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加薪,钱从哪儿来

来源:《新财经》
2010年07月02日17:55

  上期的《新观察》,笔者谈到了给企业减税这个话题。也许是巧合,5月份,全国人大财经委两位副主任闻世震和吴晓灵,率调研组兵分两路,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样本省市进行了深入调研,最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建议政府减轻竞争性行业的企业税负,腾出空间给员工增加工资。

  这样的好消息,近来不绝于耳:先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迫于员工“连环跳”的自杀压力,给企业一线员工上调了30%的工资,后又有美国百胜集团沈阳分公司,在与市总工会谈判半年后,将2000名沈阳肯德基在册员工的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从700元提高到900元,并承诺在“未来三年中”,保持每年5%的加薪幅度。

  与此同时,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起草修订的《工资条例》也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据说全社会呼唤已久的工资协商制度、同工同酬等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条款将被纳入其中。有消息称,《工资条例》年内即可出台,更有专家在此时提出,政府应仿效当年的日本,推出中国式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为普通劳动者加薪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很令人振奋,但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关键词:“钱从哪儿来”?

  在政府高税收政策的主导下,即使是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的2008年,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丝毫没有减缓的势头,增长速度依然保持着强劲的两位数。面对高税收,许多中小企业深感不堪重负,哪儿还有多余的钱来为员工加薪?

  在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却连年下降,甚至逼近了国际公认的风险警戒线。这种情况的持续出现,说明我国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已经出现了严重偏差,与温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执政愿景,已经越来越远。

  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在国家财富的迅猛增长中持续低迷,并非是个好现象。正如笔者在上期《新观察》中所说的:财富流向政府,并非国家富裕的象征。换一个角度说,一个没有购买力的民族,是托不起民族复兴这个历史大任的。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