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深度阅读

医院托管莫忘监管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年03月18日01:05
  在公立医院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今天,医药企业探索医院托管似乎逐渐脱掉了“非主流”的帽子。然而,公立医院托管是否能一“托”了之呢?有识之士指出,如何在保证公立医院改革模式多样化的同时,严格监管以保障改革质量,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应该在改革过程中未雨绸缪。

  西南合成在探索医院托管业务方面锲而不舍,欲图做第一个“吃螃蟹者”。实际上,西南合成并不孤单,国内计划涉足医院资产的医药类上市公司还有不少。但结果均不甚如意,国内一家医药企业在与意向医院谈判多年未果后选择了放弃,少数成功的案例也多局限于托管二级以下的医院。

  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与医院,无论在机制、体制上都有很大不同,双方的沟通可能会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困难;另一方面,医院的管理层对企业化运营模式的落实存在天然的担忧,一旦市场化,医院所有的营收都将透明化,而且,托管后还有一系列问题待解:能否确保维持甚至提高医院员工的待遇?能否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托管前后的人事变动如何安排……

  有医院内部人士表示,实际上,对于很多三甲医院来说,其自身的资源和资产都很丰厚,也不差钱,自身缺乏让市场化企业来托管的动力。如果没有动力,谈判的难度自然会加大。因此,有权威人士建议,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医院人员的改革积极性、主动性。

  不过,医院的部分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如托管后的公立医院如何保持其公益性,就是一个大问题。众所周知,企业的逐利性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在托管之后最大程度地保持公益性,将是衡量公立医院改革成败的标杆之一。

  在专家看来,公立医院是否具备公益性与谁来管理的关系不大,不少政府办的医院也逐利。在南京起步甚早的经营企业托管医院药房的经验似乎也佐证了这个观点。经验显示,利用托管企业自身利益需求,主动限制生产企业的临床促销,防腐效果突出;托管企业与医疗机构协议分成,增加了医疗机构的实际收益。

  然而,一个正面范例并不能让决策者因此疏忽了对改革的监管,无论是合作还是托管,任何改革方式都难以保证有百利而无一害,政策鼓励并不意味着必要的监管和限制可以缺位。

  对于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公立医院改革来说,在对托管医院的企业资质进行评估、对托管过程和托管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价、调动第三方机构以及投资者进行监督等方面,均宜事先建立规则,而不是坐等“亡羊补牢”。托管前后,有许多问题需要界定或解决,如企业是否具有托管医院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三甲医院的能力;托管之后的运营模式如何保证最大程度地促进医院发展;如何落实医院严格遵守及落实三大医疗保险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为民谋利而非中饱私囊。

  只有形成明确有力的监管措施,才能够避免在改革中走弯路。因此,有必要呼吁《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公立医院监管方面的实施细则尽早出台,那将是给改革护航的“尚方宝剑”。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责任编辑:何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