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卢周来:为何足球“小国”能踢走“大国”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卢周来
2010年06月25日17:34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在“足球球员全球化流动”过程中,那些来自非洲、南美与中东欧国家的球员经过了欧洲联赛的锻炼,既有技术又有经验,使得国与国之间在足球上实力差距愈来愈小

  卫冕冠军意大利被东欧小国斯洛伐克“踢出”16强,与上届亚军法国的“卷铺盖走人”,是此次世界杯最让人难以置信也难以接受的现实。昨晚与我一起看球赛的“达人”师兄说:等着吧,最后剩下的不定都是些小国、弱国。

  尽管我仍然觉得德国军团保存了世界杯被传统欧洲捧走的希望,但有一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闯入世界杯的各国球队——尤其是欧洲、非洲与南美球队之间,其高下越来越难以分出伯仲?

  此前曾有经济学家写过文章,称足球水平与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相关,发达国家足球水平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如果从全球看,这个结论的确有代表性。毕竟最近几届世界杯上,无论是从闯入32强还是最后16强的国家,发达国家进入的数量占同级别国家总数的比例还是要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从局地看,这个结论又值得怀疑。

  我特别留心了一下,在2008年世界银行公布的110个国家与地区人均GDP排行榜上,本届世界杯32强中的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加纳、乌拉圭、阿根迁、巴西、南非、尼日利亚、朝鲜、阿尔及利亚、喀麦隆、洪都拉斯、科特迪瓦等都排在50名之后,有的甚至还在100名之后。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110个国家与地区按人均GDP排名分为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二者进入32强的比例其实差不多。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师兄所说的“小国、弱国”能够与大国、强国在世界杯上一争高下呢?我自己在对各国球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那些非洲、南美、中东欧“小国、弱国”的主力球员,都是在欧洲联赛上踢出来的,其中许多人还是欧洲联赛上的冠军级球星。

  这一结论并证实提升到“经济理论”高度不是我,而是现在从教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茨尔诺维奇(Branko Milanovic)。这位曾出版过《世界分裂:全球不平等的度量》(Worlds Apart: Measuring International and Global Inequality,2005)、以研究全球化闻名的经济学家,在今年6月15日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所网上杂志《耶鲁全球化在钱》(Yale Global Online)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世界在玩:足球与全球化》(The World at Play: Soccer Takes on Globalization)。文章认为,是“足球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足球水平不断接近。

  茨尔诺维奇在其文章中通过计量确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国与国之间的足球水平差距的确在缩小。30 年前,平均每场比赛的差距是1.7球,最近3 届世界杯则缩窄为1.2~1.3 球,仅胜一球、和局、加时经常发生,每届都有“小国或弱国”作为黑马杀入八强。

  这一切发生茨尔诺维奇所称之的“足球全球化”运动之后。在足球运动史上,长达5年之久的“波士文诉讼”对于足球球员的全球化流动具有决定性的事件。在1995年之前,欧洲联赛还在规定各队只能容许同时派出3名“非本土”球员参赛,但在来自比利时球员波士文经过5年努力从欧洲法院那里终于获得对转会自由的承认之后,对有关外国球员限制的规定旋即被废除。其结果是外籍球员纷纷登陆欧洲联赛,在上一季的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法国这五大联赛共计2600 名职业球员中,外籍占了近800人,且都是场上主力加球星。以至于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曾有一场英超主力阿森纳队的赛事,上场者没有一个是英格兰籍球员;国际米兰在赢得欧联冠军时,首发球员一个意大利人也没有!

  茨尔诺维奇认为,就是在“足球球员全球化流动”过程中,那些来自非洲、南美与中东欧国家的球员――甚至连朝鲜队都有三名在国外踢球的球员,在经过了欧洲联赛的锻炼,既有技术又有经验,在“世界杯”赛事时,他们回到各自国家代表各自国家比赛,这是使得国与国之间在足球上实力差距愈来愈小的原因。所以,从这方面看,足球全球化缩短了全球足球实力上的“南北差距”。

  作为经济学家,茨尔诺维奇讨论“足球全球化”其意仍然在于“经济全球化”。尽管“足球全球化”缩小了国与国之间足球实力上差距,但“经济全球化”却拉开了南北发展差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茨尔诺维奇提出,要借鉴足球全球化经验,实现劳动力尤其是高端劳动力的全球自由流动,同时规定必须服务于本土。茨尔诺维奇甚至提出,可以通过法律,建立起类似足球球员在流动性与服务本国方面的机制,即规定在发达国家效力的发展中国家流动出的高层人才,每满五年,必须回到本国服务至少满一年。“这样既可以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好处,又可以有机会让高技术劳动力有机会造福当地社会。”是一个两全齐美的做法。

  我当然举“双手双脚”赞成茨尔诺维奇的建议。不过我知道,“劳动力全球流动”也仅限于少数拥有经济、知识或技术资源的高端人群,而这些高端人群也很少有愿意回到贫弱的本土提供服务。所以,我除了建议中国的确可以多让一些球员到欧洲踢球以利用“足球全球化”好处之外,对于涉及“经济全球化”这样更复杂事情的经济政策,还是想好了看准了再做。

  (作者系中国国防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多家媒体财经专栏作家。本文是其“足球经济学”系列之五。)

  卢周来的微博

  卢周来的其他专栏文章:

  卢周来:现代足球为何绝不可能起源于中国

  卢周来:“高贵”足球如何开始商业化堕落

  卢周来:为什么我对朝鲜和德国印象深刻

  卢周来:为什么中国队总与世界杯无关?

    卢周来:“两房”退市是阳谋而非阴谋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