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整村推进”:探索集约节约用地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9年12月07日11:48

  “整村推进”:探索集约节约用地模式

  ■土地整理的合肥试验(上)■本报记者 孟歌 王永群

  安徽省肥西县丰祥村村民张敏现在很满足。

  以前她和爱人一直为种地争吵,她爱人是装修队的小包工头,常年在合肥接活装修,家里5亩地只有她一人种,还要带孩子,虽然亏本但撂荒又舍不得,就那么靠天收,想流转但她家的地都是岗丘之地,不但地块小而且离水源较远,没有大户愿意承包。土地整理结束了夫妻俩的心头病,她们家再也不用为种地争吵了。

  农民的态度

  “没有搬迁之前,一家一户有的房屋比现在还好,但卫生环境只能在自家院子里,走出院子,到处还是垃圾鸡粪,离村马路较近的人家可以自己垫上砖头把路打通,离水泥路较远的人家,下雨就只能穿着雨鞋,自行车都要扛着进屋。 现在好了,不但家里干净,外面也一样干净。”10月18日中午,张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还不时地进厨房翻着锅里烧的红烧肉。

  2008年合肥市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全国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农村土地整理是其中一项。当年,合肥以整村推进的形式组织实施了4个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张敏家所在的官亭镇是其中之一。

  整理的基本做法是,整合所有支农项目和资金,把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扩大土地整理规模,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在此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村建设方面,新房屋只计算建筑成本,水、电、路等所有配套设施均由政府整合的配套资金支付,农民原有的房屋拆迁政府按实际拆迁量补偿,新建房屋由农民自筹和政府支持相结合。

  所谓的整村推进,即整村拆迁、以村为单位整理土地和宅基地、以村为单位集中流转、整村搬迁至新划定居住点。

  在张敏家所在的官亭丰祥农庄,记者看到,现代化的民用建筑错落有致,多层、二层小楼,四合院排列整齐。

  据了解,丰祥农庄占地519亩,新建多层楼房24栋,二层楼房164栋,四合院21栋,容纳4000多群众居住生活,目前90%以上群众已经搬进新居。建房同时,水、电、路、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一道完善,文化活动中心、学校、商业街功能齐全。为了搞好社会化管理,小区还成立了物业管理,组建保洁、保安和便民服务队,保障小区卫生,维护小区安全。

  “现在好了,每亩一年给500块钱,以后每年还增加,什么都不用操心了。现在这栋房屋楼上楼下150多平方米,加上后面厨房,政府核定价格8.3万元,拆迁补偿了2万多元,其余自己家支付,经济条件差的可以要面积小的房子。不过,现在一般家庭都有一些节余,价位老百姓基本都能接受,何况比自己盖房还便宜。” 张敏说,“土地整理”让当地88个自然村1241户4382人如她家一样获益。

  生产资料资本化的内在要求

  “官亭镇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势落差大,耕地大小不一,老村庄分散、凌乱。2008年合肥市土地及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项目落户官亭马河湾、丰祥两村后,经过近一年土地整理、搬迁,耕地多出1454亩。经过整理的耕地有效灌溉率达100%,标准化农田达80%,农业机械综合指标达90%以上。”肥西县官亭镇人民政府夏守平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整理新增的土地和宅基地新增部分我们仍然按照承包到户的原则分配到每家每户,但在耕作方面,经过整理后,原来的地块被打乱了,这样是交由群众按原先一家一户模式经营,还是通过土地集中流转交由现代农业企业经营,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核心问题。”夏守平说。

  他告诉记者,当时采取的办法是村里进行投票,结果绝大多数农户同意将土地流转出来。随后,村里成立了两个土地流转合作社,将愿意流转的土地集中入社,并与群众签订协议,按照每亩不低于500元的租金,统一进行招商租赁。目前,该项目区14500亩耕地,通过流转,与6家农业企业、7家种植大户签约13400亩,流转土地占92.4%。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在马河湾村合肥福达现代农业开发公司,十几名当地农民正在移栽青菜秧子。胡启群告诉,以前很多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在家种田;土地流转以后,除了租金外,她可以不出村子在自己的田里打工,每天帮公司栽菜工钱50元,按天结算,家里有事还通报照应,比以前强多了。

  “事实上,农户的承包地和宅基地性质不同,宅基地属生活资料,承包地属生产资料,生产资料资本化是经济学的要求,它要求有投入产出、要有收益,一家一户种植模式在承包到户初期是解放了生产力,但现在已经被各方公认必须改革,只是对如何将承包经营权资本化各方比较谨慎,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农民利益保护、风险控制、社会稳定等,但这个趋势不可阻挡。”合肥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主任宰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解决了“被流转”难题

  合肥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2008年,合肥市城乡收入差由6477元扩大为10223元,净增3746元,收入比维持在2.9∶1的较高比例上,如果算上城市居民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隐形收入,实际差距更大。对于不断拉大的差距,合肥该如何统筹城乡呢?

  “合肥市现有耕地中近90%处江淮分水岭,农业基础设施差,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易旱易涝,农田细碎零散,田块面积小,大面积机耕地少,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将农民仍然固定在这种低水平的生产方式上,差距会越拉越大,所以必须推动流转,进行产业化耕作。”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高国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组建合作社、推进土地流转是目前各地解决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本做法,流转和土地整理的益处也有目共睹,但由于农户各家情况不同,有的希望全部流转,有的只愿意部分流转甚至自己种地,农户要求千差万别,如何满足不同需求层次要求?整村推进如何解决农民“被流转”问题?

  “我们采取了单独逐一核户的办法,土地整理、村庄搬迁都是一样的,如果需要自己种地的家庭,我们在新农庄附近划出一片整理后的土地,按应有的亩数重新分配到需要的家庭,因为如果按原有位置分配,有的家庭可能要跑到较远的地方,在新村附近愿意继续种地的农户,地块离家较近,管理也方便。”宰斌介绍说,合肥的这一做法在试点项目地得到群众认可。

  “盖房、生孩子、种地是农民三件大事,计生不在此列,种地的问题解决了,农民还有一个担心就是再建房子。”夏守平告诉记者说,为满足农户娶媳妇分家有重新建房的需要,他们在新农庄附近预留了500亩地为宅基地备用地,以便农民建房需要。“但新建房住户将按照规划的要求自己建房,不再统一,毕竟规模不大,这一点农民也能接受。”

  在高国忠看来,流转只是形式,同样是种地,农民获得收益更高。因为,通过大规模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整理后的土地,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农业产业化,在发展高效、规模、科技农业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加快了特色农业进一步向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农民除了流转租金外,到产业化公司打工每天还可以有几十元收入。

  “可以说,4个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举多得效果。既解决了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又解决了新农村产业如何发展问题;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腾出了建设用地,改变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高国忠说。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