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跟着王昭君学移民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0年05月29日02:18
  去神农架,途经兴山县城。城西数里,一架悬索桥,横越香溪。桥头有座古色古香的牌楼,上书“昭君故里”。王昭君的家乡不是在湖北姊归吗?朋友说,兴山在古代隶属姊归,眼前正是王昭君的故里。这道悬索桥就叫“琵琶桥”。站在桥上,香溪水声叮当,依稀听见当年王昭君手弹琵琶的韵律。

  既然已经到了昭君村门口,岂可错过?沿香溪而下,远远看见一座现代化拱桥。过桥后,盘山而上。旁梯田层层,满目橘林。

  词怨千年

  民间传说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贵妃、貂蝉。这之中,唯独王昭君拥有非常完整的史料记载。在班固所著《汉书》第9卷“元帝纪”和第94卷“匈奴传”中都明确记载了王昭君的事迹。昭君故居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几度兴衰,然而地址所在却毫无疑问。近年重修昭君故居时出土了不少汉代砖瓦,即为明证。在昭君出塞前,朝廷封昭君的父亲王襄为越州太尉,昭君的哥哥也受封。

  现在昭君故居于1982年复修。纪念馆呈村落布局,前庭后院,错落有致,与周围环境融合一体。设计师不知何人,构思巧妙,超凡脱俗,理应在昭君村入口处给他立个铜牌,以兹表彰。庭院正中是王昭君的汉白玉塑像,丰容靓饰,端庄飘逸。这个塑像出自于内蒙古雕塑大师张恒之手。从数千里之外王昭君的婆家送来故里,也是一段佳话。

  在中国土地上,比昭君村更显赫的地方大概不多了。历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王安石、苏东坡等等都来过昭君故里。以昭君为体裁咏颂的诗歌更是不计其数。好像不写王昭君就不够诗人的资格一样。

  有关王昭君的诗文成百上千。有的替王昭君鸣不平,有的为她远嫁漠北而感伤。有的宣扬忠君恋主。在诗词当中出现概率最高的有两个字:一个怨,一个愁。怨汉家天子薄恩寡义,感叹诉不尽的乡愁。

  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苏东坡在被贬到湖北黄州当团练副使的时候特地来到昭君村。他写道:“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子。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去时忧色衰。古来人事尽如此,反复纵横安可知”。看起来,苏东坡是在借昭君出塞,发自己的牢骚。王安石的《明妃曲》中写道:“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王安石认为昭君在塞北得到单于的相知,受到恩宠。既然日子过得不错,还谈什么“失意”呢?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宝琴之手写了一首青冢怀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诗中樗栎指的是不能成材的木料,说穿了,就是骂汉元帝朽木不可雕,把绝代佳人昭君送到黑水之北,只留下了无尽怨愁。这首诗悲则悲矣,却没有什么道理。昭君出塞真的是那么悲悲戚戚,凄凄惨惨吗?

  走出去的前辈

  在凭吊昭君村的诗廊时,感慨万千。大部分诗文都迷失了方向,扭曲了历史。儒家有言,父母在,不远游。只晓得在家门口转悠。在宋代以后,朱熹提倡理学,竭力主张维护原有的社会秩序,排斥革新。如此保守,怎能接受昭君出塞?于是在旧传统的束缚下,文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描写昭君出塞,把光彩夺目的王昭君说得如同一团愁云惨雾。

  王昭君是走出去的前辈,开创了一个光辉的楷模。如果后人有王昭君的见识,大胆地走出去,那么中华民族的活动范围就远远不止于赤县神州。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留学生出国。有些人忧心忡忡,说什么要防止人才外流,要叶落归根。他们应当来昭君村看看,从这里吸取一些有益的教训。什么叶落归根?应当像王昭君那样,落地生根,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目前,中国最缺乏的是高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级金融人才。由于在高科技领域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率的竞争市场,因此在国内还培养不出足够的人才。出国留学就是参加高水平的学术竞争。在北美和欧洲聚集着许多非常好的大学,在这些大学中聚集着来自于全世界的优秀学者。可以说,世界上学术界的“奥运会”主要是在北美和欧洲举行的。只有参加这些竞争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数量不多,但是作用非常大。四两拨千斤。在高科技领域中尤其是这样。当年,要不是钱学森、邓稼先等人排除万难,回到祖国,我们的“两弹一星”要上天,不知道有多难。

  邓小平在1978年6月说:留学生的数量要增大,“要成千上万地派”,“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高瞻远瞩,至理名言。金字塔的基础越大,尖峰越高。如果能够在1000名留学人员中培养出一个或几个高级人才,那么就可以为中国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条件。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是这样,中国也不能例外。

  出国移民有什么不好?我们应当响亮地提出这样的口号:只要有条件,能移民就移民,移民就是爱国。这样的提法也许一下子让一些人接受不了。其实,道理很简单。

  王昭君就是移民,有什么不好?如果康熙皇帝那个时候就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今天北美也许讲中文。新移民应当像王昭君一样,在所在国落地生根,扩大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基础。如果这些人在海外实现不了自己攀登科技高峰的愿望,十有八九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国人和犹太人一样,最注重教育。许多留学生的第二代都进入了北美最好的大学,非常有竞争力。当我们说中国在海外储备人才时,这些第二代移民才是真正的人才库。

  其实,在昭君村的碑刻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时代的进步。尽管近代诗人的文采上远不及唐宋大家,但是他们的观点却超越了古人。辛亥革命先驱鉴湖女侠秋瑾在日本留学时写道:“钱塘江上几回潮,作客年华鬓渐消。争似明妃悲出塞,尚留青冢向南朝”。江苏无锡诗人章简诗曰:“一曲琵琶出玉门,单于铁骑静边尘。曲中莫怨君恩薄,万里功名付美人”。由于昭君出塞,铁骑边尘,一扫而净,人民炽盛,牛马布野,万古功名,何怨之有?
(责任编辑:刘玉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