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中国与世界

马和励:分享中国进步的成果非常重要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张玉雷
2010年04月08日08:14

  ——专访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席代表马和励

  30年来,中国从一个穷国发展为GDP总量跻身世界前三位的经济大国,令世界刮目相看。在这些成就背后,也积淀了诸如收入差距过大、权力垄断导致腐败、结构失衡、发展模式难持续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与不少悲观论调相反,在中国工作六年即将离任的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席代表马和励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则表示,分享中国进步的成果非常重要。

  中国的巨大变化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公民社会壮大、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等方面

  中国经济时报:与六年前刚到中国时相比,您对中国的看法有什么变化?

  马和励:谈到变化,很多人都说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是很特殊的,因为中国充满活力,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发展方面。我觉得这六年来有一个变化非常值得一提,就是中国和世界的互动。这方面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举一个例子,现在很多中国人到全世界去旅游,中国的旅游人数已经达到了全球最高。

  从贸易来看,中国和非洲的贸易额在1999年是20亿美元,现在达到了1080亿美元。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额1999年是10亿美元,2008年时已经达到了500亿美元。从亚洲地区本身来说,60%的贸易都是发生在亚洲国家之间的,这给亚洲地区增加了无限的活力。

  另外,我觉得中国的变化还体现在社会力量的变化。尤其是“汶川地震”之后,我们看到慈善事业的兴起,公益社会成为一股新兴的力量。据我所知,中国现在已经有大概50万家非政府组织,公民权利和公民社会这一块已经飞速发展。这些变化在很多国家都是需要几十年才会发生的,但在中国就是几年的事情。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到中国任职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让我更了解中国。在来中国之前,其实我也研究过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接触到的统一论调就是:中国强劲的增长并不是真实的,只是一个泡沫,而且这个泡沫会很快破灭。在这种论调中,中国却一直保持了强劲的经济增长。这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六年的任期给了我一个机会重新审视中国。我现在也在写一本书,有关中国经济为什么会持续增长这么长时间,这也是我研究的主要方向。

  中国领导人知识很渊博,掌握的信息很全面

  中国经济时报:您对中国领导层的印象是怎样的?您对中国的生活质量有怎样的体会?

  马和励:中国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我对中国非常有感情,也愿意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中国做一些事情。

  中国的领导层和领导力,以及高效的机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领导人知识很渊博,掌握的信息很全面。在其他很多国家,我遇到的那些领导人都只是抓大事,仅对宏观、全貌的东西有大概的印象。但是中国领导人是事无巨细,都非常了解。我曾几次见到温家宝总理,无论你和他谈气候变化、经济危机问题、艾滋病问题,还是金融问题,他都有海量的知识,了解得非常清楚。其他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也是如此。我认为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事情。另外,他们的真诚非常打动我,他们非常关心人民的生活,非常有决心把中国人带到一个很好的生活中,我非常高兴能在这个过程中尽微薄之力。

  把中国的发展经验输出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是未来联合国工作的重点之一

  中国经济时报:在您六年的任期中,中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取得巨大发展。与之相应的是,中国接受的国际援助金额比同期有所减少。在帮助不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中国的发展变迁是如何影响其自身的角色和形象的?联合国又是如何调整对中国的策略和使命的?

  马和励:整体来说,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直接给到中国的国际援助确实是少了。但是,联合国在中国的项目金额反而是增加了。200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整个项目的资金是8000万美金,其中只有500到600万美金是联合国核心资金,其他都是配套资金,来自捐助国,也来自中国政府。还有类似城市环境基金这样一些国际的信托基金来做这些项目。我们资金的构成有很大变化,但是联合国在中国的项目规模反而增加了。去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在中国访问时会见了温家宝总理,也提到了要通过总结中国成熟的经验,再借鉴给别的国家。把中国的经验输出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是未来联合国工作的重点。

  中国经济时报:您如何评价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发展?

  马和励:在过去的五到六年中,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无论是在输出和投资方面都成为了在非洲数一数二的国家。中国带给非洲很多东西,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自然资源的开发,还有农业,下一个增长的重点是在非洲。这个过程中中国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我认为中国在非洲的发展是出于非常务实的策略,没有意识形态或者其他的形态来干扰政府的诉求。我认为中国在非洲的发展非常有竞争力,因为中国政府和公司非常高效,他们非常能够吃苦,所以在非洲的发展能够取得很大成果。

  采用清洁技术,实现绿色发展,是联合国未来致力于帮助中国政府的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您曾被评为中国“2008十大绿色人物”之一。您认为在绿色、低碳经济方面,中国面临哪些挑战?联合国驻华机构对中国有什么帮助?

  马和励:我认为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我们最终的目标是确保中国在增长的同时,不要让环境付出太多的代价。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问题,比如城市化过程中如何保护环境;如何设立一些标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外,气侯变化组织的主席巴乔里认为,个人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比如,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政府要出台一些措施来推动。比如,高碳的商品可以有更高的价格,或者设立碳商标这样的机制,让消费者能够有所选择。此外,如何降低煤炭所带来的污染,也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作为联合国驻华机构,我们需要做的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为此,我们设立了相关的项目,任命了环保亲善大使,进行了宣传。另外,从延缓气侯变化的角度出发,我们还有低碳发展计划。比如,我们有一个十亿美元的项目。如果成功实施,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会降低8%。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我觉得,现在“先污染、后清洁”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了。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清洁的技术,实现绿色发展。这也是联合国未来致力于帮助中国政府的方向。

  关键是要找一个双赢的方式,世界让中国增长,并且从中国的增长中受益

  中国经济时报:过去30年里,中国使得更多的人脱离贫困。您觉得当前中国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马和励:中国30年来历经的变化在其他国家可能需要百年以上的时间。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在迅速变革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挑战。关键是要找一个双赢的方式,世界让中国增长,并且从中国的增长中受益。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发展中国家的角色日益重要,已占到全球GDP总值的三分之一。像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国家也都迅速崛起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就会因此发生变化。去年伦敦G20峰会上,也探讨了这个问题。国际力量的变革,其实也会影响到经济格局的变革。在这个新的国际政治生态当中,中国怎么去适应?怎样让发展中国家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这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

责任编辑:李乔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