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国进民退,中国“国有化”高调疾行 > 国进民退最新动态

官员称国进民退对经济发展有利 局面仍将继续?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1月19日06:01

   “国进民退”,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近日地方政府官员的支持表态,再次站上舆论热议的风口浪尖,企业人士也针锋相对地提出不同意见。

  在1月17日举行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十周年庆典暨新春论坛”上,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王爱臣表示,在现阶段,“国进

民退”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和持续的作用。

  不仅如此,王爱臣表示,“国进民退”的现象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在现阶段,“国进民退”的现象还会继续地不断出现。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经济发展有利?

  王爱臣表示,在本轮国际经济危机中,我国的经济率先出现回升、好转的迹象,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一个新的引领。

  而中国率先走出低谷,与国有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可以说,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国有企业仍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他们也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发展,而且加快做强做大。这样就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王爱臣说。

  在王爱臣看来,“国进民退”现象对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利的,因为这些企业兼并的行为是有目的的,经过并购其他企业调整自己的产权结构,完善自己的生产、经营功能,同时建立一套比较合理的企业运行机制。而这样国有企业就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创造利润。

  而在论坛期间,部分企业界参会者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

  雅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认为,目前所说的“国进民退”现象,实际上存在着有人利用这种金融危机的机会,出于地方或者局部的利益介入那些能够产生巨额利润的行业,如地产、能源,或是一些国家限制的领域,来跟民营企业进行直接的竞争。而这些现象并非国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百大集团董事长徐刚则认为,金融危机以后,要保持经济的安全和金融的安全,其前提应该最大程度地解放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这也必须“民进国退”。而“民进国退”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进民退”仍将继续?

  对于“国进民退”现象,目前国内政企界观点不一。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都曾表示,目前不存在“国进民退”的现象。而针对4万亿中央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等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甚至具体到山西煤炭整合工作,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也曾多次表态,不存在“国进民退”的情况。

  而吴敬琏在2009年10月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上表示,目前发生一种情况叫做“国进民退”,建议领导层要充分注意,并警示这不是一个好的情况。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也在多个场合提出,目前“国进民退”只是暂时现象,不可持续。“国进民退”和金融危机紧密关联。

  而与本轮金融危机无关,却能够引发“国进民退”的另一导火索,则是央企整合的2010年目标:到2010年中央企业调整优化到80到100家的目标,和培育30到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因此,要保持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优势地位,兼并重组成为快速扩张的必由之路。而本轮金融危机过程中,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2009年近10万亿银行信贷,为国企的扩张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张维迎曾表示,在众多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政府一心助力国企,但风险也随其伴生。当市场急转,国企在行业中的垄断将变成一种累赘,从而导致大量坏账产生。  

责任编辑:单秀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