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2010全国两会经济报道——富民富国 > 2010年两会系列论坛:教育改革中的制度设计 > 专家解读教改

王烽:建立均等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来源:搜狐财经
2010年03月10日16:19

  对于教育改革,温总理提出了“要让人民看到希望”,但怎么才能让人民看到希望?如何在教改中兼顾公平与效率?教育等公共事业的发展需要怎样的制度建设?3月10日,在2010全国两会这个时机,搜狐新视角经济学人论坛邀请数位经济学家,就“教育改革中的制度设计”展开深入讨论和剖析,以下是现场报道: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室副主任王烽:

    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改

   总的来讲,教育纲要经过修改,该涉及的面、该照顾的面、该涉及的问题都涉及到了。而且提出了一些新的东西。一个亮点就是它提出了新的理念。我举一些例子,跟前几次纲要比较,85年有一个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93年有一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99年有一个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素质的决定。这三个文件都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这次也是同样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次文件里面,把学前教育单独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说出来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以前没有的,这是根据我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提高人才发展质量的目标。终身教育体制,这在以前没有提出来过。这跟我们现在面临的教育发展环境和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目标总体要求是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室副主任王烽(摄影:李志岩)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室副主任王烽(摄影:李志岩)

  从改革方面也提出来一些新的东西。人才培养观念、创新的发展模式这些理念在学界不是新的理念,但是把它写到国家政府的文件里面作为纲要,这是新的东西。我认为在体制改革部分这是比较核心的一块,以前也没有提出来过。提出的现代教育制度的内涵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这是很大的一个突破,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理念不是新的理念,但是相对于我们的现状来讲,给我们提出了很沉重的改革任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样的东西,在教育的层面是第一次提出来。比较以前,我们不止一次的研究以前的文化,教育部门一些新的理念写进来并不容易,因为教育行业相对来说是一个需要稳妥的行业。

  我也注意到了有一些专家对具体方面如何实施、理念如何变成现实存在一些质疑,有人说有的提得太原则,这个纲要本身应该是一个宏观的规划,有的方面不可能更具体,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后面的试点项目,提出要成立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它是把这些理念落实、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国家机构。具体落实到什么程度,一个是在国家层面,领导小组的组成,各省、各地方和学校怎么能够拿出自己的规划来,能够把这些规划按照他提出来的这些理念,能够照顾到其中的重点,怎么制订自己的实施规划。

    建立均等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什么叫做均等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呢?基本公共服务就是为每个儿童均等的义务教育提供条件,保证每个儿童不因为经济原因放弃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这应该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功能。给予贫困生的补助,这也属于国家的义务。最近贫困生制度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提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是国家义务,需要各级政府合作来完成,光靠中央政府、光靠地方政府都不行。也不排除社会力量、社会公益事业的进入。目前建立教育基本公平体系主要的目的就是推进义务教育平衡发展。义务教育不均衡在宏观上表现为地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具体方面表现为硬件、师资、生源、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差距。缩小这个差距,是我们现在建立这个体系比较中心的一个任务。教育基本公共均等化应该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这个体系存在就必须有监督考核,怎么去监督考核?一个是基本教育投入状况的监控。第二个是基本教育公平的监控,我在东欧地区国家考察,他们的教育部有专门负责教育公平的机构。这体现了政府的职能,他不是光负责管理,还负责监控。第三个监控是基本教育质量的检测。有了这三方面的检测,你才能确定地方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如何。

  关于平衡地域差距主要是中央和省地政府的责任。所谓地域差距是中东西部省际之间的差距,一个前提就是建立国家基本标准,公用经费,硬件、教师工资应该有国家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最低标准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各级政府怎么分担呢?有两种方式,一种项目就是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新机制,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东中西部按照8:2、6:4区分开。第二个办法是经过综合测算,整体的资金转移支付,尤其是省级,要健全转移支付,向各县、各地级市转移支付的体系。不管是分担还是转移支付,都是平衡地区之间的差异,弥补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不足。

    平衡城乡差距是省级政府和中心城市的责任。应该建立城乡统一的省级和地市级标准,每一个地方都要有一个标准,没有标准无法让各级政府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这个标准应该不低于国家的标准。特别突出的就是省级要统筹,划分中心城市和现有责任。现在义务经费,省级统筹力度太小,我们光说中央给的钱不多,中央也在增长,但是省级政府的责任没有投入进来。以县为主的体制没有办法推动城乡均衡,现在义务教育的经费还是以县为主。在中心城市层面的城乡均衡,一个省层面的城乡均衡,他是无法去推动的。

    地域内的均衡实际上是学校之间的均衡,是县级政府的责任。应该建立县以内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应该不低于省和市的基本标准。他们上一级规定的基本上都是最低标准。这样才可以在不同学校之间分配县的教育财政经费。现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比如说教师分配,教育资源的流动。我们考察了现在全国正在做的一些地方。像沈阳和安徽的铜陵,实行教师在区域内学校之间流动的办法对于推进教育均衡和缓解择校现象是最有效的。另外一个办法是平均分配。就是分配重点高中的名额到各个初中的办法。因为我们推进了很多的办法,学校的集团化,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各种办法都有,但是我们最后认为,缓解择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师流动。说起教师流动,并不是一下子全流动,应该是按比例的几年轮过来的概念。教师流动还有一些前提,比如说教师工资如果差距非常大,如果是不平衡教师工资,流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执行流动以后,教师的归属就变了。归属变了以后,管理方式也会转变。教师流动以后,怎么解决教师依托自己学校的发展问题?这种流动怎么样有利于教师、学校的发展,这都需要更具体的制度设计来完成。另外一个实行教师流动、推进教育均衡化要注意的问题,普遍提高教师质量。薄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最基础的公平。怎么样改造薄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要注意到城乡差别,城市里面的,城区的区域内的教育不平衡、学校不均衡,是一种横向的不平衡,这个学校和那个学校的不均衡。到了农村,他这个不均衡是一种纵向的,县城、乡镇、和农村的小学的差距。农村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样推动农村教育的区域内的均衡发展,还需要一些特别的考虑、特别的制度设计。比如说怎么样提高农村公办中小学的质量,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了解了一些地区,在农村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工资也比较高,校舍条件也建设得不错,但是就是教学质量上不去。这个跟管理有关系,跟学校制度也有关系。农村的学校、教育局的人很少去。天高皇帝远,那里教得怎么样,只有校长知道。有的地方出现这样的现象,农村、家长、村委会的那些人对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对自己村里面教学质量不满意。但是这个不满意怎么去表达呢?教育局对教师、校长的评价都不会听村委会的意见,也不会听家长的意见,没有这样一种考核和监督的体制。这就存在着一种脱节。将来如果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办法就是怎么样使农村的社区能够参与进他们教学的评价和管理里面去,然后改造农村的薄弱学校。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7224。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评论排行

总理网上问民意

[提要]亿万网友通过一个个跟帖和留言传递着网络民意,而总理也从这数以百万计的跟帖留言中看到了“信心和力量”…[进入专题]

[住房]住房公积金应该应该需要改革了,不能让建筑房产业独享利益…[详细]

[就业]现在每年的毕业生都逐年增长,我在刚上大学就感到了压力…[详细]

手机关注2010年全国两会

[提要]等车时、睡觉前…手机wap.sohu.com(免费),随时随地关注两会进程!为您提供最全面的提案,发评论,提问题…[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