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深度阅读

哈佛之道

来源:《北大商业评论》杂志 作者:杨玉林
2010年07月15日11:54

  (编者按)环视全球,几乎在每一领域的巅峰,都能看到哈佛人的身影。他们是公认的社会道德与成功的楷模。可以说,哈佛就是“成功”的代名词。那么,哈佛是如何成就这么多灿若星辰的成功人士的?其管理体系有哪些独特之处?

  建校300多年来,哈佛大学向全世界输送了大批人才:美国总统中有8位毕业于哈佛,20%左右的哈佛毕业生在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担任要职,近30%的哈佛毕业生担任世界各地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同时,一大批社会各界的要人也陆陆续续从哈佛走出,如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世界巨富比尔•盖茨等。

  环视全球,几乎在每一领域的巅峰,都能看到哈佛人的身影。他们是公认的社会道德与成功的楷模。可以说,哈佛就是“成功”的代名词。那么,哈佛是如何成就这么多灿若星辰的成功人士的?其管理体系有哪些独特之处?

  健全的权力制约机制

  哈佛大学权力结构清晰分明:校友会制约监事会,监事会制约董事会,董事会制约校长和教育长,校长和教育长领导各位副校长以及各个院系负责人。这种权力制约机制非常健全,很难发生横向干预和滥用职权的事。

  哈佛大学最高权力机构依据1650年6月9日的成立章程,设立哈佛大学董事会和监事会,一直沿用至今。董事会多数成员不参与哈佛大学日常管理,他们定期召开董事会会议,向哈佛大学校长提供决策建议。

  董事会现有包括哈佛大学校长在内的7名成员,其中大部分毕业自哈佛大学却不在本校工作,这一结构既保持他们对母校的热情关注,又保证做出决策的客观态度。董事会的组成实行自我循环制,一旦有职务空缺,董事会自行挑选新董事。董事会负责哈佛大学的财务和行政决策,校部秘书和财务主管直属董事会领导。有关教学决定和机构设置等重大事项,由校长和各行政部门负责人向董事会提出。各个研究生院院长和各个系的主任均由校长任命。

  需要指出一点,哈佛大学的第二负责人(二把手)称为教育长,而非第一或者常务副校长。如果按照商业公司惯例,哈佛校长相当于公司董事长,教育长相当于总经理。目前,在校长和教育长领导下,有7位副校长分管日常行政、财务、法律、校友事务、公共关系、人力资源和政策制度。

  哈佛大学监事会成立于1642年,比董事会的历史更为悠久,因而享有高级权力机构的美称。它不参与学校经营管理,更侧重对重大方向提供咨询意见。起初监事会由退休的校领导、政府官员和清教徒组成。目前,监事会有30名成员,所有监事均由哈佛大学校友会差额选举产生,每位监事任期6年,每年产生5名新任监事,以这种方式更新循环。监事会候选人由校友会提名,没有被提名想竞选监事的被称为“请求候选人”,他们必须征集一定数量哈佛校友签字后才可以出现在不记名投票的候选人名单上。

  监事会绝大多数成员来自哈佛校友,定期举行会议,对大学的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就有关办学政策和教学实践提出建议,批准重大的人事任命。

  不靠学费的财务管理

  提起哈佛大学的财力,人们不禁为拥有256.2亿美元资产、占地380英亩的“哈佛帝国”所惊叹:它是如何积累这笔巨大财富的?又如何管理这笔巨额资产的?

  哈佛大学是一所私营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在它的财务报告中,很少使用“收入”和“利润”这样的表述,经常出现“捐款基金”一词。比如:捐款基金的正负增长、捐款基金的划拨支出。实际上,从营利性商业公司角度看,“捐款基金”代表收入和资产额,对“捐款基金”的分配和处置代表了对资产的处置和利润分配。

  在这里,资产当然包括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投资包括银行存款、股票投资、对冲基金投资以及哈佛剧院的门票收入。有形资产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和海外购置的资产,比如:哈佛大学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拥有一座研究图书馆,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拥有一座研究中心。同时还应该看到,哈佛大学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待遇。

  哈佛基金(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哈佛学生支付的学费,哈佛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无偿捐赠,以及哈佛大学各类经营性投资回报。在这三方面来源中,学生支付的学费只占很小的比例,哈佛并不依靠学费支撑。校友们的捐赠常常带来数额巨大的意外惊喜,比如一笔8000万美元的捐赠,指定建筑一座用捐款人姓名命名的实验室,此举立刻增加哈佛大学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另外,哈佛大学用“闲钱”投资,也构成捐款基金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这里,需要提到“哈佛管理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哈佛大学下属非营利性全资子公司,它以收费方式管理着哈佛大学的捐款基金、养老金资产、劳务资本以及非现金方式的捐赠物。该公司属于典型的投资管理公司,其专业团队管理着捐款基金中大约11000项专项基金。该公司直接经手管理捐款基金60%的份额,间接经手(和外部投资公司一起管理)剩余40%的投资组合。该公司总裁杰克•梅耶在任职的15年时间里,把捐款基金从1990年的48亿美元增加到市值259亿美元的基金规模。

  公司现任总裁简•梅迪罗受命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当时,哈佛大学运营和捐款基金现金紧缩,捐款基金资产缩水,利率离谱,再加上金融衍生物和杠杆作用的蒸发,到2009年2月,捐款基金缩小了80亿美元,降幅达22%。所幸的是,她的前任在金融危机时期曾一度在2008年6月30日把捐款基金拉到369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所以,亏损80亿美元,不过是回归到一个比较理性的数字。

  为了应变金融危机,梅迪罗不得不裁员25%。有报告称,捐款基金的流失很大程度上为她的两个前任运作不良基金所致。此外,哈佛管理公司曾一度和哈肯能源丑闻联系在一起。当时,哈佛大学向一家病态的石油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哈佛大学的谈判代表就是这家公司的董事,有人指责不应该把哈佛的钱投入到这家公司,因为这项投资带有私人利益的动机,而且使哈佛受损。但是,哈佛大学认为这项投资并无不当,而且,当局调查也没有发现这一“丑闻”有何错误之处。

  到2009年6月,哈佛大学的捐款基金已经亏损30%,达110亿美元,接近其最高值369亿美元的1/3。哈佛大学运营预算的35%依赖于捐款基金,为应对严峻的局面,佛斯特校长采取多项措施,削减预算开支,从2008年7月1日开始的下一财政年度,削减预算金额至少1.05亿美元,这包括:暂时冻结所有非工会成员(非正式员工)的工资;解雇275名员工,不增聘新员工;鼓励1600名员工自愿提前退休;对保留职位的员工不减薪,但也不加薪;暂时推迟对终身教授的提拔工作。为平衡预算,哈佛大学叫停了投资12亿美元建造“奥斯顿科学中心”的宏大工程,该中心原计划于2011年完工,遭到奥斯顿镇(Allston)居民强烈反对。

  捐款本系善举,但接受捐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2005年,哈佛大学接受沙特王子一笔2000万美元的捐款,用于伊斯兰教的研究,此举招致尖锐的批评,哈佛大学被指责用这笔捐款支持亲沙特宣传活动。

  宁缺勿滥的教学管理

  哈佛大学的教学管理体系采取教育长直接负责制,校长一般不干预教学的日常事务。哈佛大学下设医学院、法学院和神学院等10个学院。哈佛大学各个学院的招生、授课和财务独立运作,涉外事务、校内就诊和校内治安等则由哈佛大学直属科室管理。

  哈佛大学学生可以跨系、跨学院,甚至跨校自由选修课程,学分视同本系本学院。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却没有运气考入哈佛大学的学生,比如哈佛临近的塔夫茨大学的学生,为了沾哈佛的名气,上学期间全部选修哈佛大学的课程,毕业后找工作时,他们在个人简历上特别注明:塔夫茨的壳,哈佛的核,视同哈佛学历。当然,塔夫茨大学的有些专业比如国际法是世界公认的优秀专业。也有一些富家子弟虽然进入哈佛大学,自感学习吃力,便有意多选容易拿学分的其他院校的课,以补学分之不足。不过,跨校选课目前只局限于波士顿地区与哈佛相邻并且相互承认学分的大学。在哈佛求学,选课从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的成败,因此,开学之初的自由选课周非常重要。

  哈佛大学和相邻的麻省理工学院几乎平分了坎布里奇镇(Cambridge),多年来,这两所大学平等竞争,友好相处。1900年,两所大学达成协议合二为一,为防止出现大学托拉斯,麻州法院否决了合并意向。目前,两所大学合办生命科学技术系,科学技术历史系和一座数据研究中心,两所大学的学生可以相互自由选修课程。

  在录取率方面,2007年度,哈佛入校录取率为9%,2009年度为7%,录取率降低源自2008年哈佛改革奖学金制度,中低收入家庭享受奖学金的幅度大增,所以,对挑选学生更加苛刻。2006年度,哈佛商学院的录取率为14.3%,法学院为11.3%,医学院为4.9%。众所周知,这三所学院极难拿到奖学金。

  截至2008年9月,全球包括美国共有295,108名学生自哈佛毕业,其中,美国之外的毕业生45,305人,来自亚洲国家的毕业生有11,778人。在亚洲学生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有421人,台湾100人,香港19人。如此算来,迄今自哈佛大学毕业的中国大陆学生不超过2000人。来自中国大陆考生的录取率为3~5%。

  哈佛大学治学严谨,宁缺勿滥,甚至有些苛刻求全。哈佛大学对考生成绩要求越来越高,有人把这种现象批评为“分数膨胀”。也有机构和学生批评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过于依赖师资力量,忽视学生的积极性。1963年5月,哈佛大学两名教授因向学生发放迷幻药做药物试验而遭解职。上世纪90年代,哈佛国际发展研究所两名研究员在俄罗斯承担研究课题时,因涉嫌接受贿赂被哈佛大学解雇。

  BOX

  何以超越剑桥?

  哈佛大学最初是以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蓝本创建的,可为什么能够后来居上,超过这两所大学?

  对此,哈佛商学院一位教授从大学管理的角度分析,牛津有39个本科生学院,各自封闭,管理分散,教学方式单一,录取率为24%。哈佛大学只有一个本科生部,录取率为8%。

  一所大学的成败,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特别是财力和科技水平。牛津大学的鼎盛时期,正逢英国工业革命引领世界潮流,反映了大英帝国的昔日辉煌。随着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世界各国的教育和科技精英纷纷流向哈佛,名师出高徒,哈佛毕业生往往占据世界各国高层和中坚位置,他们向母校的捐款以几何数字急剧攀升,哈佛的财力足以“帝国”称呼,完全进入高端良性循环。

  哈佛的成功,从内部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开明和私有化

  哈佛大学建校以来,始终遵循“真理”这一校训。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采取开放和民主的态度,同情弱者,支持“左翼”。

  1775年至1783年,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爆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哈佛学院支持这一正义的事业。当时在马萨诸塞几乎所有独立战争的领导人都是哈佛毕业生,其中有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1775年7月3日,乔治•华盛顿在哈佛学院所在地坎布里奇就任北美独立战争军队统帅。1870年,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人自哈佛大学毕业,1877年,美国最高法院首位犹太裔大法官——路易斯•布朗代斯——自哈佛法学院毕业。1977年,哈佛大学与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合并招生,使入校女生人数大增。

  在政治倾向方面,哈佛大学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民主党的大本营,上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掀起一股“反战运动”,反对征召学生作为越南战争预备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极为不满,称之为“查尔斯河畔的克林姆林宫”。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政治术语中的“左翼”和中国现代政治词汇中的“极左”具有截然相反的含义。我在哈佛法学院的导师在上世纪70年代参与领导美国著名的“批判法律研究”,尖锐抨击美国司法制度。哈佛大学对他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30多岁就被提升为终身教授。在自己的大学把高薪给一位批评自己政府的外国人,许多人对此无法理解。而我认为,这恰恰反映学术民主的精髓所在。

  哈佛大学也发生过歧视事件。比如在宗教方面哈佛倾向招收清教徒学生,不欢迎天主教徒,这导致1863年波士顿学院另立门户。从1906年到1922年,犹太裔学生大量涌入哈佛大学,为此,哈佛公布“犹太学生限额”,这导致1948年以犹太裔学生为主的布朗代斯大学在附近城镇的诞生。上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对同性恋学生采取排斥态度,导致两名学生自杀。如今,哈佛大学校长兼任同性恋组织领导人,以示支持,上述问题逐一化解。

  哈佛大学虽然属于私营教育机构,建校初期仍然依靠政府拨款,从1830年到1870年,哈佛大学开始实施私有化,经费完全与政府脱钩,代之以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捐款。从此,哈佛大学的经费来源一发而不可收,到1850年,学校的资产规模是耶鲁大学的3倍,稳坐美国常青藤大学龙头老大位置,美国家庭争相把子女送入哈佛。政治方向的开明和经营体制的私有化确保哈佛大学不断成功。

  教学改革求新求变

  哈佛大学建校之初教学内容单一,主要以培养牧师为主。1708年,选出首位非牧师出身校长,开始把学校引领到教学课程多元化方向,标志着教学改革的首次突破——从神学转向自然科学。1780年,由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从管理体制方面奠定了日后做大做强的基石。

  埃利奥特校长任职期间(1869——1909年),干脆取消基督教的优先教学地位,允许学生自主决定学习课程,哈佛大学从指令性的必修课转向自主性的选修课教育,大大提高学生求学的积极性。

  在哈佛大学,教授固然受人尊敬,但他们的职业定位是学生的服务者,学生是求学的主人。此外,在招生制度方面,生源从单一的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向少数族裔、女性学生和国际学生开放,这也极富战略远见,不然,一所质量再高的贵族封闭式大学怎么可能执各国大学之牛耳?

  反其道而行之的奖学金计划

  2006年9月,哈佛大学宣布取消本科生的提前录取招生惯例,因为这个办法对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家庭的子女不利,富有家庭的子女容易凭借财力利用提前录取“抢位”。紧接着开始实施新的奖学金制度。

  以2008至2009学年为例,家庭年收入不足6万美元的被录取本科生一律免费上4年大学(包括学费和生活费),这部分学生占新生总数的1/5。家庭年收入在6万到18万美元之间被录取的本科生,只需拿出其中的1/10支付学费。超过50%的哈佛本科生享受不同数额奖学金,包括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的学生。哈佛大学这一新的奖学金计划向外国学生开放,包括中国学生。2/3的哈佛学生上学期间都做过兼职工作。

  以一个2008年入校的家庭年收入5万美元的学生为例:上学年度开支总额为50250美元,父母不必支付一美分。这位学生需象征性交付1500美元,加上在校兼职工作或者银行贷款大约2500美元,即可以享受46,250美元奖学金(50250-1500-2500=46,250)。

  2010~2011年度,哈佛大学上学的费用上涨3.8%,达50,724美元,享受奖学金的本科生增加9%,奖学金发放额达1.58亿美元,平均每个学生发放4万美元。

  在金融危机使哈佛大学出现巨额亏损的情况下,哈佛推出反其道而行之的奖学金计划,其勇气可嘉,远见可察。享受全额奖学金的比例从8%提升到25%,为更多中低收入家庭进入哈佛铺平道路,这部分学生,将会倾其一生回报母校的慷慨之恩

(作者 杨玉林 北京哈佛校友会理事)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