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财新传媒高层做客搜狐财经在线视频访谈

财新传媒: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来源:搜狐财经
2010年02月10日09:15

  2010年2月10日,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杨大明先生、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张继伟先生做客搜狐财经,藉财新传媒全新启航之际,财新传媒编辑团队与搜狐网友进行互动视频访谈,阐释财新传媒的使命与理念,听取网友的建议与心声,以此拉近财新传媒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体现 新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继续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拓进,且锐意创新、不断求变的理念与诉求。

搜狐专访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杨大明、常务副主编张继伟

  嘉宾:

  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杨大明

  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张继伟

  主持人:魏喆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进入搜狐财经面对面,今天作客聊天室的两位嘉宾是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杨大明先生和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张继伟先生。欢迎二位的到来。

  现在网友们非常关心财新传媒的发展,我知道财新传媒现在有两本比较主要的刊物《新世纪》周刊和《中国改革》,希望二位今天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和我们搜狐的网友多交流一下。其实读者都非常关心原来的报道理念会不会给这两本新的刊物带来新鲜的血液,原有的财新团队在接手《新世纪》周刊和《中国改革》这两本刊物以后,会不会延续老《财经》一贯的采编作风,读者是否还能看到品质一样的报道?两本刊物的定位如何?

  杨大明:今天很荣幸跟大家交流。大家肯定还是从杂志的物质形态,先对我们表示关注,在这里一方面感谢大家的关注,同时,特别希望大家能够在我们未来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批评和建议,如何调整和改进的建议。财新传媒两本杂志是我们现在主要的传统产品,还是延续了杂志的形态,新世纪周刊是每周一面市,中国改革是月刊。关于风格会不会改变,或者说它未来的形态将是什么样的,我自己感觉大家其实有一种预期。因为大家知道现在财新传媒的团队主要的业务人员,包括编辑记者曾经做过财经杂志。这种期待,因为我们时间还比较短,实事求是我们还是在一个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的时期。首先,《新世纪》周刊的基本定位还是一个综合性的新闻周刊。我们知道现在杂志非常多,有新闻类的,有专业类的,还有一些是人文类的等等,都是不太一样的。我们在过去十几年来做财经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也逐渐成熟的编辑理念,或者说是我们办刊的方针。办刊还是对生活的态度,我们的态度没有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办刊的基本宗旨也就是关注中国的改革、市场经济建设的趋势、变化,关心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国外或者说是全球的经济家、政治家、学界,他们对中国关心的话题,这个应当还是我们主要的报道来源。

  当然从风格上我认为还是有变化的,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市场或者说我们面对的读者不是1998年,而是2010年。我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从零开始,或者说要重新审视对于现在读者需求的理解,对于现在市场环境给我们可能带来哪些变化,我们怎么去判断它、反映它、评论它,这是我们要的。比如在设计风格上,在一些编辑手法的采用上,包括我们在刊和网、电视视频的开拓上,在这个方面有一个更加值得期待或者我们也会付出更多努力的多元的平台。

  张继伟:我觉得大明说得已经很全面了,在理念上,相当于做新闻,专业团队的基因本身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且我们这个团队也长期在一起合作,大家形成了一套即有的成套路的做新闻的方式,从我们的价值观方面,在选材、从我们对新闻的中立、平衡报道方面,维持这样的品质对我们来说应该说是一个驾轻就熟的事情。问题在于我们希望能够在有所传承的情况下来创新。比如说我们现在首先是一个周刊,《新世纪》周刊是一个周刊,《中国改革》是一个思想性、观点性的月刊。首先这两个形态就不同。原来我们做的事情不完全一样,我们希望能够,原来大家都认为原来财经的团队是一个编辑主导型。我们从做新闻的角度就可以判断,标准价值各方面都比较单一、统一的风格。但是我们现在应该说第一是平台多了,我们就可以展现我们多元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现在的变化感觉到我们队伍很多的潜力、潜能没有发挥出来,我们很多一线的记者、编辑他能够承担更多任务,我们当然知道大家的潜力,可能在原来没有办法发挥出来,现在有了这么多的平台,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平台。

  杨大明:我刚才说做杂志、做媒体其实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同的媒体肯定由于他不同的在技术方面、传播方式方面,包括和读者受众之间联络的特殊性方面其实是不一样的,我想对于专业系统来说,或者说以从事媒体职业而承担一种社会职责的这些人来说,他的社会的影响力,最终看是不是还能够让读者满足。我们要让社会公众觉得,这两本杂志,或者说财新传媒其他的产品能够真正承载起这样的使命。真正能够为他们提供有时效性、适应未来的有感召的新闻服务。这可能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从目前来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在团队内部、在选题策划报道和组织方面,在培训方面,包括我们也面临着更加繁重的管理工作,但是我想,毫无疑问,我们人不变,我们做的事情和我们的追求也不会发生变化。

财新传媒高层做客搜狐财经
财新传媒高层做客搜狐财经

  主持人:也就是说目前新老团队的融合情况还不错?

  杨大明:是。刚才跟我们的记者也谈起了创业。其实我没有创过业,按说五十多岁创业大家觉得吃惊,你为什么要做一个新的东西,我觉得做媒体工作有一个职业特点,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就是他还是发自内心的,或者说他不能够摆脱新闻对你的诱惑,对这个诱惑是不能抗拒的。这是我多少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所以我想作为记者和编辑来说,从我们现在这个团队来说,这种心态,或者说是这样的一种对未来的期许还是非常热情高涨,而且大家很愿意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达到一个很好的业绩,让更多人满意。

  
财新传媒杨大明
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杨大明

  主持人:刚才听你们也讲了,目前的财新传媒不仅仅有这两本杂志,也有其它的媒体形态,比如说财新网和视频。近十年媒体的变革是非常快的,我们看到网络的崛起,又看到了很多新媒体的形式不断涌现,比如车载电视、楼宇电视,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参与到这个市场的竞争。你们是怎么看待这种新媒体和老媒体之间的竞争,各自市场生存空间如何?目前中国已经开始迅速的推3G技术,通讯网、信息网这种物物相连的时代很快就要来临了,在这样一个全媒体的时代,财新传媒有何打算?也希望二位能谈一下个人对全媒体时代的理解。

  杨大明:我只能从传统媒体出身的人,或者说现在主要精力还是在做传统媒体,谈一谈我的感想。其实这两年我一直有一个困惑,在想一个问题,从传统媒体来说,比如说杂志,很多人一说杂志,国外的杂志比如说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如果说时代周刊,他大概是上世纪二十年代,1923年左右。他创办了这样一本杂志。中国的杂志,特别是市场化的媒体,也就是十几、二十年,从改革开放来说是三十年的时间。这个东西有几十年历史的差距。但是从互联网的发展来说,中国几乎和国际是同步的。甚至我们无论是在技术的发展、在服务内容的创新,包括我们的用户最主要指标的规模,互联网的判断是非常快的。我一直在想,作为从事传统媒体的人,做杂志,我们如果中间有几十年时间,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多长时间之内来借鉴、来体验,或者来享受国外的传统媒体已经取得的那些影响力,或者说他的利润,包括现在他们也还在通过创新来延续他们传统媒体的平台。所以我想,第一我们做杂志,或者说我们现在财新传媒的起步,其实还是要通过一个建立在传统媒体平台上的转型。尤其是在内容上,采编团队上来说,刚才我谈到的不变的理念和操作方式,这个还会继续影响和主导我们未来向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第二,这个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趋势,或者说历史赋予他的要求是有直接关联的。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公众读者对我们信息的要求也是不太一样。比如说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我们当时可能关注改革方面的话题跟现在的情况也发生很大变化。我认为接下来可能就是技术的时代,或者管理的时代。这个时代对于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者说做内容的人怎么能够在技术时代或者说管理时代还能够使我们做的这些内容能够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长期的、特别是有品质的供应。这是我们自己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接受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这理念一部分是属于在媒介的,我们要按照互联网的规律做事情,我们要去熟悉它、探索它。另外。财新传媒主要精力一方面是新闻和报道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要在服务上为受众提供创新。这是我们在努力探索的内容。包括我们报道的方式,包括现在财新网,我们在努力的用电视的方式来做访谈和报道。我们和读者之间有一个适合现代要求的接触。第三,过去从传统新闻来说,他基本上是一种设计好的生产流程,或者说是按照一些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来操作的。现在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无论是在时效性方面,还是在提供的这些内容的专业性方面,我觉得都是比以前要丰富很多。这里面首先是我们能不能先做出产品的形态来,同时,可能还要经过市场的筛选。然后我们再为他们有目的、有效果的去实施。我现在的想法,需要我们在未来更多的去尝试、去有机会在一个创业的时期认认真真的考虑这些问题,这可能是我现在的状态。

  专业化、有深度、有组织的报道是媒体的生存空间

  张继伟:我们这个团队本身是内容出身的,更多的从内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现在我对互联网全媒体的概念应该说也是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但是整体上有了更多的渠道可以使我们原来做内容的这些人把我们专业的力量更广泛的到达和覆盖到这样的读者。原来可能在没有新闻之前,大家也有交流手段,为什么要出现有一些专业的人来做这样的事情,是因为光是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替代组织的形式搜集、整理、判断这样一个定位。即使在现在,有twitter,有微博这样一个互动时代,有专业优势的媒体组织,在传播领域有他的位置,他同时可以把工具化的东西更好的利用。另外,我有一个比较深的感触,在这样一个交互式的传播时代,会感觉到我们的读者的层次和水平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有独立判断的读者出现了,而且他会和你进行交流。原来我们觉得媒体都是灌输式的,站在一个高地上去灌输,媒体说什么人们就信什么,现在不是这样了。事实上现在媒体讲的话,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读者可以非常强有力的发出他的反馈来甄别你每一句话是什么样子,并且做出他的选择。在这方面我觉得媒体专业化、有深度、有组织的报道,应该是有他生存的空间。

财新传媒张继伟
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张继伟

  《新世纪》周刊会延续《财经》团队的报道风格

  主持人:今天看到二位嘉宾带来了财新传媒的几本重要的杂志和胡舒立女士的一本新书。下面能否具体的跟网友来介绍一下《新世纪》周刊和《中国改革》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样的报道风格和报道思路。可以举一两期的内容讲一下。我看到最新出的这本新世纪周刊封面文章是《比亚迪做什么》。

  张继伟:基本延续了我们以前的报道风格。因为《新世纪》周刊是一个综合性的新闻周刊,基本上是经济类、社会、法制、人文全覆盖的这样一个报道的领域。我个人在公司、金融领域覆盖得稍微多一些。我们更多的一端是对政策的解读。另外一端是对市场情况的深度调查和反馈,基本上继承了我们原来做事情的风格。

  原来我们觉得可能变成周刊就会相对节奏会快一些,读者也会有一些疑虑,你是不是能够延续以前?但是从我们运行这一段时间来看,第一,我们覆盖的内容在周刊这样一个形态下覆盖的内容比原来更多了。因为原来我们可以挑新闻做,这一段时间我们觉得哪些重要的我们做哪些,上一周的事情可以不关心。但是现在我们首先是有这样的有事必报这样一个责任在里面。另外,因为我们这支队伍,现在采编队伍人数比较多,我们还延续了我们就事调查的风格。比如说我们今年第二还是第三期做新华人寿公司治理的一些问题,还有像这期做的比亚迪的调查,都是我们自己在长期跟踪积累,然后把它报道出来。我作为一个编辑的角度,我觉得这些报道的深度应该说比以前,可能我们的理解还要更深一层。特别是新华人寿的报道,从保监会到市场上,到公司内部,应该说读者都有比较高的评价。比亚迪这一期刚刚出来,反馈的效果还没有看到,但是我们觉得我们花的时间,包括我们在形式上,一些图表的创新方面,应该说比以前还是有一些创新的。

  杨大明:其实综合性的新闻周刊,如果说国外的媒体这些年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国内的媒体其实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他们操作的理念和操作的方式。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一周的时间,比如说他如果是周刊的话,有的是双周刊,把一个时间段之内一些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做一个快速的搜集、整理,经过筛选之后用一种非常简洁的解释性的语言报道出来。同时在操作上基本上形成了一套非常高效、非常成熟的接近于所谓工业化操作的方式,那就是信息的搜集者判断、采编、设计,包括最终的审定,能够在一两天之内就能够完成一本杂志,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已经有这样成熟的经验在里面。我想从我们过去的经验来说,我们都没有做过周刊,但是现在既然是有这样一个平台,第一件事情可能我们还是先学习借鉴,第一步把他们成功的经验拿过来学习。比如说我们在栏目的设计上,我们现在增加了更多的比较短小的、能够迅速的反映社会变化的内容。比如说我们一个小的栏目叫国风,能够用五六百字的篇幅里写出中国在经济改革、社会转型、政策、民生等等这些领域,最能够折射中国社会现实情况的特写,或者是快速报道。类似这些我们过去做双周刊是不会考虑的。从周刊来说,它应当更多的有一种反映的敏锐、文风的鲜明泼辣、报道形式的丰富,包括它在容量上能够适合周刊形态阅读的习惯。这些东西未来在一个近期的时间段之内我们要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且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流程。另外,周刊也要有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观点和言论。比如有一些是通过专栏的方式,不管是经济方面的、企业管理方面的、环境科技方面的,包括来自文化方面的一些专栏的文章。这一块我们未来也会更加多的发现适合我们读者阅读的专栏,更多的引入一些来自于公众的观点。其中可能是意见领袖的观点,还是增加你的一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的短文,这些都会是近期我们要做的调整。周刊这种形态我觉得在中国还是空间非常大,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或者现在在周刊这个市场里面比较活跃的杂志,我觉得还不是很丰富,或者说从读者的需求来说,他们希望看更好的周刊的需求还没有能够最大可能的满足。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想我们先会把《新世纪》周刊的第一步稳健的迈出去,能够赢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同时也是帮我们校正方向的办刊的定位。包括读者的群体,包括他们的生活习惯,不管他是通过传统媒体看杂志,还是通过互联网获得新闻,他觉得这本杂志对他生活来说,应当是非常有趣的、有价值的一部分,我觉得这其实是我们目前的一个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一个动力。

  关于《中国改革》杂志,现在读者能看到的只是今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合刊,这里面我们通过筛选、邀请国内国际重要的方方面面的领袖人物,请他们以署名文章的方式对未来新的一年作出判断。

  主持人:这是英文版本?

  杨大明:对。这是两种版本,当然我们觉得有中国读者的需要,也有国外读者的需要。月刊我觉得其实是一个相对在国内发展时间比较长的一种形态。我个人感觉它也可以叫中国改革评论。或者说是中国改革观察,其实他可能要承载的是这样一种功能。他应当是一些分析性的、解读性的、前瞻性的东西。月刊从它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产品的形态来说,就应当是月刊的文章。周刊就应当是周刊的文章。这对于记者、编辑来说可能是第一个要求。就像过去我也做过报纸,有时候我会拿一篇文章,说这个报道应该放在报纸去发。

  主持人:一般读者看日报的时候他需要最快的信息。如果看月刊的话,就一定要有思想的启发才可以?

  杨大明:对。至少他们的配比、侧重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收集了一些网友的问题,想问两位。

  团队的稳定性和成熟度与时俱进

  网友:接手《新世纪周刊》后,你们是否还能生产出和原来《财经》杂志一样有深度的新闻内容?

  张继伟:从我们现在人力的配比方面和以前的积累,最近一段也有很多人来问我们,你们还能不能超越原来的报道,我想,一方面我们这个队伍的骨干,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大家可能在媒体圈不是很熟悉,但是在相关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编辑记者都仍然在这个队伍里面。其次,这个队伍是经历过一个比较长时间的锻炼。这个锻炼既包括他在专业领域里面积累的一些这样的认识,也包括我们在新闻操作方面,特别是在杂志和网,网刊互动方面经历的一个磨合。我们感觉在这两个方面,这个队伍的稳定性和成熟度,应该说是与时俱进,与日俱增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爱举例说,原来《财经》杂志做的标志性的事件,《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庄家吕梁》、到后来的SARS报道、《谁的鲁能》,首先是我们相关的记者编辑仍继续在他们的领域里面继续开发。其次,我们觉得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也是随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点点向前推动,在当时写这样报道的情况下,是不是我们对所有的事件都了如指掌。我经常跟记者讲,我们做新闻就比较像写历史,你要对报道的有关内容,特别是人物,既要有同情的理解,也要有理解的同情。我也不觉得我们现在就完全达到了这样一个标准,但是应该说我们1998、2000年到现在,这样一个认识深度是在不断加深的。

  为读者提供完整的信息以及信息背后的逻辑

  网友:中国是否已经进入平稳复苏阶段?还有哪些不确定的因素?信贷是不是太高了?接下来,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我们怎么给财富保值增值,是应该存款?买房子?还是买股票?

  张继伟:我想先就你最后一个问题来做解释,媒体和投资者扮演的功能角色不一样。原来也有人经常说,你们怎么写东西观察的角度老是注重风险,如果看你们的报道,我们好象就不能做投资了。有一次高盛的投资银行家跟我说,他比较完美的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投资者你需要做的是决策,作为媒体,他是一个信息提供者,他更多的是需要给你提供完整的有逻辑的信息,而不是提供一些现象,也不是带你去做决策。所以我们作为编辑记者,我们本身肯定对经济的理解,我们可能有自己的观念,但是我们呈现在我们的媒体上面更多的是提供完整的信息和信息背后的逻辑。能够指出哪些是现象,哪些是假象,在这个基础上投资者可以根据他自己的风险偏好做一个决策。中国现在教投资人去投资的媒体太多了,我们不是扮演这个角色。

  但是具体到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首先《中国改革》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写的文章推荐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在过去的几期《新世纪》周刊里面,我们对信贷问题、对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对通胀问题都做了全景式的报道。最近以来,应该说分歧是比较明显的,不像去年。这一期里面陈昌华的专栏,他提到2009年的时候,投资者对于外部的观察者来说,判断也是比较容易的。刺激政策一出,出拳要重,出手要快,基本上可以预期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但是到了今年市场分歧就比较明显,可能是最近一来关于中国泡沫论评论和判断在海外争议比较大。因为如果看双方的逻辑,大家都认为去年将近十万亿的新增贷款的投放,最后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会形成什么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在什么时候释放,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偏于乐观,会认为这样一个投放是相当于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欧美的力量不能正常做反映,不能去投资,但是中国有一套独特的力量能够把这些资金放出去,有效的应对危机。但是泡沫论的认为这个效果只不过是延缓了问题,特别是在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不透明性,最后的资产质量、负债率到底是多高。最后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这样偏悲观的论调也慢慢的出现。因为市场往往一方面他有他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他也取决于两种,一种是社会心理乐观的论调占上风,还是悲观的论调占上风。同时和政策、和市场的互动,政策做出什么样的回应,市场就做出什么样的回应,这样一个博弈的结果。所以预测经济走向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建议大家看一看前几期的《新世纪》周刊,对这些逻辑的投资市场现在现象的一些描述。我想有独立判断的读者们会有自己的结论。

  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更可怕

  主持人:从您个人的角度来讲,您觉得通货膨胀的风险如何?

  张继伟:从我个人的角度本身不代表什么,但是从我们的采访了解,一般的专家学者和市场投资者来看,大家更担心的应该是资产泡沫,对于通胀来说,通胀预期要比通胀本身更可怕。通胀的诱因,可能石油价格有一些不确定性,我们前一期我们的总编胡舒立在达沃斯当时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李克强也比较完整的回答了。如果我们大家看一下就能够感受到国务院对于控制通胀本身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那篇文章里面没有提到现在我们关心的可能是资产泡沫会不会对经济的影响更大。而且我们的应对之策是不是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

  房价走势要看供需关系和政策调控

  主持人:说到资产泡沫,网友更关心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房价问题,尤其是在主要城市的房价,大家都觉得房价的上涨的比较令人担忧,远远超出普通人的购买力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人们觉得这个房价是不可承受的。从你们编辑部采访的情况来看,你们觉得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走势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况?目前是否已经有一个比较大的泡沫?

  张继伟:关于房地产,一般认为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是市场供需的情况,无论他是投资性需求还是投机性的需求。另外,像我刚才讲的,是政策和市场博弈的结果。从前一个来看,我们最近听到的声音会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因为供给不足引发的快速上涨的因素可能会在今年二三季度相对消化得比较充分。因为金融危机刚刚发生的时候,开发商手里面没有地,而刺激性政策一起来,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产生的需求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所以产生了比较快速的上涨。而这样一个上涨在去年下半年促进了供给方面的增加。特别是大家也看到有那么多地王出现,这样储备的土地到了今年二三季度是不是会到了释放出来的阶段,这样他会影响房地产的走势。另一方面,因为房价的过快上涨,引发政策层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关注,这是非常难以判断的。因为政策的强弱程度取决于政策的反弹力量。而市场的反弹也取决于政策是不是足够有威慑力。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特别是2003年、05年,相关的调控最后应该说政府有很多的因素。特别是对于地方政府对他GDP考核的这样一个硬指标,都会对调控房地产产生一种反方向的推动力。而这种推动力可能在一些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可能会加大。政府和市场的博弈力量最后是一个什么结果,是很难通过定量分析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现在观察,感觉只能是要关注这两方面,一个是供需因素,一个是政府市场的博弈因素。

  中国改革整体上有些滞后

  网友:经过前三十年的改革,中国已经实现了经济富裕。但是,很多问题仍没有解决,比如医疗、教育、养老,难道仅仅追求经济增长就足够了吗?下一个十年,改革的重心应该放在哪?

  杨大明:回答这个问题,我刚好介绍一下《中国改革》这期杂志,在这一期杂志里面,你刚才谈的那些问题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通过这里面一些有睿见、有智慧、很有思想力度的这样一些文章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期杂志的前言是我们的总编辑胡舒立的一段文字。不如简单的先概括一下。她说:中国改革开放现在已经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时间。我们回顾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的时候,会概括为十二个字或者是三个方面: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制社会三个方面的建设。过去大家对于改革的理解,包括各种各样的分析文章,各种各样的观点,首先我觉得有一些是来自于学界总结的观点,也有一些是业界的看法,总体来说,都可以用大家比较熟悉的解释来说,改革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深水区,或者说我们能不能三十年使一个人走上成熟,他可以对国家产生多大的影响。我觉得这其实是对于关心改革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是有一种共识,也可能有是一种不同的见解,但是大家一个基本的看法,一方面我们经济不断的发展,好消息接二连三,总量上中国的经济已经被世界瞩目,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冷静的去观察,也会发现在世界越来越瞩目中国的同时,中国也在经历这种成长的烦恼。刚才你概括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利益的多元化,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对我们提出更多挑战的时期。所以,我们对整体改革也有滞后的判断。这可能是我们一个基本的看法。

  主持人:感谢网友参与今天的访谈的提问,我们承诺过,问题被选用的网友可以得到胡舒立女士的这本新书。那我们也请两位主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本书,先听为快。

  杨大明:刚才谈到财新传媒正在探索或者未来搭建平台中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关于图书出版,这个也算是我们第一本书,我想选这本书有两个意义。第一,从我们的总编辑胡舒立她个人的新闻职业生涯来说,这十二年对于社会的观察,对于改革的思考,对于利用媒体的平台来体现一种社会价值,这本书里面集中了她很多的深度思考。第二,对于未来的财新来说,这本书其实也是对她的一些思想或者职业精神的延续。我相信无论是在出版的具体领域,还是说我们做其他产品内容的平台,都会延续新闻专业负有社会责任的精神来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谢谢!

  主持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要结束了,最后再请两位嘉宾对搜狐的网友说几句话。

  杨大明:再一次感谢这么一个机会,无论任何我觉得从财新传媒来说,我们现在是一个,一方面有传承,也有创新。做媒体其实做的工作在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相信能够通过自己对于新闻理念操作的坚持,达到让大家满意的效果,希望大家随时给我们提出意见,我们也及时会给大家反馈。

  张继伟:感谢读者网友对我们长期的关注,读者的关注是对我们进一步干好无论是杂志还是网络这样一个全媒体的一个最大的动力。

  主持人:谢谢大家!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 62726118。

责任编辑:铭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