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李荣融的附加题:央企酒店千亿重组会否搁浅?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作者:王姗姗 付涛 于宁
2010年03月15日08:39

  国资委希冀通过此次重组,为日后更多、更敏感的辅业剥离提供重要的借鉴范本。不少央企并不买账

  一场涉及100多家央企、2000家以上酒店、账面资产达千亿元以上的央企资产大重组正在拉开序幕。1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发布公告称,中央企业非主业宾馆酒店分

离重组工作将从2010年起全面展开。

  消息甫一宣布,即引起了资本市场极大关注。围绕哪些央企将被列入剥离对象、哪些央企可成为合格的接收主体、哪些资产将被确定剥离并以何种方式剥离等问题,各方猜测纷纷。

  央企主辅分离改制重组工作已迁延八年有余。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李荣融担任主任以来,以推进央企做大做强为第一要务,主辅分离就是摆在台面上的大部署之一。然而时至今日,央企主辅分离改制重组工作时间表一推再推,仅仅达成目标任务的60%-70%。

  每一轮央企重组改革都牵涉资产、权益、人员等种种盘根错节的难题,而改革越往深处、越往细节,也意味着越来越接近更多的“利益敏感区域”。此次酒店业务剥离重组亦不例外。

  这一在国资委内部被认为央企中“最具共性”的辅业,从财务摸底、重组方案设计到改革启动,前后已耗去四年时间。

  根据本刊记者从各方了解的情况,目前虽方案已定,准备接收的企业热情高涨,但被剥离企业中仍有相当部分颇为抗拒。在新的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下称EVA)考核推动下,此次重组能否避免之前央企房地产业务剥离搁浅的覆辙仍难预料。

  有权威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国资委希冀通过此次重组,为日后更多、更敏感的辅业剥离提供重要的借鉴范本。

  当此时,针对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任内审计正在进行,这位年满65岁、为国资委国企管理工作打下根基的主任很可能在“两会”后继续留任。在此时启动一项牵涉面如此之广、挑战如此之大的资产剥离和重组工作,李荣融给自己出的,是一道高难度的考题。

  “剥离”前传

  央企非主业宾馆酒店资产剥离工作可追溯至四年前。2006年,国资委就对当时152家央企的宾馆酒店资产进行了“第一次摸底”。统计显示,有72%的央企都涉及经营非主业的宾馆酒店。

  2007年6月到9月间,国资委先后核定并公布了七批央企的主业范围,从而为日后主辅分离打下铺垫。其间,国资委办公厅向央企发出《关于开展中央企业所属宾馆酒店类单位情况调查的通知》,展开“第二次摸底”。国资委在第“二次摸底”中明确要求各央企,上报从集团总部至各级子企业投资开办的全部宾馆、酒店、接待中心、招待所、度假村等单位的基建情况及财务情况。

  2008年末,国资委又对部分重要行业央企的宾馆酒店财务情况,组织开展了抽查审计工作。

  一家央企的财务负责人向本刊记者透露,国家审计署在抽查审计某石化行业大型央企时,发现其酒店资产有亏损。因酒店并非其主业,于是审计署向国务院建议,可对其酒店资产执行剥离处理。有关国务院领导将此事批复至国资委“酌情处理”,并“督促央企管理好酒店资产、杜绝铺张浪费”。

  “这样的表态,事实上并未上升到‘强令剥离’这一步。”该企业财务负责人认为,要求央企分离非主业酒店资产“并非领导本意”。

  无论由头从何而来,2009年年末,国资委仍下定决心,要对宾馆酒店这块巨大的利益蛋糕举起“主辅分离”的手术刀。国资委内部人士称,国资委在“主辅分离”问题上酝酿已久,方向明确,需要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时机选择

  临近2009年年底,央企非主业酒店资产重组的工作节奏开始突然提速。当年12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央企业必须突出主业、做强主业,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同时要对中央企业非主业资产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李荣融在这次会议上提出,要力争用3年-5年时间将中央企业非主业宾馆酒店分离重组。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在1月25日下发的文件中指出,中央企业非主业宾馆酒店分离重组工作将从2010年起全面展开。由国资委总体规划并按行业整体推进,分离的非主业宾馆酒店将通过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转让或市场转让等三种方式,重组到以宾馆酒店为主业的优势中央企业。

  有国资委内部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此次剥离对象主要指酒店、宾馆等对外营业的实体,央企内部的培训中心或疗养院不包括在内。”剥离涉及的主要是那些宾馆酒店为其非主业资产的央企,而像保利、华润、中房等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以及像航空公司等和酒店业有上下游关系的央企,仍可继续涉足酒店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后,发生了与央企相关的重要事件——1月22日,国资委公布了经过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在总结第二任期经济增加值考核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从第三任期开始,国资委将对所有央企实施EVA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央企负责人薪酬直接挂钩。

  与四年谋划一场酒店资产剥离相比,从2004年就开始进入试验阶段的EVA考核,才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浩大工程。所谓EVA,是一种通过从税后营业利润中扣除企业资本占用成本来衡量公司业绩的管理工具。这意味着有些看上去是盈利的企业,一旦按EVA考核的方法,即将其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企业的利润可能变成负值。

  “过去一直在研究酒店资产剥离,因为这是央企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直到最近才开始‘动真格’的行动。”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对本刊记者说,“以前也曾尝试过对房地产业务进行剥离,但是没弄成,原因就是谁都不愿意放弃这一块利润。但现在搞了EVA以后,情况就不同了。”

  上述人士向本刊记者解释,一般而言,酒店业的特点是资产多而收益少,一旦用EVA这套办法考核央企,作为非主业的酒店宾馆业务最后得到的利润往往是负数。“目前129家央企中,酒店产业对其中的大多数央企都属于‘特殊的非主业资产’,这回他们肯定都会愿意剥离。如果他们不放手,那考核就通不过。从今年1月开始,EVA已正式列入考核体系。以前EVA考核是选项,而现在是规定动作。”上述人士分析称。

  “主导企业”定位

  谁会是这场整合的“主导企业”?一场关于哪些央企的主业涉及“酒店”产业的分析讨论由此展开。

  根据中投证券旅游行业分析师一份行业报告,目前央企持有的酒店数量至少达到2000家以上,涉及账面资产达千亿元以上,90%的酒店属于央企下面的三级公司。

  2月9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非主业宾馆酒店分离重组工作”的视频会议,各大央企财务负责人及相关业务负责人均被要求出席。国资委要求各家央企要在2月底重新上报2007年“二次摸底”以后酒店资产的最新情况,披露的范围包括宾馆、酒店、培训中心、会议中心、招待所等。

  “国资委提出用三到五年出让酒店资产,绝大部分全资的都是划拨,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挂牌转让。”一位参与该视频工作会议的某央企负责人向本刊记者透露,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国资委明确了剥离的主要方式,但没有说清楚到底“由谁来接收”的问题。

  “老实说,我们不知道国资委此时动作的真正意图,有可能是国资委要成立一个资产经营公司‘自己来管这些酒店’。”上述央企负责人说。

  据前述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国资委这次的行动思路,是希望将这部分资产剥离出来后,交给专业经营酒店的央企经营,这相当于是对央企酒店产业的一次重组整合。“主要会划拨给以旅游酒店为主业的央企。”该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基于这个定位,港中旅、华侨城中国国旅等主业明确包含旅游和酒店产业的央企,将有望充当“酒店资产接收者”的角色。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港中旅董事长张学武向本刊记者证实,港中旅将是承接国资委非主业宾馆酒店资产整合的主体企业之一。

  张学武透露,国资委对接收央企的条件已有明确解释——首先要以旅游为主业;其次要有旅游酒店品牌;第三要拥有专业化的酒店管理队伍;第四要有对酒店产业的发展战略。

  “针对这四条,我们是最有条件、也最有能力承接剥离酒店重组整合工作的央企。”讲到这里,张学武的兴奋和自豪溢于言表,似乎已经预见到未来港中旅将获得一块美妙的蛋糕。

  “产权关系比较清晰、容易被剥离、正在经营的酒店资产,将会成为首批被剥离出来的对象。”张学武说。本着“由易到难”的推进思路,他预计到2010年年底,港中旅有可能接收大约20家到30家央企剥离酒店。他向本刊记者描摹远景,计划未来将重组后的酒店资产注入到其上市公司平台香港中旅(00308.HK)。

  “剥离”阻力

  张学武坦言,这场酒店业资产的划转,能不能做成,关键就要看“交的要交得出来,接的要接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学武对“接收以后要怎么做”的问题热情解答,却屡屡避谈“如何剥离”的细节。港中旅似乎更期待国资委出面,“把这些酒店划过来”。

  国资委今年初提出,分离的非主业宾馆酒店将通过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转让、市场转让等方式,重组到以宾馆酒店为主业的优势中央企业。

  前述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国资委方面的思路是,由那些经指定的“合格的接收企业”与需要剥离资产的央企“自由协商”,主要采取无偿划拨的方式,涉及合资经营或者上市公司的,则采用股权转让的办法进行剥离和交接。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苏州拥有一家合资酒店,公司董事长孙文杰对本刊记者明确表示,“当地酒店竞争激烈,至今还亏损,我们愿意卖,但得市场化去卖,否则香港股东不会接受。”

  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总裁于炼亦向本刊记者表示:“我们自己旗下的酒店资产很少,而且基本都是参股形式的财务投资。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有优先受让权,这些资产需要在其他股东不要的情况下才能对外转让。”他认为,类似他们公司的情况可能不会在首批剥离范围内。

  大部分受访人士都认为,剥离重组工作涉及各方利益关系十分复杂,无偿划拨方式可能面对巨大阻力。一位央企高管向本刊记者分析称,如果不用市场化的办法来处置,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例如,人随资产走,这势必涉及很多员工切身利益,而央企不同系统之间职工的薪酬福利体系差异甚大。

  有消息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目前一家石油系统的央企党委会已经决定,“希望三年内不动。因为石油系统的职工有独特的薪酬福利体系,涉及稳定问题,所以谁都不愿意动。过去曾经考虑过转给港中旅,但员工不干”。

  于炼表示,剥离央企宾馆酒店非主业的提法很好,但愿不要因为本位主义的阻力,执行下来虎头蛇尾。

  据本刊记者了解,此前国资委曾要求央企剥离非主业的房地产资产,并考虑全部整合进中房集团,但后来这个政策不但没有执行下去,反而引起各大央企负责人的强烈反对,最后这个政策不了了之。消息人士分析称,在一些央企,房地产业务虽然只占总业务的10%左右,但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可能达到约50%,“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让他们割让出房地产来,可能就把他们主要的一块肉割出来了。”

  而酒店与房地产往往有紧密的关联。一些央企名下的酒店非主业资产尽管账面亏损,但一旦计入酒店的地产价值,则是一笔不小的资产,若要求其进行无偿划拨,无异于“举刀剜肉”。一位国资委官员也向本刊记者坦承,大部分央企都有自己的酒店,规模以千亿元计,绝大多数都经营不善,但愿意剥离的还是占少数,他们还有方便接待、会议等多种考虑。

  处于接收方的央企,对其他央企剥离出来的酒店,也并非持照单全收的态度。被市场猜测可能成为接收方之一的中化集团,其旗下上市公司方兴地产(00817.HK),目前拥有包括上海金茂大厦在内的六家酒店,酒店业务约占方兴地产营业收入的20%左右。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对本刊记者称:“我们愿意看酒店资产,但要逐个评估,因为资产质量差异非常大,要看有没有长期投资价值。”在利益调整的关口,一位央企负责人也就接收方的“主业纯净度”提出质疑:“剥离出来的酒店如归给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那这家公司能否保证它的业务纯净度,保证只做酒店,不做其他非主业的综合性经营?”

  以港中旅为例,它除经营旅游主业,更大举涉足钢铁、电力、房地产、物流贸易等领域,仍是一家“综合经营”的央企。

  如果由国资委成立一家新的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央企剥离的酒店资产,企业的质疑也仍然存在——“国资委是国务院的特设机构,不是法人实体,不宜自己搞经营”。

  本刊记者张宇哲对此文亦有贡献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财新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