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多收了3000亿 央企靠什么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0年01月07日09:20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康怡 即使对于100多家中央企业来说,这也绝对是一个惊喜:据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披露,2009年中央企业利润总额将达到7500亿元,而在2009年初,中央企业上报的预算中,利润总额相加不过4000多亿元。

  中央企业多收了3000多亿元。国资委官员解释

说:“年初,中央企业过多估计了不利因素影响或者是忽略了有利因素。”

  央企的机遇

  国资委统计评价局一位官员想起2009年年初的情形,依旧感慨不已:“当时,我们把企业报上来的2009年的预算看了,心都凉了。”

  那时,141家央企预算中的总利润只有4000多亿元,远远低于2008年7000亿元的水平,而且2/3的央企都预计2009年央企利润会比上一年下降,预计降幅超过50%居然有26家。

  在部分央企当年上缴的风险报告中,“资金缺口”则成为这些企业描述自身2008年所面临风险时,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

  不仅仅是央企,当时国资委也认为:“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并告诫中央企业明年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做好全球经济低迷持续较长时间的充分准备。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前所未有地在一年内给央企领导上了三次课,讲宏观形势,讲外部环境,苦口婆心地告诫中央企业要准备 “过紧日子”、“准备过冬”,要“现金为王”。

  央企没有想到的是,信贷闸门打开,央企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各地基础建设项目大增,处处可见央企的身影。央企企稳回升的消息开始传来,2009年3月份的博鳌论坛上,李荣融公布说,中央企业的经营指标已出现明显回升,利润同比上升26%,环比上升86%。

  当时,尽管不少经济学家表示对部分先行指标的复苏持 “谨慎乐观”的态度,但李荣融当时认为,经济的恢复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最为困难”与“重大机遇”这两个被他用来定义2009年的形容词,顺序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机遇”开始在“困难”面前占了上风。

  “中央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在一些重要行业、重要产品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可以乘势 ‘走出去’,实施低成本并购,获取战略性资源,引进关键设备和高新技术,吸引高层次的管理和科技人才。”李荣融说。

  一切如李荣融预料,中国石油、中国五矿、中国有色集团等央企早已开始加大对海外资源的开发;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也开始去争取大型海外工程项目。

  各地的国有企业也开始史无前例地抱紧中央企业这棵大树,央企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并购大潮开始进入高潮。被央企收入囊中的还有民营企业。中粮入股蒙牛、宝钢入主宁钢、中国建材横扫水泥行业、山西煤炭行业大整合,甚至频频亮相的 “央企地王”,时不时地敲动着“国进民退”敏感音符。

  2010:机会仍多

  2010年,这支去年中国经济舞台上最耀眼的队伍又在寻找什么样的机会或是政策红利?

  对此,李荣融将2010年中国宏观政策的变数押宝在“微调”二字上,在此次的“课堂”上,他要求中央企业应把注意力放在政策的微调上。“要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微调对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李荣融说。

  李荣融提醒准备“走出去”的中央企业要做更加艰苦细致的工作。他说,国际上许多国家迫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等压力,大量出台保护本国经济的措施,保护主义持续升温。

  而对于2010年中央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李荣融也从中看到了诸多机会,“中央企业通过它,要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在结构调整中占据主动权。”为此,他要求中央企业准确把握方向,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专注发展优势产业,加快清理非主业和低效资产,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

  李荣融的目标是让央企能够做乔丹、科比那样的国际巨星。实际上,在2009年,背靠政府资金的央企已经开始通过并购不断成为“大家伙”,未来,除了用好用足政策外,修炼内功也被李荣融看成2010年央企成为“更大家伙”重任之一。

  如何修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他为企业指出的路径之一。

  李荣融近期数次在央企调研中要求央企2010年要大力推进研发,占领行业技术发展的制高点,“2010年给了我们比较好的机遇,正是竞争对手比较艰难的时候。我们要在研发上加大力度,不然我们始终会是被动的。”

  不少处于竞争领域的央企负责人开始担心,民间资本的复活,2009年央企的好光景是否会不再重现。但银河证券左小蕾表示,2010年中国投资内涵的变化不意味着投资增长中的“国退”,2010年,国有企业承担的已开工项目的后续投资、企业主营业务的短期和长期投资,都不可能退。

  不过她也表示,国有企业投资结构必须调整。“已经产能过剩的企业和产品,不能继续投资;垄断行业更需要充分竞争,才能使投资效率提高。”她说,“重要的是民间投资应该跟进。”

  感受到压力的李荣融也多次表示,未来国有企业将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因此民营企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丁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