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明年投资增速将下降15个百分点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12月16日00:06
  随着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锤定音,中国经济2010年的关键词,已经由“投资”,正式转为“消费”。

  截至本月底,4万亿投资已经时间过半,其中中央投资的1.18万亿已经有一半下发,近期有第五批中央投资正望下发。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表示,这场从量到质的转变其实早已经开始。“到今年夏天,投资政策实际上已经有所调整,即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在结构调整、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提高投资效益上。”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说。

  中国没有“全面产能过剩”

  《21世纪》:你怎么看今年和明年的投资情况?

  罗云毅: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还是固定资本投资。在今年前三季度的7.7%经济增长中,从需求结构的角度分析,投资就占了7.3%,消费占4%,净出口的贡献是负值,可见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核心作用。

  根据我所一些研究人员的分析,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大概为35%,甚至更高一点,而明年可能会下降到20%左右,也就是下降15个百分点。

  现在整个GDP触底回升,今年增幅能够达到8.3%,明年大概能达到8.5%左右,产出水平已经恢复到了比较正常的状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虽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方向不变,但力度必然会有所减弱。

  从三大需求作用看,因今年的净出口额增幅是负值,明年会与今年大致持平,即净出口的贡献率会有所上升,因此明年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会有所下降。

  《21世纪》:如何理解明年“稳投资”?

  罗云毅:从正面说,这意味着投资工作的重点要从数量扩张转到结构调整,提高投资效益上。去年从启动四万亿投资计划开始,至今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把扩大投资作为需求拉动的应急处理,工作重心放在数量扩张上。到今年夏天,投资政策实际上已经有所调整,即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在结构调整、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提高投资效益上,这个方向我也非常赞成,明年也应该这样做。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就是稳投资。对投资规模,不是说一定要搞到多少,可以顺其自然。

  《21世纪》:如何看待投资可能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

  罗云毅:对产能过剩的问题一定要做科学分析,不能简单化。

  首先,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出现了全面的产能过剩,对这种提法我是不赞成的。如按人均产出水平计算,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怎么可能出现什么全面的产能过剩呢?

  其次,对一个行业来说,也有一个如何准确定义何为产能过剩的问题。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由于需求往往是周期性的波动起伏的,需求与产能二者之间必然是要有差距的,在经济运行进入下行通道时更是如此。希望产能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可能过于理想化了。如果产能总是与市场需求一致,竞争力差的企业也能活得很滋润,则市场机制的这种激励作用就会被大大弱化,这显然不是我们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初衷。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在当前条件下,产能大于市场需求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今年以来美欧日的生产能力大致也有三成处于闲置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我们对某些产业的产能问题处理得过于简单,那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把世界市场拱手相让给国外企业了。

  最后,有一种提法是“过剩的是落后产能”,或者说应把注意力放在控制和淘汰落后产能上,我觉得很有道理。这里所谓落后产能,我理解是指不符合市场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能。对这类落后产能,当然要控制,但显然只有增加先进产能才能真正将其淘汰。而在这种竞争淘汰的过程中,产能过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常态了。

  “国进民退”论据不充分

  《21世纪》: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轮国家主导的投资对于民间资本有“挤出效应”,出现了“国进民退”,你怎么看?

  罗云毅:这种说法有一定普遍性,但我觉得论据不大充分,因此难以赞同。

  首先,所谓挤出效应是指因公共部门从市场融资使得市场利率水平提高,影响私营部门从市场融资。而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金融机构人民币1年期贷款利率水平已降至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很难与挤出效应挂上钩。

  其次,提出国进民退的判断可能主要基于从统计数据上看,今年投资中国有投资比民间投资增长速度快,因此在总量上国有投资所占的比重上升,民间投资的比重下降。我们对此也要做具体的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最重要的解释因素就是在去年经济运行往下走的时候,民营企业家很敏感,投资意愿普遍下降,以至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出现了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赤字、发行国债,把这一部分社会储蓄拿过来为国家所用,用来做一般民营企业不愿做的民生项目、抗震救灾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国有投资的比重肯定是要上升的。但可以想见,这种态势只是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态势,并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另外,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04-2007年间,非国有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从64.5%提高到71.8%,提高了7.3个百分点。在这一时期,非国有投资年平均增速为29.5%。而今年以来民间资本投资的增长速度虽然低于国有投资增长速度,但实际上也是非常快的。1-10月份城镇集体投资名义增速超过了40%,私营投资超过了35%。都超过了2004-2007年间非国有投资的平均增速。这种态势与出现挤出效应和国进民退的判断显然也是相左的。

  当然,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的实际工作中,确实还存在不少不利于民间投资增长的问题。但我个人觉得这些问题大都还是传统体制的惯性所致,与四万亿投资新政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实际上,中央的政策一直很明确,那就是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今年夏天国家发改委的全国投资工作会议就是专门研究如何进一步鼓励民间投资的。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