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第三届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年会

卢中原:应对危机VS跨越危机

来源:搜狐财经
2009年12月12日11:21

  搜狐财经讯 12月12日,第三届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年会在北京国宾酒店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海外市场策略探讨。会议将具体讨论分析诸如全球经济形势、环球金融市场、中国政策选择等问题。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

  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到企稳回升关键阶段,下面我们来看外贸数据,预计全年可能是负增长17%,1—9月收窄为负15%,全年预计可能还是负17%,所以说回暖是不全面的,外贸出口还是很严峻的形势。不稳固也表现在一些方面,比如说大家议论得比较多的,社会投资是否激活了,我们结构调整是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说基础还不够稳固。有的人比较乐观说一季度经济开始进入企稳回升了,这个就不太符合事实。到了二季度,我们才敢下这个结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那么三季度呢?我们就说它到了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但是四季度的走势还有待观察,因此这个阶段还需要保持冷静。在目前这个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我们一方面还是要使经济有一定的内在的回升的动力,另一方面政策的刺激力度不可轻言减弱、退出。但是正因为有了企稳回升这个判断非常要紧的,使我们平心静气分析前一段存在的问题,以备明年更好使我们经济平稳的、可持续的回升。

  我们现在面临的突出矛盾,明年还需要继续关注,并且可能还有一些新的变化。但是从现在来看有四个方面问题我认为是值得关注的。第一,就是调结构的要求不够理想,中央提出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调结构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个就是能耗高,排放大的项目,这是一个存在明显不足。还有一些专家、企业对这种所谓的重复投资,产能过剩提出的不同的看法,这个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的。

  还有另外一种学者的意见,所谓的产能过剩不仅仅是国内市场问题,还需要要着眼于全球化。实际上是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如果你没有国际竞争力,这个产能过剩根本就不是什么过剩的问题,根本就该被淘汰掉了,如果你有国际竞争力,那么你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都不存在过剩的问题,我觉得这些分析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因此,我想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我们确实需要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结构升级,但是确实要看到我们这种升级过程是存在着一些毛病,不够理想,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种升级过程是需要政府发出行业天气预报的,同时我也赞成,要比较多的运用市场机制,来实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优胜劣汰。因此我们在分析调结构的要求,落实不够理想的时候,现在反映的比较突出的是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还是需要客观的进行一些分析,尽量的使我们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促进结构进一步,但是绝不否认政府发出的行业天气预报,这是非常要紧的。

  第二,我们面临突出矛盾也是最近以来谈论比较多的,就是信贷扩张对小型和微型企业支持力度不够。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来要加强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但是特别明确强调了要加强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我觉得这个很有针对性的。我们现在的信贷扩张,事实上,对大型和中性企业投放是不弱的。有一部分人认为,银行对大企业的信贷,大企业得到了47%的比重,中型企业得到了44%,这两个加在一起逾91%。银行资本市场为小微企业服务是远远有很大差距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目前的信贷政策不是放松的问题,而是说疏导的问题,当然不光从现在,从一开始就存在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宏观经济调控当中货币政策本身的总量政策。我们需要反思传导机构微观反映机制是否通畅,现在最困难不是大企业,中企业,而是小型、微型企业,因此我想这一轮信贷扩张,我们进一步要反思这个问题,宏观调控紧缩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小微企业非常困难,首当其冲,这么信贷天量扩张还是有困难,这就有很大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歧视民营企业,偏袒国有企业,特别是偏袒国有大企业”,我认为,事实上不存在这样一种偏袒。因为大家知道货币政策、总量政策是一刀切的,不可能给东部、中部、西部,各给一个利率,它当然里面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窗口指导,这方面是有区别的,但是这些总量的政策我认为不会歧视谁,优待谁,这是一个实质的问题,我们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中央政府提出来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按照产业的要求进行窗口指导,没有按照国有还是非国有这样的政策,这种意见还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但是不能由此说国进民退了,47%是大企业,大企业有大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大家知道省以下,地市县一级经济企业中国有经济基本退完了。这样有待于我们坚定一种信心,这就是发展市场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调整。

  第三,我们现在确实存在着突出的矛盾,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隐忧,一些大城市房价回升偏快,70个大中城市房价回升,11月份回升3.9%,但是一线大城市房价远远高于这个幅度,因此我看网上最强烈的呼声就是对房价,我个人看法认为这一轮我们确实挤掉了股市的泡沫,股市现在的回升,跟经济基本面还比较靠谱,经过几个回调再回升,楼市的回升,七十个大中城市总体平均不高,但是一线大城市回升太快了,因此有人担忧资产泡沫破灭,我认为一些大城市房价回升偏快,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调整时机,结果价格突然涨起来了,我觉得还有一段调整时间为好。

  第四,面临突出的挑战,也可以数外部经济环境仍然是比较严峻的。今年全年预计负增长17%,1—9月份,就进出口对我们经济增长的拉动是负3.6个百分点,全年估计还是负的,至少负两个百分点,这是低估,甚至比负两个百分点还要高。今年中国经济靠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托起来,今年全年依然是这个格局,全年保8没有问题,但是主要靠投资消费量大内需托起来,进出口贡献是4%,这是现在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明年情况怎么样?个人认为中国明年是回升态势,GDP有望达到9%以上,根据宏观模型测算,国际大机构对中国经济明年增长做出预期,有的8.8,有的9.4,有的10以上,有的11.4,我个人认为要超过11%是很困难,但是在9以上,10之间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再往后2011年,2012年—2015年之间会怎么样,中国十二五期间会怎么样,肯定会慢于15%,但是平均仍然会8.5%—9%之间,就是未来十二五期间,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仍然是很大的,但是增速会慢于10%,仍然在8.5%—9%之间。前三十年GDP平均增速保持9.8%左右,十二五再来个五年,平均8.5%—9%,那就是将近40年达到9以上的高速增长,在全球范围来看应该算最高的。因此未来逐渐放慢我认为是自然的,要素成本在提高,环境容量,节能减排各种要求都提出来了,因此这个利润空间,比如治污的成本要提高,利润空间就受到挤压,因此增长速度放慢是完全自然的、客观的,包括老龄化,储蓄率降低等等,这一点我们应该看到,不要老盼着中国经济弄得9、10以上才是正常,我个人认为这个预期是不符合中国的客观现实的。

  外部环境简单说一下,我们明年的出口,为什么我说能够达到10%左右,这个不是说进出口,这个10%没有跟进口做比较。出口10%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我看了一下OECD,IMF、以及世界银行等对中国的预测,OECD预测比较乐观,预测明年中国出口增长12%—13%,我个人认为能保持10%左右就不错。主要根据是什么?就是未来至少两到三年,世界经济会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期。今年7月份我在牛津大学的培训当中接触了很多教授、企业家、政府官员,也接触了世界上的比较多的看法,大多数看法认为全球经济将保持低速增长,有个别的乐观的预计:2010年底世界经济会复苏比较强劲,甚至会达到4%的增长。有关这种预计我问了一下比较权威的机构,比如世界银行的林毅夫先生,他认为不可能,同时他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世界上的看法:世界银行预计2.3%,IMF预计3.1,联合国预计2.4%。根据我们经济模型测算出,世界经济GDP增长一个点,将拉动外贸大概3个点,如果明年世界经济增长2%-3%的话,乘以3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经验数据,则世界贸易大概在6到9之间,取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值则世界贸易增长6%-7%。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能够超出外部环境多少?我个人认为能达到10%左右就不错了,这是讲我们明年对外部的环境有这样一个大致的看法,比今年会好一些,但是也不会像一些乐观的预计那样,一下涨到4%,涨到4%的话,可能世界贸易量就12%了,中国出口一定会高于12%但我们觉得这个是比较乐观的估计。

  明年乃至以后世界经济出现新动向,包括低速增长这应该是新动向,未来两到三年之内不要指望世界经济马上回升并带动出口,这是客观制约。第二个新动向就是经济复苏以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将倍受关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向。第三个动向就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已经在做后危机时代先导性战略安排,包括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革命,低碳经济,相关的先进技术。比如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它未来经济的新引擎,这个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世界经济的新动向。已经在做出这种安排了,如果我们继续按部就班,按照我们以前应对危机的一些短期思考,那一定会落后于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做出先导性战略安排,他们力求在后危机时期,在领航产业,先进技术,国际竞争和道德评判上都要占领制高点。中国责任论和中国威胁论一定会花样翻新,不绝于耳,这个我们要有所准备,我们怎么应对呢?一定要有跨越危机的思考,才能够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

  当然,有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们看到在这种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中国的问题暴露出来了,同时国际上新技术革命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商机,我们如果抓住了这些机遇,比如说逼着我们加快改革,逼着我们努力创新,我们也可能在国际竞争当中争得主动,不要简单说外面的压力很大,我觉得还应该更积极的看到后危机时期带来一些新的发展机遇。这一点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加快中国经济步伐。根据经济危机以来我们中国经济面临的冲击,我们思考用什么办法应对解决我们这些缺点,我们密切关注后危机时期新动向,努力形成、占领新起点,特别是我们的企业怎么应对技术革命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关注新动向,思考新战略,这是第一要点。

  第二,推进优胜劣汰,和结构升级。

  第三要善于抓住金融危机的机遇,吸引外部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包括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等。

  第四,要促进国内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合理布局,这次危机爆发暴露出不同地区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正好形成互补,扩大我们的回旋余地,当外部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通过内需互补,扩大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回旋余地,这是非常要紧的。

  上海是受到经济危机冲劲最明显的,中西部恰恰外向度比较低,产业层次没那么高,如果上海的企业开拓腹地,就有了反周期的能力,抗冲击的能力。中部企业则要跟发达地区形成合作,发展反周期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具有反周期能力。

  第五,我们要积极的积累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既要完善金融监管,更要推进金融创新。

  最后要加快关键领域改革,最后再简单讲一讲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这一点应该说我个人领域,宏观调控政策基调不变,但并不等于说不要相机抉择,我觉得宏观调控是短期反周期措施,因此一定代表相机抉择的意思,政策基调不变,不等于微调,预调,灵活的这种调整就不需要了,如果情况变得比较大,宏观调控的方向也是需要适度调整的,这一点大家非常容易理解,比如08年我们经历了三次基调调整,年初两防,防通胀,防过热,年终七月份,保增长,防通胀,11月份保增长扩内需了,短期调控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明年我就说短期调控相机抉择排在第二位了,政策基调不变排在第一位,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第二,我们在明年依然应该抓紧推进经济转型,应对危机和跨越危机的长短措施要结合,调结构和惠民生统筹兼顾起来,比如说发展一些新兴的服务业,发展健康产业,发展为老龄服务的产业,现在研究消费需求怎么扩张,我们看到好多社会需求没有挖掘,如果把这些挖掘起来我们经济结构调整了,惠民生,老百姓真得实惠,这两个结合起来。

  第三,年度政策仍然要强调改革创新,包括我们资源价格改革,加大民间投资力度的改革,比如说怎么样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激活微观金融机构反映机制,这些方面的改革都应当加快,这样就使我们宏观调控的政策能够比较不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资的扩张,而是通过货币政策相关的其他政策,配套组合起来,使我们的整个社会内部的活力进一步激发,自主的持续增长,能够维持更长时间,我想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122。

责任编辑:明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