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年会 >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独家报道

蒋定之:金融体系内部风险增强 加快建立健全监管

来源:搜狐财经
2009年11月15日11:56

  搜狐财经讯 11月15日-16日,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危机后的变革与振兴”。 500多位国内外财经政要、金融机构领袖、行业领先企业的领导人出席本次盛会。以下是搜狐财经来自现场的报道: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 (王玉玺摄)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 (王玉玺摄)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15日上午的“中国经济金融形势与展望”分论坛上表示,为了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快建立全面覆盖的金融监管体系。

  蒋定之表示,在全球空前一致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之下,无论是从金融体制还是从实体经济来看,世界经济均已出现稳定的迹象。下一个不得不令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就是,经历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以后的中国银行业如何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完善来构建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石,从而在后危机时代实现中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蒋定之谈到,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步伐不断加快,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正在日益加快综合经营的步伐,通过兼并的手段,控股一些机构,向保险业、证券业等业务领域拓展。在这样一种新的市场形势之下,商业银行与投行、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关联度确实不断加深,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随之也在不断增强。即使是历史体系之外金融机构过度的投机行为也同样严重危害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蒋定之观点认为:

  第一,要建立坚强有力的宏观审慎监管机制。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是,个体的理性不一定带来集体的理性,单家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行不一定能带来宏观金融体系的稳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经济繁荣时期大多数企业财务及咨询状况都较好,但是从单个金融体制看问题,这时候扩大性规模显然是理性和审慎的。但是如果所有金融机构都扩大信贷规模,信贷总量的快速扩张就在所难免,资产泡沫会积聚,乃至出现通货膨胀。因此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以整个金融体系为监管对象的宏观审慎监管机制我认为是一个健全稳定的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石。为实现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我以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强化宏观审慎监管:

  1.要建立起有效的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将防范系统性风险置于银行监管目标的核心位置。实施资本和拨备的动态监管,以缓解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转换给银行业带来的冲击。建立简单透明的杠杆要求,以此来补充资本充足监管要求的不足,要求金融机构建立与长期收益与风险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

  2.要建立起宏观政策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不仅包括传统的银行的监管政策,还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兑政策等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只有这些政策之间形成有效协调、形成良好的政策组合方能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宏观的经济环境。

  3.建立起有效的宏观信息共享机制与预警机制。不同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不同的宏观管理部门之间都应该加强合作,尤其要加强境内外金融监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的交流,构筑起一个充分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第二,要加快建立全面覆盖的金融监管体制。“而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也表明,对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所谓的CTO和CTS等复杂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监管乏力,会引发金融市场的过渡投机行为,最终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蒋定之在金融监管体系问题上提出了四个观点:

  1.要尽快建立起覆盖所有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金融监管体系,将私募基金、对冲基金,信用评级机构等纳入监管范畴。

  2.要共享不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切实建设与保障境内消除在金融市场上监管的真空和监控的网点。

  3.要加强对金融监管企业的并表监管,重点是要监管监控金融集团的跨业风险和跨境的风险。

  4.在遵循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对重要系统性的大型银行金融机构往往具有资产规模非常大、业务特别复杂,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关联度高的特点,因而应该对金融集团投入更多的监管资源。尤其是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实施更为审慎的监管措施,作为较为严格的监管标准和风险底线标准。

  第三,关于理性稳健的金融创新机制。这个问题在本月6号,蒋定之本人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了一篇文章,就是关于金融创新的问题,讲了六个问题,就是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问题、金融创新的价值取向问题、金融创新的风险预测问题和金融创新的能力建设问题、金融创新的文化建设问题,以及金融创新的制度保障问题。在今天的论坛上他再次强调的一个问题是,金融创新必须理性。蒋定之以为所谓的理性主要是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约束:

  第一个约束,创新必须注重经济约束。也就是说创新必须注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脱离实体经济的创新必然造成资产的泡沫过度膨胀引发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根必须扎在实体经济之上;第二个约束,创新必须注重风险约束。商业银行必须将创新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按照了解客户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新业务和新产品的分析管控,客观的评估客户的风险投资能力,审慎开展金融创新;第三个约束,创新必须注重成本约束。商业银行应深入分析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客户的状况,辩证的衡量金融创新的收益风险和成本,改善成本核算机制,来全面提高金融创新的实际效益;第四个约束,创新必须注重监管约束,一切创新活动都必须至于有效的监管之内,要通过有效的监管防范市场主体,通过创新来转移风险、隐匿风险、放大风险。这次国际金融已经表明,忽视风险控制将延伸链条环节无限延长和隐匿风险的创新必将带来危机。

  第四,要建立全面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蒋定之以为,后危机时代我们面临更加严格的国际金融监管环境,商业银行应致力于打造出全面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其中我以为有三个基本问题显得特别重要:一是,要积极做好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我们大银行,要抓紧建立起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框架要求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处理平台,不断提升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乃至建立起与新资本协议相适应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使风险管理能覆盖到银行集团的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产品、每一类风险。

  二是,要适应银行进行综合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实来切实加强并表管理。

  三是,要切实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商业银行要积极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良好做法,通过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将风险管理从定性向定量的方式进行转变。同时,逐步培育符合本商业银行特点的风险文化,使强化风险管理理念真正能够深入人心,风险文化真正成为促进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

  第五,要有一个简明稳健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前几天我和美国纽约州的联储监管厅的厅长有一个交流,那位厅长告诉我美国的一句谚语,美国的谚语是“不要经常去换衣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不要追求流行,不要追求时髦,一味的赶流行、赶时髦,这也是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就是搞了许多复杂的、看不懂的金融衍生产品。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往往就是最管用的,这个话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意思。”蒋定之说到。

  我表示,毫无疑问经过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将再度被市场所重视,以高财务杠杆为特征的“影子银行”将继续萎缩,银行机构的资产期限结构将日益简明,金融服务将更加透明和简化,我认为这是后危机时代银行业经营将出现的一个特点。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贯彻简约经营、稳健经营的理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三个方面的简约。

  1.要做到产品的简约化。就是要尽量避免开发那些结构过于复杂、衍生链条过长的结构性金融产品,使金融产品做到简单易懂,能为广大金融消费者了解,从源头上控制金融风险。我们投资者真正对结构过于复杂的衍生产品了解是不够的,具体搞银行的同志,格林斯潘老先生对这种复杂的银行金融产品也不了解。

  2.要做到机构的简约化,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到成本因素、风险因素和经营效益因素,不能一味的迷信大而不倒的神话,为了追求规模盲目扩张结构。

  3.要做到经营模式的简约化,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必须与商业银行本身的分析管控能力相适应,任何时候都要注重保持经营流程和管理手段的简洁有效,来始终确保风险的可控。

  第六,关于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的安排问题。最近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出台了一个关于金融机构薪酬监管的九条原则,这九条原则体现了对金融机构高层薪酬问题的关切。我们国家银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重视和完善高管的薪酬机制改革,在这个问题上我提出四个想法:

  1.要大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董事会在薪酬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其中对具有系统性影响的商业银行董事会内部都必须设立薪酬委员会。

  2.要建立起风险调整以后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高管绩效考核体系,风险要抵扣,进而实现风险调整后的薪酬制度,确保薪酬设定充分考虑银行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3.不断要重视当期风险在薪酬中的重要作用,更要注重体现薪酬确定与未来风险的一致性。由于很多风险在近期是并不能充分显现的,往往有滞后性,因此对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及对风险有重要影响的员工应该实施薪酬的延期支付,在延期支付当中如果银行出现重大风险损失,延期支付没有支付的部分可以适度扣减。

  4.重视与薪酬管理有关的信息披露,我们商业银行应充分引入市场约束机制,每年全面及时客观披露本行的薪酬管理信息,并将年度薪酬报告作为商业银行年度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七,要建立灵活动态的资本补充机制。我们都知道,缺乏坚实的资本金来源是造成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一些投资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以为必须致力于不断的改进资本管理制度,夯实资本基础,稳步提高资本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这里有以下几个问题我认为很重要:

  1.首先要切实改变当前以高资本消耗为特征的业务模式。尽可能的节省资本占用,缓解资本压力,保持资本充足水平的稳定。

  2.要注重提高资本构成的质量。综合利用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加利润留存比例,减少股东分红、股东增资、资本市场增发或者配股等方式来优先补充银行的核心资本,真正提高资本有效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能力,风险的抵御风险是第一道防线。

  3.要切实建立动态资本补充和监管机制,防止新经济周期效应。在严格执行8%的资本充足率的底线基础之上,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应决定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本充足水平。我以为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以应对经济下行时期可能出现的非预期损失,缓冲经济衰退对银行带来的冲击。在经济衰退时期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可以适当降低一些,来增减信贷的投放,从而刺激经济尽早日走出低谷。

  第八,完备而充分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当前信贷金融产品的日益复杂性已经使得市场主体难以正确理解一些新的金融产品的特征以及风险,加上信息披露不够充分,致使很多金融消费者频繁落入欺诈陷井,最终遭到投资者很大损失。由于单个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是有限的,往往在金融交易谈判当中处于弱势地位,“体例受限”的情况屡屡出现,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也降低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质量,给商业银行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声誉风险,最终影响商业银行本身的客户基础和盈利能力。因而,建立完备而充分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对于维护金融体系有效运行来讲显得非常必要。美国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新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所,这个机构专门对信用卡业务、抵押贷款、个人储蓄等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进行监管,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为宗旨。

  中国银监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作为四大目标之一,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对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实施严格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就金融产品的结构、潜在风险、免责条款等要素进行全面的披露。同时,对恶意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银行和人员要实施严厉的责任追究。

  第九,畅通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当前金融活动的国际化与金融监管的属地化矛盾日益凸显。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既需要进一步健全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努力建立起全球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有效的跨国银行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快速高效的跨国银行危机处置机制,推动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向更加公开、透明、务实高效的方向发展。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难度还是很大的。

  近年来,我们国家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到去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引入了45家境外机构的投资者,共引进的资本是328亿美元。同时中资银行金融机构海外布局也是稳步的发展,我们的境外资产达到了3700亿美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6%。这样一个开放环境使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风险就是跨境、跨国的风险。从2003年开始,银监会就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确定的跨境银行监管原则,积极主动与境外银行业监管机构建立起正式的监管合作机制,目前我们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三个国家和地区监管当局签署了监管合作谅解备忘或者监管的合作协议,建立了包括双边区域以及多边等若干城市在内的全方位金融监管合作机制。11月12号我们国家首次组织召开了中国工商银行的国际监管联席会议,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当局交流了对中国工商银行的监管做法和经验,探讨了大型银行对推进跨境监管协作等相关问题。今后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将更好的履行其成员国的职责,在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金融组织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继续加大与其他各国的金融监管合作力度,以有效提升中国银行业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后危机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面对各国正在兴起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热潮以及全球金融业正在发生的制度变革,中国的银行业必须充满紧迫感,从监管制度、公司治理、风险管控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危机产生变革、变革方能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努力应对,我们一定变危为机,在变革当中构建起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石。”蒋定之最后表示。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8092。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