个规模做起来。只有它做得更大,小企业收益才会更多。

  第二个是关于为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这些,能够提供所谓贴身服务的中小型的地方的金融机构。目前在农村地区有小额贷款公司,有村镇银行,但是在城市地区,原来的城市信用社升级为城市商业银行了,但是在城市商业银行以下,一些城市的社区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可以经营贷款业务的,为城市中小企业服务的这样的金融机构目前还是空白。当然,监管机构总体的感觉还是把稳定放在监管之上,这个也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三个还要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已经有创业板、中小企业版,但是总体来说,小企业,或者真正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这个市场的数量还是比较有限,下一步的改革大体的方向,我们还是认为应该增加地方性的资本市场开设的数量,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两家交易所的范围内,增加一些原有的产权交易所,或者是知识产权的,还有一些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这类的产权交易所,增加他们的功能和对公共服务这方面的功能。

  最后一个比较重要的措施,我觉得应该从小企业自身来出发,来考虑完善自己内部的这么几方面的事情。一个就是关于小企业要注重财务制度的建立和财务的成长。实际上商业银行的经理们说,其实像小企业要几张财务报表那是很正常的要求,但是在很多小企业,这个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这个报表基本上真实性程度是值得怀疑的。那么,拿出几张像样的报表给银行经理看,其实不是很难的事情,稍微企业在这方面做一点投入,其实也不是很困难。我觉得作为未来向大企业迈进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完善自己的财务制度丝毫不是很高的要求。

  第二个就是说关于中小企业关联交易的事情。现在一个老板拥有十几家公司是很正常的事情,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借贷,货物与贸易的交易也经常会有,这个时候会经常面临一些空壳公司,所以商业银行对这样的情况也比较害怕。

  第三个是公司治理的问题,有些企业是家族式的企业,或者就是一言堂。像这种企业,企业在调头的时候,经常会面临资产的转化或者资产的转移,经常是领导人一句话,这件事情一天之内就发生了,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时间来对企业内部发生的重大变化做出及时的反映和调整,这个我觉得是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最后对于公司治理方面的,就是大家谈到的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据我了解,现在浙江的一些企业,比如温州的一些企业,在很早之前,早于我们的国有企业,已经进入了非洲,进入了南欧,进入了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来进入他们销售建材、轻工产品,就是销售型企业,有的是外向型的,如果作为国内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果认为国内的宏观的环境不适合发展,它也可以到国外去发展。

  (本文由天则经济研究所提供)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7314。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