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专家学者把脉深圳经济
昨天,50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印度和中国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城市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在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等主办的“全球城市成长与世界经济危机”国际研讨会上,对世界经济危机下城市全球化的策略及其社会和生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为深圳建立国际化城市“出谋划策”。
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高达828米,深圳在城市化进程中是否需要这样的高楼?在国际城市专家的眼中,“没有树能高过天空”,将追求建筑物的高度作为一座城市的地标,这样的想法毫无意义。来自印度的AnanyaRoy更是明确指出,第一高楼成本太高,从开发到后期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深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更关注城市的环境问题。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成功的城市?什么样的城市将是最受欢迎的全球性城市?在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都市研究中心主任NeilBrenner教授眼中,类似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等国际化城市是按照城市经营管理者看中的标准——如经济增长率、吸引外资程度等打造的“模范城市”,这样的传统已经过时了。NeilBrenner教授认为,“城市的成功与否”要与城市的资本增长分开来,讲究环境保护、能为大众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等元素才应是对一座城市“成功与否”的定义。他建议深圳在城市化进程中考虑“步行+自行车”等有益的生活方式。
金融危机为深圳打造全球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难题,深圳未来应如何走国际化之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李贵才教授指出,全球市场萎缩加速了深圳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这是深圳未来城市化道路上的一件大事。他建议深圳在发展城市化道路上重点关注以下几点:首先,从全球城市发展经验来看,没有一个单一的城市能成为全球城市,建议在规划上密切与香港的关系,“深港创新圈”等有利于推进深圳走向国际化。其次,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消费需求是缓慢的长期过程,建议深圳强力推进高端服务业,打造更多就业机会来推进城市化进程。
据介绍,本次会议是深圳历史上专家规格最高的关于“城市成长”与“经济危机”的主题研讨会。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推动亚洲学者与世界各地学者互动交流,推进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合作城市研究的长期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步骤。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