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湖北“很差钱”12万亿投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姚 芳
2010年03月27日13:31

  3月25日,A股市场大幅下挫挑战3000点关口之际,湖北板块却表现抢眼,多只封在涨停板。原因只有一个,此前一天,湖北传出消息,未来数年投资计划高达12万亿。

  消息是真还是假?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在国家4万亿刺激计划正在寻找合适的退出时机之际,湖北地区却意

外推出超出国家3倍的投资计划,到底是大跃进还是大手笔?

  巧合的是,就在一周前,《华夏时报》刚以“湖北到底怎么了”为题对湖北经济发展提出了质疑。一周后,湖北就真的猛醒了吗?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多方采访得到的结果显示,无论从政府财力还是未来的融资能力,12万亿对于湖北都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如此,武汉市市委的一位处长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甚至反问:“公布的这个数据,你也相信啊?”

  市场有些不相信了,仅仅疯狂了一天,3月26日湖北板块归于平静。

  12万亿背后

  近段时间的湖北显然被众多负面新闻所累。以至于,3月8日武汉新一轮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的重大利好都没有引起舆论的重视。

  如今湖北再扔重磅炸弹,不过这一次是超级利好。市场的重视程度立竿见影。

  3月24日,有媒体报道,在近日举行的湖北省经济形势及重大项目信息通报会上,省发改委主任许克振介绍,截至目前,全省重大项目库已入库项目3.76万个,投资总规模达12.06万亿元。这些项目,最迟将在“十二五”初期集中开工建设。

  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质疑声随之而来。

  不过A股大涨一天后就恢复平静。对此,申银万国一位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12万亿的投资和湖北板块的股票并没有太大联系,即使短时间有些波动也很正常,3到4天的短线操作还是可以的。”

  那么12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到底有什么玄机?

  针对为什么在两会后不久就公布这样一个明知道会招致多方质疑,甚至有些哗众取宠味道的投资计划,有被采访人直截了当地回答记者:“两会上再出录音笔事件,不会是因为负面新闻太多,想转移注意力吧?”

  当然这种猜测显然很难成立,因为12万亿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显然不会在两会后如此短的时间成形,地方政府更不可能简单地拿此作儿戏。

  记者从武汉市委一官员处听到的另一种说法是,不久前有中央领导到湖北视察时说:“有本事的人,就是把中央的政策精神同湖北发展的机遇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果是照搬,那是没有什么出息的,我们湖北人是九头鸟,都应该是有本事的人。”

  至于是不是拿到了“尚方宝剑”,记者未能找到相关印证。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2万亿到底是个什么概念?用语言还真难描述,不过看看在金融危机汹涌时国家推出的刺激计划才4万亿,就可见一斑。

  据悉,金融危机之初,在全国4万亿投资引领下,各省共发布了总额达18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但其资金来源问题一直饱受质疑。而湖北一个省投资总额就高达12万亿,这是目前为止,地方政府公布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也是2008年底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三倍,几乎接近于2009年湖北省GDP(约1.28万亿)的10倍。

  本报记者采访结果显示,12万亿投资计划对于湖北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证券市场上湖北可融资的空间最多是12.06万亿的一个零头,2000亿就已经不得了,证券市场上一年大的融资一次最多融50亿—100亿,一年3—5单,按5年算顶多1000亿—2000亿。”深圳市美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建军给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2009年,湖北省引进外资36.58亿美元(约人民币300亿元),与投资计划里利用债券市场和FDI等渠道筹资5600亿元,相差甚远。

  肖建军的结论是,湖北很差钱。

  不仅如此,据他分析,即使有了国家给的优惠政策,全国不是只有湖北省有优惠,其他地方也批了,大家都有就相当于没有,政策重要的是提升投资信心。

  “钱从哪里来,可能是炒作,放卫星的几率比较大。”一位常年研究湖北资本市场的某投资公司董事长无奈地说。

  一位商业银行信贷部老总给记者从信贷方面的分析是:“今年湖北1月到2月的信贷是700多个亿。而12万亿计划中银行信贷计划是7700亿的话,是现在贷款的10倍,目前整个湖北省各家银行信贷额度都很紧张,而未来几年信贷规模同样会吃紧。”

  据这位老总透露,政府的融资平台也很紧,不久前,中国银行对政府发放了一笔融资款,银监会很快就派人来查。如果说缺口部分寄希望于民间投资,可民间投资增长是受市场影响的。

  华山一条道

  如果非要寻找12万亿投资计划的可行道路的话,上述商业银行信贷部老总给记者指出了惟一一条道。

  即:湖北拿出超常的决心和勇气,拿出详细的投资、风险控制计划,让大家看到良好的预期,努力驯服各家银行,并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毕竟信贷资金是可调控的、可集中的。

  事实上,问题的本质并不在此。湖北此举备受市场诟病的是,经济三驾马车中,国家在致力于改变投资一股独大,恢复出口并刺激消费的关键时刻,地方发展经济却依然仅仅维系在投资一条道上。

  “湖北经济发展还是主要靠投资带动。”许克振公开表示,中部地区现在正处于国家发展格局的第二梯队中,正处于全面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在相当长时期内,投资这驾马车还将发挥重要作用。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对记者表示:“湖北经济发展光靠12万亿的投资,很难,不确定性太多,风险太大。主要还是靠三驾马车:内需、投资、出口。以前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内需,顺序很重要。”

  

  

  破冰者因何退缩 广州财政局长释疑预算公开遇阻

  本报记者 周开平 广州报道

  3月25日,财政部公布全年收入财政预算。在此背景下,各地财政预算公开呼声渐高。而记者获悉,去年10月率先实现“破冰之举”的广州市财政局,今年公开财政预算的路上却出现迟疑。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独家采访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这位在广州政坛颇具“公开”勇气的官员口风渐变,称今年广州财政预算公开暂无计划,“全部按照规定办。”

  张杰明所指的规定是,全国两会前夕,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而张杰明在去年公开广州市财政预算后,曾接受媒体采访称,“这只是一个开始,明年只要我们的部门预算经过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就立刻上网,向社会公开。”

  “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团队创始人吴君亮对本报记者称:“(广州财政局)态度发生了改变,如果先行者趋于保守,相对于去年的做法,是一种倒退。”

  破冰者退缩?

  2009年,广州市财政局继2008年后第二次收到吴君亮团队要求公开财政预算的申请。这一次,广州市财政局没有像2008年一样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而是内部讨论后,将广州市114个部门的财政预算在网上公开。

  张杰明告诉本报记者:“当时上级政府没有相关规定,我们可以自行研究决定。”广州市财政局的“破冰”之举,受到广大网民的吹捧,公开当天该局网站的点击量超过4万次,赞扬之声不绝于耳。

  当时,张杰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市财政局会坚持下去,并称广州的阳光预算只是一个开始,2010年的部门预算经过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就立刻向社会公开。

  广州2010年两会即将在两星期后的4月5日举行,当《华夏时报》记者再次向张杰明提及此事时,张杰明说:“你最好问财政部,两会前夕,财政部已经下了文,我已经看到了文件,里面有规定,我们按规定办。”

  财政部此前发布了《通知》,要求各地依法、及时、主动公开财政预算信息,并对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范围做了统一要求。

  对于本报记者追问“除规定外,广州市有没有你去年提到坚持公开的相关计划”?张杰明并没有正面回答,只称一切按规定办。

  吴君亮对于广州市的“低调”迹象很震惊,称时刻关注着发展,希望能继续推动财政预算公开的进程。他说:“因为去年张局长对于财政预算公开的态度,本来今年很放心,但现在看来,我们要继续关注。广州市两会后,我们还会向广州市财政局提交财政预算公开申请。”

  其实,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已经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面对记者关于今年广州市是否公开财政预算的提问,张广宁市长保持了沉默。

  背后交锋

  吴君亮似乎早有预料,财政预算公开进程注定不会非常平坦顺利。

  2008年吴君亮团队首次向广州市财政局提交申请后,得到的答复是“向上级政府请示”,之后便无下文。吴君亮为此失望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09年的申请获得突破,让吴君亮心里充满希望。

  而对于现在广州市高层表现出的态度,吴君亮称,早已经预料到进程会有波折和反复,只是真正到来时却不愿意看到。

  财政预算的阻力来自于多个方面。据吴君亮多年关注政府财政部门的经验,相对来说,各市的财政局是愿意公开财政预算的,而官方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花钱”的部门,“现在,利益调整也进入实质阶段,反对意见也会升级。”他说。

  事实上,代表财政部门的张杰明也曾表示,敢于公开就代表我们没做错什么,愿意接受检验,并希望广州能在全国带个头。

  尽管张杰明对本报记者表示,财政预算公开后,并没有什么压力。而事实上,单是在公开的内容上遭受到的广大民众的质疑,就让广州市财政局颇为“头疼”。

  广州市财政局公开财政预算后,民众发现最为关心的“三公”(公款出国、公款招待、公车消费)费用,没有出现在公开“账本”里。由此引发的追问让张杰明不得不多次公开解释,但关于财政预算公开细化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一场大讨论。

  此时的广州市财政局已经不再是焦点,讨论已经在全国各地拉响。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站出来说话,建言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公开和公开到普通民众都“看得懂”。

  观点的交锋也时有显现。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文童表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每个人都能懂,预算报告也存在专业问题,所以不需要每个代表都能看懂。这样的观点遭致了民众和媒体的集体“炮轰”。

  不过,两会刚一结束,广州就出来“去年没有规定,今年有规定了我们按规定办”的说法,这被吴君亮们理解为,《通知》是财政部为了缓解财政预算公开的压力,而它也成为地方政府面对财政预算公开申请的“挡箭牌”。

  “如果是这样,那确实是令大家很失望的事情。”吴君亮说。“如果地方政府今年有了‘挡箭牌’,那是倒退。”

  吴君亮称,现在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一些规范,字面信息反映了政府在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希望具体实施的时候也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而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认为,《通知》提出了各地财政预算公开“统一”的要求,这可能会给一些地区的良好势头“泼冷水”降温。

  “压力应该不小,希望张局长能够顶住。”对于广州市财政局的谨慎,吴君亮说,“推进公开财政预算,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任何退步,都是社会的不幸。”

  如何真正公开?

  按照吴君亮的说法,张杰明除了有来自其他部门压力的顾虑,还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公开到什么程度”。换句话说,不只要公开,而且要更加细化才是真正的进步。

  广东省人大财经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开始广东的财政预算细化到‘款’,比以往有进步,但还可以再进一步,细化到‘项’。”

  本报记者采访张杰明时提到,如果广州市以后公开财政预算,“三公”在费用问题上会有什么样的推进?他说:“预算不是我们想怎么编制就怎么编制的,你所谓的‘三公’消费不在国家法律规定统一的预算编制科目的条目里,而是跟着具体项目走的。”

  纠结就在这里。公众想了解,而公开的信息没细化到这里。

  吴君亮称,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化解来自关于“三公”消费的压力,那就是更加细化的公开财政预算。“‘三公’消费不见得就全部都不合理,为什么不可以公开呢?”吴君亮说,“只要公开信息再往下走一步,公开到‘项’的下一步,不就水落石出了吗?”

  广东省也在日前首次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提出要规范各地各部门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范围,指导、督促其依法、及时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做好财政预决算信息的主动公开。

  事实上,中央高层正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公开。3月23日召开的廉政工作会议时,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完善财政预算制度,推进预算公开透明。让老百姓清清楚楚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都表示,政府只能比去年广州的公布力度更加透明、科学才是顺应民意之举,不然就是倒退。

  吴君亮则表示,近期将向东莞、中山、江门等市提交财政预算公开申请。并希望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申请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行列中,以推进其进程。

  

  IBM携手金蝶拓展公立医院资源管理市场

  本报记者 王海艳 北京报道

   自去年新医改方案公布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备受各方关注,而近期出台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更是牵引着全社会的目光。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明确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公益性方向。根据卫生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我国选出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公立医院改革是整个医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要、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同时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医、药、保、患、政、企等各个方面,牵扯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体制机制问题。因此,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共同推动和协作才能实现。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在医疗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这部分投入主要流向了城镇医保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公立医院获得的财政支持并不多。而根据《意见》要求,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药品加成费将逐步由服务费取代,这将导致在原有机制下,公立医院必然面临严峻的运营挑战。

   以信息化破解公立医院运营难题

   在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契机下, IBM与金蝶软件近日在北京联合宣布展开战略合作,双方联手耕耘公立医院资源管理市场,整合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通过金蝶“创造无边界信息流”与IBM“智慧的医疗”理念,破解公立医院运营难题。

   据IBM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政府与公众事业部总经理范宇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IBM借助“智慧的医疗”从点滴做起,与政府、医疗机构和产业合作伙伴一同身体力行进行创新,在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共建开放的医疗生态系统。金蝶是IBM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此次双方携手耕耘公立医院资源管理领域,希望能继续发挥双方的技术专长,为推动医改贡献力量。

   对于与IBM的合作,金蝶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表示,自2001年开始,金蝶便与IBM展开了系列深入的合作。此次进入医疗行业,是金蝶管理信息化服务的一段崭新旅程,通过金蝶倡导的“创造无边界信息流”成就医院的“智慧运营”,双方将共同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而努力。

   据了解,医院的智慧运营,就是借助企业的ERP管理思路,以企业化的运营思路,规划医院的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医院的后勤及财务管理,统一对医院的物流及财务进行集中管控,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进而通过一体化的业务,实现对医院运营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帮助医院管理者厘清医院收入每一分钱所依据的服务内容,以及所关联的成本和费用。而金蝶“创造无边界信息流”将能够有效的支撑智慧运营的构建,所谓“创造无边界信息流”,就是要解决企业和公共事业部门运营中的信息不对称三大因素:突破上下层间的垂直边界,突破不同部门间不同系统间的横向边界,突破企业预见未来的能力即发展边界。

   在具体策略方面,IBM和金蝶将整合双方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并发挥专长,打造医院的智慧运营平台。IBM将结合国、内外医院的先进经验,发挥自身医院管理咨询和资源管理项目实施团队的优势;金蝶将利用其国内领先的ERP产品及解决方案,发挥其卓越的研发交付能力,专注于医院资源管理、医院信息系统(HIS)和社区公共医疗体系的建立。聚焦于全国公立医院,双方将携手打造国内医院管理运营的样板项目,为医院管理者搭建包括财务、供应链、设备、人力资源、协同办公、医院绩效、商业智能分析等整合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医院业务链的价值最大化。

  智慧运营兼顾效率和绩效

   根据《意见》,公立医院要加强法人治理,建立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职业院长管理体制,在加强公立医院监管和运营管理的同时,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IBM中国区政府与公众事业四部总经理刘洪向本报记者表示,医院的智慧运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立现代化医院的治理体制,提高医院运营和管理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着眼于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让人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IBM主张“智慧的运营”,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成本核算,或者是追求单方面的效率,同时也要反映医院劳动的实际情况,让检验科、放射科等医技部门人员,以及药房科、试剂科等辅助部门的人员,能够和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一起享受这个成果。因此,智慧的运营就是两方面,一个是效率,一个是绩效。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医院前台业务系统已趋于成熟和稳定,并为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起到很大作用,而医院后台管理平台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前台业务系统发展水平。因此,医院要以优质、高效、低耗赢得市场份额,与社会口碑、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全面的医院财务、后勤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成效。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