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改革·金融创新

信托类理财产品遭遇“紧箍咒”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9年12月22日17:37

  ■本报记者 王丽娟

  继财政部叫停地方政府担保的信托类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产品之后,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的信贷理财产品的风险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12月16日,有报道称,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讨论稿)》,要求信托公司不得将银行理财对接的信托资金用于购买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

  12月17日,在2010年银信合作暨理财市场展望研讨会上,银监会非银部有关负责人透露,银监会近期将出台文件,从银信合作证券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信托贷款业务等方面提升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

  山东某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尚未看到这份《通知》,不过一旦监管层叫停信贷类理财产品,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冲击很大,因为今年此类理财产品几乎成了市场主角。

  发行量猛增

  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信贷理财产品增长迅猛,尤其从9月份开始,银行发行的信贷资产转让类理财产品已经突破200款,11月份更是高达302款。

  普益财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公开披露发行规模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7594亿元,9月份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1525亿元,10月份受国庆长假因素影响回落为852.92亿元,而到了11月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600亿元。

  信贷类理财产品的运作原理是银行将其信贷资产通过信托公司转化为理财产品向客户发售。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这样的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的方式,专项用于替换商业银行的存量贷款或向企业发放新的贷款。

  “最近几个月信贷类理财产品一直很火,主要受银行流动性影响,可能是贷款有紧缩趋向,一些银行贷款余额不足,就将部分贷款转让出去,腾出空间来做新的贷款。”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研究员王伯英向本报记者分析了该类产品暴涨的原因。

  随着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新增信贷加强控制,很多银行的放贷冲动受到抑制,第三季度以来,新增贷款急剧下降。但由于市场资金需求仍然旺盛,使得银行转而求助于信贷类理财产品。

  旨在控制风险

  针对银行、信托以及合作的“银信政”产品,监管部门已多次进行干预控制。去年6月,银监会以窗口指导的方式,叫停商业银行为融资性信托计划提供担保;今年1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坚决制止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的通知》,银行担保和地方财政担保理财产品均被叫停。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称,银信合作中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大量的业务都是受让信贷资产和发放信托贷款,很大一块业务是所谓的“通道”或者“平台”业务,信托公司仅收取万分之六到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提升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

  但王伯英指出,市场上仍充斥着大量投资于城投类企业的理财产品,尤其是在当前信贷类理财产品节节攀升的态势下,这些产品更值得关注,这可能是银监会再度规范此类产品的初衷。

  用益信托工作室负责人李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理财产品属于“非保本”产品,监管层应该对其进行规范,使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

  “信贷资产转让给信托公司,这个产品就有了一定的风险。但是一些银行在做此类产品时会承诺回购,这样风险就由银行来承担,银行还是具有相对较大的主控权的。”李旸表示,如果产品到期,不能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投资者将面临本金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则必须在产品本金损失和声誉风险两者之间做出抉择。

  同时,王伯英指出,贷款企业的违约风险和信托公司的违约风险对产品的收益也是有影响的,一旦监管力度加大,肯定会减少该类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

  不过,李旸认为,银行和信托公司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还是很强烈的,如果提高监管要求的话,银行和信托肯定会研究办法来适应新的监管要求,从长久来看,信贷类理财产品还是会往上发展的。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