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张涛:闯关资源价改 舒缓通胀预期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张涛
2010年06月02日14:14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降油提气”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是进一步保持物价稳定,二是在提高天然气价格的同时取消价格双轨制。而从此次调价的时机上,更能看出调价实为资源品价改的推进保驾护航

  伴随中国经济在危机中的率先复苏以及外围经济环境的

缓慢改善,决策层在宏观调控上也相应做出了调整,由危机中的“规模救市”转为“结构性退出”,政府工作报告的措辞也由去年的“尽快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变成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但今年一季度11.9%的经济增速和前4个月CPI2.4%的平均增幅,却让“过热”一词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尤其是对复苏后是否会快速出现再通胀,更是忧心重重。

  诚然,按照货币主义的经济逻辑——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那么在2008年11月份“国十条”出台至今的一年半时间内,新增的信贷投放已经高达了14万亿,已经超过了2009年GDP的四成之多,单就货币因素一项,已经让未来通胀承受巨大压力。如果再加上基本生活品供需的短期失衡,投资的借机炒作等因素,那么通胀洪水真的很可怕,而且洪水一旦决堤,单靠政府行政干预,恐怕很难奏效。因此,如何疏导这一不稳定因素,就成为当局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抓手。

  但是需要澄清的是,未来的通胀压力和现实的通胀走势并不是一回事。例如今年政府的物价目标定为3%,今年CPI的翘尾因素为1.43%,由此推算,我们对今年物价新涨价因素的承受空间基本在1.5%~2.5%之间,这个水平已经略高于2000年至2009年的1.1%的平均水平了(但低于2007年的3.1%和2008年的2.5%)。如何解读新涨价因素政策空间的提升呢?《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答案就是“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综合考虑了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信贷增长的滞后影响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并为资源环境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间”。

  5月份的最后一天,发改委宣布降油提气,汽、柴油出厂价格降幅均为3%左右,这是自2008 年12 月19 日成品油价格新机制运行以来发改委第十次调整油价,价格变化为6升4降。这样调整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是进一步保持物价稳定。4 月13 日发改委宣布上调国内成品油价后,从4 月27 日到5 月14 日,国际油价移动均价涨幅已经突破4%的关口,但发改委当时并未按照新机制进一步上调,而此次在“22天和4%”的两个标准没有突破前,发改委提前下调油价,反映出通胀担忧对发改委决策的影响和监管风险;二是在提高天然气价格的同时,取消价格双轨制。如果再结合日前发改委公布的《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的综合改革”的说法,那么包括油、气、水等资源品价改,则将又进了一步。而从此次调价的时机上,则更能看出此次调价实为资源品价改的推进保驾护航:5月份PMI指数中,购进价格指数由上个月的72.6降至58.9,环比降幅18.87%,是该指数公布以来的次高水平。雷曼破产之后,2008年8月至10月间,降幅曾经超过20%,选择在外部通胀压力趋缓的时刻及时取消天然气“双轨制”,进一步削弱了政策出台后短期内的不利因素。

  实际上,自上世纪80年代价格闯关的失败,到后期随着经济短缺的结束,一般商品价格改革的水到渠成,中国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机制已经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则是始于2003年的资源品价格改革,至今尚未完成。而此次危机的爆发,和在危机推动下中国经济的加速转型,已经让价改的另一半不能再拖了。特别是在目前经济复苏势头不错的环境下,如何尽快提升经济的内生增长力,已经成为经济复归良性轨道的关键。如果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利润依然通过政府手中的价格管制机制来分配的话,实体经济将在经济环境突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局势面前无所适从,因为自身的经营成效很大程度上还是政府来定。而如果大家都不看市场脸色,只是看政府脸色,又何谈积极培育内生的经济动力呢?又更何言打破行业垄断、行政垄断呢?如果这些扭曲因素不能尽快得以扭转,通胀预期管理又从何谈起呢?

  因此,在当下经济环境中考察资源品价改,正如同芝加哥大学的克鲁斯内尔教授 (Randall Kroszner) 所言:“摆脱金融危机就像摆脱尴尬的社交聚会一样:正确地退出非常关键”。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在危机中率先复苏,除了政府大手笔的投入之外,更多源于决策层过人的胆识,如何通过“结构性退出”实现结构转型,恐怕更需要超人的智慧和胆识。说得再明白一点,实际上就是:在政府的眼中,市场究竟是玩偶,身上系着无数根可以随时拎起来的线;还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只需偶尔纠正它任性的一面?

  (作者系财科所经济学博士,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现挂职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行长助理)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