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谈股论金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并非都是“香饽饽”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11月20日08:29
  每年的三四季度,是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最火爆的时期。或是出于报表靓丽的需要,或是出于保牌的需要,而资产重组亦被诸多上市公司视为其“救命稻草”。

  今年也不例外。来自中国证券报的消息称,今年10月12日-11月12日,沪深两市共有近70家上市公司公告了重大资产重组。其中,沪市共有23家公司公告了资产重组,深市则有47家左右公告资产重组。从上海交易所的公告情况来看,从2009年初至今,上海交易所共发布了“重大事项停牌”公告258次,有近90%与资产重组有关。

  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的一大功能,而资产重组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因此,对于A股市场中频频出现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现象,不应感到任何的意外,况且,通过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可以实现做大做强,提升其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解决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等弊端。如2007年的大牛股沪东重机,在经过资产重组之后变身为中国船舶,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07也曾经创造出300元的“天价”。

  但毋庸置疑,类似像中国船舶的资产重组在市场上并不多见。而每年年末阶段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更多地发生在绩差股与披“星”戴“帽”一簇中。在这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背后,尽管不乏能使上市公司发生脱胎换骨的真重组,但出于保牌需要的重组则更多。因此,与其说这些上市公司是为了资产重组,倒不如说其是为了保牌更准确。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过程所发生的诸如信息漏洞、资产注入方的以劣充优、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等不正常现象,早就使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变了调。更有甚者,假借重组之名,掩护限售股高位出逃,或者与庄家勾结等,无不损害着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与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去年吉林制药的资产重组闹剧,曾经在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从置入地产到煤炭资产再到钾肥资产,市场热门什么,该上市公司就与什么实施资产重组,在其高调资产重组的背后,却是作为二股东的明日实业大肆减持已解禁的限售股份。事实证明,该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最后没有一次成功,其假重组的阳谋最终亦大白于天下。

  依附于资产重组背后的内幕交易等,尽管遭到投资者的激烈反对,但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又以ST类公司最为突出。特别是,当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演变成了一幕幕利益输送的事件,监管层还能无动于衷吗?

  事实上,截止到目前为止,ST类公司的资产重组,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常常是,上市公司经过资产重组之后,业绩出现短暂的回升,上市公司亦保牌成功,但用不了三五年,再次步入亏损甚至再次被“特别处理”,如此,这些绩差或ST公司却成为市场上的“不死鸟”,只不过是陷入了绩差——亏损——被特别处理——资产重组——步入亏损的循环怪圈之中。而且,这些绩差公司的不退市,无形中导致A股市场步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当中。

  即使是某些上市公司实施的是实质性的资产重组,其中亦不乏“先知先觉”者。看看那些因公告资产重组而停牌的上市公司的走势,我想投资者不难找到答案。

  笔者以为,对于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虽然应该鼓励,但也应该是有“条件”的。比如对那些股价提前出现异动的上市公司,监管层就应该进行查处。到底是信息漏洞还是有“先知先觉”者提前潜伏?上市公司必须自证清白。而且,对于类似公司的资产重组,证监会重组委在审核时有必要予以否决。另外,畅通A股市场的退市渠道,将那些总是产生亏损,无法回报投资者的“不死鸟”永远扫地出门,以防止其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