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 央行2010年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 相关评论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抑制信贷投放效果将滞后显现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李岚
2010年01月19日14:12

  记者李岚从1月18日起,除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由此,大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至16.0%,而中小银行的准备金率则升至14.0%。

  “这意味着,大银行不得不按1.62%的利率将16.0%的存款存放在央行。

”尽管这一行动的确向银行发出了要放缓贷款高增长的信号,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上调仍属于数量型调控,意在降低银行可贷资金,控制超储率,以达到稳定信贷投放的效果。

  而对于资金总量的控制,只不过是政策调整目标的一部分。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适度宽松的总体政策加注一个至关重要的注解,即“度”的把握。

  如果说,2009年是政策和流动性创造奇迹的一年———宏观流动性既影响内需,又极大地影响了资产的价格;那么,资产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对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将十分关键。

  作为2009年宏观流动性大幅上升的主要推动因素,主要是信贷猛增推动货币乘数扩张等因素。数据分析表明,在去年前三个季度的M2增量中,货币乘数增长贡献超过了80%,基础货币增长仅贡献了不到20%。信贷总量变化对于宏观流动性的影响,远远高于基础货币变化对流动性的影响。

  据观察,宏观流动性与资产价格有密切的正向关系。中国银行金融市场总部分析师石磊认为,如果2010年上半年流动性逆转发生,那么,中国住宅价格的环比涨幅将有望于下半年出现下降。

  而下半年可能出现的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下降,将使得土地价格下跌。又由于土地是重要的信贷抵押品,土地市场价值的下降将进一步引发流动性紧缩。

  不过,石磊指出,由于刚性需求的旺盛,中国房地产市场也不会出现恐慌性暴跌,而小幅下跌有利于释放累积在房地产行业乃至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毫无疑问,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有助于吸收银行系统过剩的流动性。若根据2009年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9.27万亿元的数据测算,提高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总体收回货币3000亿元左右。

  然而,即便如此,大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较高,仍然有充裕的流动性在一季度进行放贷。而供给和需求的部分刚性因素,亦仍然决定着2010年1月份的信贷投放难以大幅减少。

  从贷存比来看,2009年11月,我国金融机构贷存比为66.79%,相对较低,可以提升的空间仍然存在;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来看,2009年第三季度末,这一指标的数值为2.06%,相比2009年第二季度末的1.55%上升了0.51个百分点,表明银行体系资金较为充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若使资金保持原来的充裕度,金融机构实质上可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到2009年第二季度末的水平就可以达到。

  在资金充裕情况下,金融机构放贷的动力十足。一些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受到考核压力,“早放贷、早受益”的影响,年初大量放贷是每年的惯例。就各家银行的分支机构而言,在准备金率上调的情况下,迫于经营压力,若没有特别的资金控制措施,将抑制不住放贷的冲动。

  而商业银行不得不面临的另一个压力是,如果那些已审批未发放的贷款在2010年初被提款———这部分贷款企业原则上可以随时提取,那么,银行将难以控制规模。由于担心政策收紧而影响生产经营,企业往往将尽快提款作为最优选择,而这部分贷款在整个银行业为数不小。

  工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振锋据此分析,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以调整信贷规模的效果,将可能滞后1至2个月才能明显显现。

  接受采访的银行业人士判断,尽管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发出了明确的调控信号,且随着经济复苏迹象日趋明显,未来可能出台更多的引导政策,但那些措施亦将是温和而且有针对性的。

  “如果政策没有大幅紧缩的话,2010年可能会成为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最好的年份之一,GDP增长强劲而且CPI通胀温和。”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预计,2010年实际GDP增长将从2009年的8.5%提高至10.5%,并在一季度创下年同比12.0%的峰值。

  据分析,2010年,由于公共投资依然强劲且私人投资出现好转,投资应会继续成为主要驱动力,并为实际GDP增长贡献6.8个百分点。加之在低通胀环境下信贷热潮会提高家庭的实际购买力,且政府通过收入转移和财政补贴进一步刺激消费,私人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应会从2009年的4.0个百分点上升到4.6个百分点。

  “鉴于增长无忧,我们相信,决策者将在2010年推行旨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而不是数量的结构性改革。”孙明春说。

  而尽管充裕的流动性可能会点燃通胀预期,良好的经济环境可能会让投资者信心过度膨胀,并由此导致资产价格泡沫风险,但业内专家称,如果政府能够成功限制资产购买过程中对杠杆的使用,那么泡沫对实体经济的损害有望大幅降低。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