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中国与世界

德国人依然对中国抱有好感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易水寒
2010年07月08日17:23

  访谈嘉宾:托马斯﹒黑伯勒(Heberer)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政治研究所所长

  时代周报: BBC最近一次对全球28个国家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许多欧洲人对中国的评价并不高;而相反,中国人却对德国做出了正面的评价。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Heberer:中国人对德国做出正面评价原因有很多,比如中国对德国文学、哲学和古典音乐的接受,德国的科学成就,德国对其近代历史(纳粹时期)的积极反思等;中国人喜爱德国的汽车、科技产品、德国的体育(足球)和勤奋、准时、可靠、精确等所谓的“德国价值观”。中国将德国视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伙伴,尽管它也会对中国进行批评。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同德国在各个领域都有成功的合作。

  我不确定上述民意调查的准确性有多高。毋庸置疑的是,在德国,人们对中国和中国民众的好感是很强的。批评的声音当然也有,在我看来它们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冷战结束、苏东剧变之后,许多人将中国视为传统社会主义阵营的最后堡垒。其次,消极的看法来自面对中国的崛起而产生的忧虑。最后,这些批评也同德国独特的历史经历(民主德国)有关,这些经历被部分地套用到中国身上,尽管改革时代的中国同民主德国的情况截然不同。此外,虽然中国的日常生活得到了种种改善,其政治转型却进展缓慢,这一点也有消极的影响。

  时代周报:在人们对另一个国家的认知中,媒体报道起到什么作用?媒体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Heberer:无论在哪个国家,普通民众对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遥远的国家的情况,通常都不是很了解。人们主要受到从媒体获取的信息的引导。所以媒体对于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就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应的,媒体也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套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话来说,媒体不仅要遵从“信念伦理”,即彰显自身的价值观和原则;也要遵循“责任伦理”,即顾及新闻报道的后果,并因此做出审慎的判断。为了增进理解,人们需要更多阐释性的、分析性的文章,而不单纯是对事件的报道。另一方面,伯尔基金会近期的一项关于德国对中国媒体报道的研究报告也澄清了,并不存在“媒体阴谋”。

  时代周报:你如何评价中国为提高国际形象而推行的新的媒体战略?中国的英语媒体,如CCTV-9频道、《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等的影响如何?中国媒体在中国的国际沟通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Heberer:这些英语媒体主要只是在中国的外国人在看,德国的普通民众通常不是他们的读者。比方说,《中国日报》这几十年来发展得很好,但在欧洲却影响甚微。德国人在接触到中国媒体的时候,会对其语言和论证方式感到陌生。中国的媒体报道经常被理解为宣传。尤其是中国遇到问题时,这些对外媒体也完全使用片面的政治化的语言来报道,很不利于帮助外国读者理解这些事件。这样的报道就不是客观的,无法令人信服。在我看来,中国的对外宣传一直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将针对国内发表的意见几乎全部照搬到国外。这种方式完全不考虑海外受众的疑问在哪里,在论证方面通常也无法被理解。

  时代周报:中国在媒体方面应当如何改进?

  Heberer:在任何社会中,媒体都有舆论监督的使命,这意味着他们也应当报道社会发展的消极方面,并谈论那些富有争议的问题。这一点在中国已经有了许多改观。但仍然有太多的问题被认为是“敏感”。我们当然希望中国在这方面能够更加开放。哈贝马斯曾提到“公共领域”的概念,它推动社会讨论批判性的、争议性的问题,以便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媒体应当成为这一“公共领域”中更为强有力的一部分。

  在对待国外媒体方面,我认为驻华记者的工作条件需要得到大力改善,应当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并改善信息通道。时代周报:你对中国媒体的国际报道,比如说对德报道的印象如何?

  Heberer:各媒体之间当然有很大的差别。在这里我也想呼吁中国的记者遵循“责任伦理”。同样,我们需要更多阐释性的、分析性的文章,而不仅仅是事件报道,以便增进理解。

  时代周报:你的话经常被中国媒体引用,能否谈谈你自己同中国媒体合作的经验?

  Heberer:在这方面媒体间的差别也很大。同我合作的大多数中国媒体都力图做到客观。但是在我的文章和采访中,只要稍稍有一点“批评”或者“敏感”意味的地方,经常都会被删节。对德报道的一个很消极的例子是《环球时报》,比如该报经常引用我据称是在接受他们采访时说的话,尽管我从来没有接受过环球时报的采访。

  时代周报:根据你的经验,中国人对西方是否足够了解,德国人对中国是否足够了解?

  Heberer:尽管信息日益增多,但是双方的相互了解仍然相对较少。在中国仍然有许多关于德国和德国人的陈腐观点,在德国也是一样。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大多数德国公众对中国和中国人是抱有好感的,中国人对德国和德国人也是这样。许多德国人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它的人民。关于中国的展览、电影节和讲座总是非常受欢迎。我敢说许多中国人对德国和德国人也怀有同样的兴趣。这是增进相互理解的一个良好前提。目前一些德国的基金会支持德中两国的记者进行交流,以改变他们的相互认知,我觉得这是十分可嘉的。歌德曾经写过: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共同之处比大多数人想的都要多。这是一点很有意思的认识,值得我们去深思。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