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国研企业发展高层论坛 > 第八届国研·企业发展高层论坛观点

赵晋平:低碳成未来跨境投资新焦点 新兴经济体压力大

来源:搜狐财经
2010年05月06日18:2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第八届国研·企业发展高层论坛”和“第三届国研·企业发展圆桌会”于2010年5月6-7日在北京召开,权威部门领导和国内外专家,与参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和战略选择等关键性问题。以下是搜狐财经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


  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非常高兴今天下午有这样一个单元的时间,能够和来自全国各地企业的领导一起就我们所关心的一些问题来进行交流和探讨。感谢企业发展研究所给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感谢各位,今天可以说是冒着高温,当然目前北京的天气在一定意义上和中国经济回升速度是一样的,速度回升之快,突然间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当然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件好事儿,包括各位刚才和狄司长交流的场面也非常热烈,我想这足以反映在目前这样一个形势下,无论作为企业,还是作为政府部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还是希望更多的来相互的交流,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和对话,对我们怎么应对危机,未来后危机时代的提供一些新的理念,一些新的思路。

  交给我的题目有关跨境直接投资的,我想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它的眼光主要看的是国际,也就是看的是外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为陈所长下一个单元,有关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来做一个铺垫。当然,我介绍的是跨国直接投资,其中也是把国际上目前关于并购方面的一些新的动向,希望利用今天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我们知道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经常在讨论一些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挑战是毫无疑问的,尤其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来看,那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我的定单在减少,我的生产在减少,我未来的市场预期非常的暗淡,这是非常现实的一点。但是问题在于说它的机遇到底在什么?这是从去年开始,我们始终在关注这些经常在讨论的一个问题。当然说机遇是非常多的,但是我认为作为中国经济而言,特别是作为中国企业而言,恰恰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最需要关注的一个机遇,对我们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为企业走出去,为我们在技术,在品牌,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战略资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今天上午钟山副部长在他的报告里面,我估计他应该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实际进展做了一些介绍,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这样一个非常严峻形势下,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全球直接投资是下降39%,跨境直接投资。中国引入的外资是基本持平的,我们还是保持了900亿美元的水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的投资是多少呢?是422亿美元,增长2.6%,和下降39%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说明中国企业面临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换句话说,这422亿美元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的并购金额,如果危机之后换算一下它的价值上千亿。大家知道去年1月份德国有一个公司,09年1月份宣告破产,在中国国内有一些企业,其中在西安有一个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实际上在危机发生之前,国内一些企业曾经试探过收入它的可能性,可是对方要价非常高,十几亿美元都拿不下来,去年1月份破产以后,需要解决它的债务危机,国内机构企业只发一两千万美元就收购了这家公司,可以看出422亿美元,表面上虽然增长了2.6%,但是实际上真正的价值含义是非常之大的。国际市场上是不是给我们企业留出了空间和机遇,下面我想借助一些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些内容。

  跨境直接投资需要探寻和解决的四个问题

  今天我介绍的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国际,或者跨境直接的一些增长形势会怎么样?作为结论而言,我们认为应该说在2010年可能会出现一个恢复性的增长,或者说是一个基本的持平。但是在2011年开始,可能会出现一个较快的新一轮的增长的周期。这是一个结论,也是我第一个问题的题目。

  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析一下,作为企业要到海外去并购,我们是要捕捉各种各样的机会,现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我们是不是恰在此时,是不是具备大规模走出去的条件,我们需要从国际层面考察一下,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像中国这样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目前在全球的并购,或者在全球的直接投资中,它的作用和地位有新的表现。我要到海外并购,更多从哪些方面关注市场的信息,寻找对象,这是我想的第二点。结论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它的对外投资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并购投资的一个新增长点,而且它的比重和地位以及它的影响和作用在逐步提升。

  第三个结论,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当然从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可以说是各个方面,有传统产业,也有一些新型产业,甚至不排除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哪些产业成为未来引领全球并购的热点的领域?我们也希望结合一些新的资料做一些新的分析。作为一些结论而言,比如一些新能源,像服务业,这样一些行业我们认为在未来全球跨国并购中可能会成为一个主导行业。它的增长可能会超过跨境直接投资平均增长点。

  第四个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也想尝试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它有哪些模式,或者已经有的一些成功经验做出借鉴,当然这个介绍不是非常系统,只是想作为企业走出去本身我们更多还是应该关注它的可行性。从这样四个方面,是我下面所要介绍的。

  今年跨境直接投资增长会基本持平 明年会现新一轮增长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需要来观察一下作为国际直接投资,或者跨境直接投资长期的趋势,当然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观察后就发现红色指的跨境投资增长速度,大多数年份是直接增长,但是一般来说时隔五六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下降,这个下降和经济周期相关的。当经济出现明显下降的时候,就会呈现负值,既然如此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以后,作为跨境直接投资也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下降了3%。从2010年来看,目前全球的预测,大概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可能3.4%左右这样一个水平,如果按照过去的规律来观察的话,有理由相信今年跨境投资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小幅度的增长,或者说是一个基本的持平,但是从下一个年度开始,可能会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这也是我们建立在一个对它的长期趋势变化基础之上。一般来说经济持续四五年左右,这时候直接投资需求会下降,甚至会出现负的增长,经济增长回升之后,直接投资之后一年左右时间也会出现增长。

  低碳成未来跨境投资新焦点 新兴经济体压力大

  下面看第二个问题,应该说全球直接投资它是包括了并购投资和异地投资,当然作为我们国内而言,我们异地投资更为熟悉,但是作为国际层面来讲并购投资是国际投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70%,80%左右,这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再来看一下并购投资,并购投资数据是和全球的跨境直接投资略有区别,应该说在2008年次贷危机正在逐步加深,或者出现国际金融危机当年已经出现25%下降,结果2009年又出现60%的下降。一个最新的数字,在今年的1季度全球的并购投资实现金额是1265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8%,也就是下降的16%。虽然还是一个下降,但是问题和去年60%下降幅度相比的话,已经是一个明显的带有回升趋势的结果。据此可以判断,大概今年并购投资可能出现一个持平的结果,因为这个回升会出现一个逐步回升的过程。包括对全球直接投资的预测,刚才我们讲了在上面右边资料里面也把它反映出来了,所以这是对未来一段时间,或者根据一季度情况对可能出现全球并购投资增长形势的一种展望或者一种预测。

  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什么呢?更关心的是一些结构性的变化,或者说从企业的层面来看,我们要关注国际直接投资市场,恐怕还得更多的从跨国公司的身上去找规律,直接投资它的载体当然还是通过跨国公司海外产业转移和产业布局调整,这样一种方式来表现的。

  我们最近也对跨国公司有关产业布局做了一些分析,首先第一点,我们认为跨国公司有可能对它的供应链进行调整,而且这个调整朝着缩短供应链方向调整,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确实还是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问题,过去跨国公司进行海外产业转移的时候,运输成本很低,通信成本很低,可以把生产基地设置在离总公司非常遥远的地方,离市场甚至很远,因为毕竟生产成本是非常低的。今后他会不会改变这一点,它的供应链会不会有所收缩呢?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这也是去年克强副总理交办我们来研究的一个问题,应该说确实有一些跨国公司已经表现出了这样一些迹象,开始缩短它的供应链。但是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缩短供应链,我们知道过去跨国公司投资,它最大目的在于降低人工成本,对于一个跨国公司产品在全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在这种结构正在发生一定的变化。人工成本固然还是非常重要,但是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你消耗的能源的成本,你的碳排放情况,对于你在全球的竞争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他就需要考虑我在供应链延长一个问题上,是不是会带来我的碳排放成本增加,是不是会影响我们企业形象,影响到企业广告的作用,是不是对我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负面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能源又是稀缺的能源,我们石油可能只够开采40年,甚至我们煤炭只够开采130年,我们天然气只有170年可供开采,意味着未来能源性资源性商品价格为什么趋于上涨,从这样一个角度考虑是不是把我的生产布局,供应链调整稍微收缩一下,尽可能围绕一个地区的市场。这样一个优秀的调整,虽然目前表现了这样一个迹象,但是很难说是一个全面的调整过程,但是至少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关注,就是服务业的海外产业转移正在加大。服务业海外转移,制造业大规模海外转移,从80、90年代开始,90年代是转移最快的时期,但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制造业转移基本上该转的已经都转了,欧洲很多国家事实上制造业已经没有留下多少,包括日本在内,当然日本和欧美情况还有所不同。下一轮的产业转移是什么?是以服务业为主一轮产业转移,一方面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它的服务业正在逐步开始,提升它的档次,开始有一个结构升级的一种需要。同时从开放角度来讲,刚开始服务业未必是开放的,现在服务业正在开始开放。另外一个角度服务业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当地存贷的方式扩大你的市场占有率,所以我需要去中国投资,银行需要去中国投资这是服务业可能成为引领下一阶段跨国公司海外转移一个新的领域。而且服务业的转移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地地道道的服务业的跨国公司它自身的海外转移,比如说银行,汇丰银行现在开始在中国国内很多大城市设它的分行,设它的营业所,这是服务业自身的转变。

  但是另外一种更重要方式,就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对于我们来说目前来说不是非常普及,特别是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出现,而且服务外包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纯粹服务业跨国公司进行,而是由很多制造业大公司,其他方面大公司,把公司内部服务型,生产型服务型业务剥离出去,然后把它外包给境外的一些公司。我们把这个叫做服务外包,而且大量是制造业企业。前几年我去重庆,重庆去年接受一个很重要的服务外包项目,是新加坡的海黄运输公司,把全球所有的票单处理全部集中起来放在重庆,为全球跨国公司提供一个服务的,这就是一种服务外包,这也是服务业海外转移的一种方式,应该说目前在中国正在逐步铺开。特别是沿海城市在这一方面发展比较快一些,这是引领下一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再一个,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姑且不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还是存在一定的争论,但是应对全球变暖是一个大的潮流,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目前以中国来说,在节能减排方面我们的竞争力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我们产品耗能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我们单位GDP能源消耗指数也是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一些其他发展中国家。未来新能源开发,和低碳技术相关的产业布局会有所加快,这有可能成为发达经济体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一个主要领域,因此这个领域,比如说新能源开发,或者是一些低碳经济把它放在发达经济体,集中在了本国国内。这就会对发达国家,或者新兴市场国家很多企业形成竞争的压力。这应该是我们所应该看到跨国公司海外产业布局的一个新的动向。

  第四个方面在工业化,可能会减缓跨国公司对新兴市场国家技术转移,我们知道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有些发达国家再一次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再制造化的口号,尤其是美国有一个出口战略,计划五年之内使他的出口翻一番,而且提出再制造化,大力发展制造业,发展工业,我们不论这样一种发展方式是否有可能,可行性如何,但是毕竟给我们接受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很大的阻力。这也可以说是跨国公司产业布局一个新的动向。

  第五个,跨国公司主要目标由原来的国际市场进入转为东道国的国内市场。最后一点既然盯着国内市场,在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市场的时候,他可能会更多的通过订购的方式来迅速的提升在整个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份额。最近几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大规模的并购,为什么迅速增加,就是这样一个道理,通过这种方式很容易成为这个行业,这个领域的龙头企业,它有它的资金实力,有它的资本实力很容易做到这一点,这个当然对国内企业是一个新的竞争压力。当然从我们吸收跨国公司并购投资这样一个有效资源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好的事情,但是从企业来讲更多方面我们要面临一个严峻的竞争力。作为跨境直接投资在今后一个阶段,特别是后危机时代增长方面可能是什么样的趋势。

  金砖四国将对引领后危机时代的跨境投资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成为全球跨境直接投资的一个有利的代用因素,或者说一个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这一段的一个结论。首先我们来看,从目前为止,新兴市场国家对外投资占整个全球对外投资的比重来看,新兴市场也在开始积极面向全球进行投资,进行产业结构的布局新的调整,1980和85年全球对外投资存量中,它的增量是多少,80年代中期增量中新兴市场国家增量最高不到10%,但是08年和2005年相比对外投资存量中新兴国家上升15%,表明新兴市场国家对外投资影响力逐步上升。右边表示同一个年度一个国家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一个比,比如拿对外投资除以你吸引到的外资,我们可以看到在80年代初期的时候,作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平均数是什么呢?这些国家所吸收的或者说接受跨国直接投资占到对外投资的4.5倍,也就是说显然还没有基本一种能力扩大你的对外投资,基本上是接受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接受来自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这样一个阶段。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可以看到,2008年时候作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它的对外投资已经相当于吸收外资一半左右,甚至超过一半左右。比如从中国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在2009年吸收外资900亿美元,但是我们对外投资,包括金融投资已经超过500亿美元,这就表明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它在全球市场投资中的作用,反过来说明作为中国的企业,你已经到了积极的走出去,去通过海外投资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金砖四国对外并购投资额加起来,2008年占全球比重最高,已经达到9.47%,接近一成。仅仅四个国家对外投资并购方面,就已经达到了全球的一成左右。当然2009年数字表现不太好,是09年上半年全球并购的数据,四个金砖四国对外投资比重额降低4.6%,在国际金融危机这样一个背景下,从新兴市场国家,还是从金砖四国角度来讲,他们面临什么样的压力。最近几年金砖四国对外并购的增长率,这个红线是中国的,可以看出中国增长率相对比较稳定的,虽然有些年份可以增长50%,甚至增长70%,但是下降幅度基本稳定在10%几,20%几水平,和巴西印度这样一些国家相比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当然从中国对外并购投资的平均增长水平来看,是高出全球平均水平,说明作为金砖四国来说,在后危机时代,应该说在引领全球的并购跨境直接投资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9年上半年全球并购统计,根据这个统计,根据国别,以及所占有份额和增长率,左边这个图反映的是流出,作为对外投资资本输出方,中国全球占的比重是1.6%,但是我们在2009年上半年时候下降幅度比较大的,下降81%,超过了全球当时下降64.5%这样一个水平。右边这个图表现流入,占到全球流入并购投资比重达到2.2%。作为全球并购每个产业领域分布这些方面会有什么特点?更多会集中在哪一个地区进行并购?通过这个表实际上可以看到,在今年一季度,2010年一季度一共有8325个并购的交易案件,可以从并购案件角度来计算。8千多个案件里面排在第一位是美洲的,三千多,第二位是欧洲,绝大多数并购活动发生在欧美国家,亚太地区排在第三位。作为目前来看欧美市场还是并购活动最为活跃的市场。亚太地区在哪个产业并购最为活跃了,作为亚太地区排在第一位的比如说房地产,亚太地区是排在第一位的,说明亚太地区目前所有房地产泡沫问题为什么这么严重,也是一定意义上投资并购热有一定的关系。第二个原材料行业,从各大地区并购交易数据来看,交易案件数来看是排在第二的。每个不同的领域,它的并购的案件数的分布情况大致可以从这样一个图看到。作为总体来看,并购案件数最多的是原材料,原材料更多和矿藏资源,像一些金融,纺织,非金属矿物质原材料直接相关的,来自这个行业并购案件从今年一季度来看最多的,最为活跃的。我想这样一些资料,作为不同的行业来讲,它在哪一个地区可能更为活跃一些。作为这个地区的划分还是以各大州作为一个单位来划分,如果我们在具体实施这个海外并购过程中,恐怕还是需要做很多细致的深入的分析,我们有助于我们做出一个科学的决策。我想这是关于从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并购中的作用和地位。

  服务业将会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并购的一个重要领域

  第三个问题,我们刚才讲了从行业领域的角度,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哪些行业领域可能成为引领全球并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或者说在这些领域并购活动最为活跃。首先来看第一个资料,在2009年上半年我们国际金融危机这样一个背景下,从一些主要行业数据来看,应该说服务业占了所有并购投资的50%,准确说49.4%,制造业占了39.4%,从大类来说服务业并购投资是最多的。也包括石油、天然气,冶炼在内占5%,采掘业也是5%,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农业。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服务业并购投资还是目前全球跨境投资并购的主要行业。09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它的表现怎么样?所有行业都在下降,服务业下降幅度比所有的行业平均下降幅度还要高一点,但总体来看都是一个大幅度下降。只有像能源和建筑相关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并购下降的幅度稍微小一点。当然这也和在危机背景下,全球的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这里面讲的企业并购,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本上从大型行业来说都是大幅度的下降。这是09年上半年。通过这个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哪些行业下降幅度最大,哪些行业甚至是增长,即使在05年国际金融危机非常严峻环境下还是在增长的,通过左边图可以看出,像金属制品,包括烟草,其他制造业,包括投资银行,证券,信托,这样的行业海外跨境并购交易案件是明显下降的,金额是大幅度下降的。实际上09年上半年也有一些行业下降幅度非常快,左边这个图既有一些新兴的行业,同时有一些传统的行业像纺织业也是传统行业,但是它的下降幅度也是百分之百。

  右边这个图还可以看出,一个是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增长得还比较快,这个增长快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确实用大量的企业面临严峻的经济方面的危机,IT这个行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受到非常大的打击,由于整个国际市场需求极具收缩,企业面临非常多的困难,企业之间并购重组也会大大降低。

  第二个,像制药,也是出现了增长,这个具体来说因为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和我们所说的猪流感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有一些行业确实在经济不景气中反而会上升,比如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做保险柜行业可能遇到难得的发展机会,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宁波东莞一代保险柜生产厂家定单多得不得了。另外据说生产炒菜锅的企业定单也在增加,没钱在外面下馆子,在家做饭,经济不景气大背景下有些行业反而收益,在医药行业不排除这样的因素,得抑郁症的人增加了不排除增加新药。作为医药行业并购的案件数的金额仍然在持续增长,我想这是需要我们加以关注的。

  刚才从地区角度来看,看这些不同的行业,他们并购活动可能更多集中在哪些地区,作为一个企业商务服务这个领域的,我需要参与一些国际并购活动,在哪个地区最为活跃,这是我们刚才所做的。这个资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已经想去哪一个地区市场进行并购,当我看一下这个地区市场哪些行业并购活动最为活跃?我们把每一个大的地区它的前三个并购案件数最多的三个行业列出来,比如说从整个全球来看,像原材料排在第一,案件数最多,第二个生产投资,机械设备投资品的行业并购案件数是最多的,第三个是金融,当然这个也是和金融危机有一定的关系,金融业重组在加快进行。

  从我们亚太地区来看,最为活跃和原材料有关系,矿藏资源,比如一些重要的大宗商品,像能源类似于铁矿石这样一些重要资源。第二金融,第三和煤铁铝,中国在这方面开放程度不是非常高,至少来自海外的并购短期内还是很难,当然娱乐业常常作为跨国公司的一个发展方面,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发展还是不够的。娱乐这个行业也是属于三大并购活动最为活跃的一类,这是今年一季度,当然也表明今后一段时间这些领域的并购应该说还会进一步趋于活跃,可能会成为很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并购的企业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另外,还是从一季度行业并购投资情况来看,我们再进一步细分,从金额角度来看,哪一些领域并购金额是最为集中的?第一个在能源和电网领域,20%交易额都是和这个领域相关的。第二金融,第三房地产。从交易案件数来看,第一个原材料1266个案件,数目相当大的。第二个是投资点,第三个是金融相关的,大概一千个左右。

  第四个问题希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首先我觉得作为企业走出去,当然我们需要做很多的准备,这一方面陈所长会做非常独到的一些建议和分析。这里我想举一些具体的例子,首先对投资环境的这种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们目前对投资环境的分析的角度,觉得可能需要参考和借鉴国际上的一些经验,因为我是长期研究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以及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外资政策问题。常常从分析我们国内目前的投资环境,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来进行改善,这是我研究的重点领域。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在跨国公司看问题的角度和我们分析的角度应该说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可能更多的利用一些宏观的数据,这些指标在一定意义上它表明的是一个大的宏观的背景,或者跟成本直接相关的一些因素。但是跨国公司在考察一个投资环境的时候,可能用的是一些非常具体的,非常务实的指标。比如我曾经看到过世界银行有一个关于中国国内二百个城市投资环境调查报告。这个报告列举了很多指标,这些指标都是些看起来非常具体,非常小的一些指标,但是综合起来看的话,确实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在投资环境,特别在政府效率方面的差别。比如作为企业来讲税负,比如企业你待在这个城市里面一年平均多少天和政府打交道,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具体非常小的指标,当然也许它反映的问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但是如果很多企业都认为我在这个城市,我需要一年花出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跟政府打交道,事实上反映出政府效益确实存在问题。我记得2006年调查发布一个结果全国200个城市里面企业一年需要和政府打交道天数最短的是杭州,只有七到八天左右,最高的是多少呢?最高的有一百多天,二百天,这就是对不同城市,确实能够说明投资环境的问题。

  我想对于我们企业走出去也同样如此,我们在考察,在分析,研究,我们投资目的地投资环境的时候,可能也需要在看问题的角度,在这些方面更多借鉴吸取一些国际经验。我也注意世界银行也在发布这样一些数据,在各国所进行大量的调查,这个国家作为企业和税务部门打交道的天数是多少?就有这样的指标。企业要履行一个资产注册的手续需要多少天,每个国家都会拿出一个数据来,实际上每个数据无法反映你真正投资环境是什么,但是如果把所有数据放在一起看的话大致能够看出不同的投资目的地,它的政府效率,投资环境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有这样的数据库,只要我们认真的去做这样的工作,有助于我们能够提出更好,更为准确一些投资决策。

  这里头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左边这个图反映的是什么呢?左边是我们列举了一些城市,是世行在很多国家做的一些调查,这个国家叫做商业的方便指数是多少?当这个指数值为1的时候,是最为便利的,因为作为企业来说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和商务相关的一些业务,你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是否非常便捷,有一个综合性感受,指数值为1是非常便利,从这几个国家来看美国指数值是最低的,4,比理想指数差了3个点。但是其他国家像韩国、马来西亚是多少呢?20几,显然比美国差距就拉开了,相对于美国指数值五倍左右,但是看中国是多少呢?86,如果进一步看印度,俄罗斯,巴西,你会发现我们指数比他们好得多,最严重巴西120多,说明中国指数方面,比其他金砖四国指标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改善。对于企业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你不需要去自己亲身实践,你根据一些机构做出这样一些分析,他的一些判断,就可以为自身决策提供一个依据。

  右边这个图是劳动力成本,国内很多城市,深圳,大连,青岛,沈阳,和印度三个城市,新德里,孟买,巴彦淖尔,看中层技术人员高于印度三个大城市,只有像青岛、大连这样的城市很有意思,虽然是沿海城市,但是他们人工成本反而比较低,沈阳是高于它,但是管理人员来看中国这些大城市管理人员平均收入水平是低于印度的三大城市收入水平,说明我们很多企业都是高管说明你们收入水平还是偏低,如果企业把它作为投资环境的依据的话,他会认为在中国管理人员工资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所有这样一些分析问题的角度,是我们在制定一个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计划的时候是需要注意到的,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一点非常重要。

  下面还想借助于一种什么方法,这个大家很熟悉,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所有的一个分析手段,主要把一个企业放在一个坐标里,或者一个群体,当然不仅仅是单一的企业可以这样做,一个企业群体也可以这样做,你的优劣势是什么,然后企业外部环境,你的机遇是什么,你的风险是什么?这是常用的一个企业分析方法。我们在这里通过这种方法对中国企业,韩国、日本企业做了比较,作为中国企业你的优势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首先第一点我们因为有廉价丰富的劳动力,所以使我们商品的价格相对来说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是比较低的,这是我们一个优势。

  第二个优势,这个评价是由日本一个机构来做的,它更多的把日本企业作为一个比较的基准来分析中国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还是很能说明问题。中国企业第二个优势是什么呢?就是自上而下的迅速的决断能力,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是企业家的企业管理人员,我们应该在这一方面深有体会,特别在面对瞬息万变市场环境情况下,没有这样一个决断能力,商业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我想这一点中国企业这一方面确实有优势的。到了南欧那些城市,恐怕那些公司上午11点上班下午还要睡一个午觉,下午五六点才去上班,像这种工作方式显然不利于企业迅速做出自己的决策。中国人这一点全球范围来看应该说还是值得称道的。它的劣势是什么呢?比如我们在技术和研发方面我们的能力相对是比较薄弱的,我们缺少的是全球性的品牌,像我们加工贸易,虽然规模很大,但是我们的出口商品85%都是贴人家的牌子,能够使用自己的自主品牌的占的比重非常低。当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机会,难道不能通过收购方式提高我们在品牌方面的实力呢?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对外投资获取这种战略性资源的时候,也是在针对我们的弱势,无论哪些方面有弱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我们弱势。一方面可以看出我有短板,另外可以通过海外并购这种方式解决我的短板问题。我们进行国际市场,这种机遇体现更为明显,当然还是有一些劣势的。比如说我们商品和服务质量比较差,我们应该客观的承认这一点,比如说机关旁边新通一个五号线,我们曾经为此欢欣鼓舞,应该大大方便我们上下班时间,而且整个地铁线设计施工采用材料都是最新的。但是没过一段时间会发现站台上放了很多水,一个非常漂亮的车站结果放着很多水桶,上面在滴水,说明我们在系统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虽然看起来非常有实力,规模已经很大了,但是说起真正的实力,很多跨国公司特别是和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

  另外一个是风险和机会,我们国际市场是非常大的,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机会。企业走出去这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当然政府对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政策的支持和制度层面的支持,比如在境外建立经济合作区,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性贷款,提供出口性保险,三大保障手段支持,这也是我们面临机会的一个部分。我们在领导人经济外交方面做得不错,我们领导人出访往往有很多大的企业也要随同出访,为企业搭建一些平台,这本身是经济外交的一个主题,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有利条件的方面。

  作为风险来说应该说是很多的,也是我们大家经常听到的,比如我们和欧美之间贸易摩擦越来越多,美国去年对我们接二连三搞两防两保,去年头一次受到两防两保案件金额数超过一百亿美元,最大轮胎案达到27亿美元,说明现在面临这样一些压力越来越大,另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虽然对美国出口不断减少,但是我们下降幅度比美国整个进口下降幅度要小得多。所以我们市场占有率是明显上升的,我们在美国市场占有率09年的时候比08年又提高了2.9个百分点,已经占到它整个进口19.3%,杂项商品在美国占有率是58%,纺织品是40%,金属制品是30%多,市场占有率高了以后,必然会面对的是更多的来自贸易保护主义。这可以说是我们面临一个的风险。另外就是日趋上升关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威胁论。

  我们不仅仅对中国企业做了一个分析,同时因为中国企业现在经常那来和韩国企业进行比较,应该说韩国企业我觉得在海外并购投资方面,是和中国的企业相比是略胜一筹,你看到它的优势,相对于中国企业优势而言要多得多,尤其在市场战略方面,广告战略方面,品牌战略方面都要比中国企业有的优势更大,更强。劣势当然也存在,比如说它的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更多依赖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一些问题。同时它的系统化的技术能力,问题在于整个系统性能力还是有限的,我们把它叫做集成创新,诸如此类一些问题,当然从外部环境来说,机会有些和我们相近的,有些是有所区别的。

  最后介绍三个案例,这三个案例是从模式角度去谈的,我们说一个企业要去海外并购,作为中国的企业,从发展阶段上来说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机,尤其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是我们面临一个新机遇,但是一定要注意对企业来说,我们还是要把我们的走出去的战略真正的把它做好。对于海外投资的模式,从华人企业来说,他们经常总结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李嘉诚式的海外并购模式,国际化人才储备战略,因为在海外投资一个最为重要资本就是本土人才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当然现在去伦敦投资可以雇佣伦敦当地的人才,只要有资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人才未必是真正了解你企业文化,和了解你企业的一个合适的企业人才。李嘉诚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从他的公司起步之初招收员工已经开始进行人才储备,当公司到了一定发展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需要在伦敦设厂,马上把公司里面已经非常熟悉他的企业经营特点,非常熟悉企业文化的人派过去,他实行的这样一种模式,国际化人才储备这是我们值得赞赏的。第二个是王永庆模式,王永庆模式由点到线,先从一个点开始,我的上下游更多依赖于我的出口,或者依赖于和其他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当我具备条件之后再向上下游逐步的延伸,这也是一种非常稳妥的模式。第三种模式,我并购一个企业要获得的只是你的品牌,只是你的技术,或者说你的一个战略性资源,但是并不直接去插手你的经营管理,完全由你当地经营团队来支持,这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海外并购的模式。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892。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