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科技·媒体·电信

投资人“财大气粗”导致角色错位?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陈莉莉 罗伦 许鹏
2010年07月30日10:20

  由于多次融资,智联招聘的创始人团队很早就淡出,企业在外资控股的情况下出现了管理上的混乱。融资后剩余不到15%的股权——企业管理团队丧失股权的直接下场,便是“沦落”为没有企业运营权的职业经理人。

  于是,智联招聘事件在许多创业型公司和创业者中引起广泛共鸣,当笑脸相迎的投资人抱着真金白银来到团队跟前时,是否会因融资丧失企业决策的控制权,成为今天的管理团队们最揪心的选择。

  主导方总是出钱多的那位

  “分歧每天都在发生,而投资方总是‘老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创业型公司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该高管称,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出于企业投资方利益,还是企业管理层的利益,双方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努力实现企业盈利的最大化。但事实是,对于国内的一些企业而言,企业所有者,即出资人,往往会表现得“财大气粗”。

  据称,类似智联这样的情况,在双方产生矛盾的时候,虽然名义上会进行协商与表决,但主导方毫无疑问是“出钱多的那个”。

  以智联招聘为例,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7月,智联招聘共获得了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最大招聘网站Seek和澳大利亚投资银行麦格理1.1亿美元的投资。与此同时,智联招聘的股份进一步被稀释;仅半年后,即2008年末,Seek在智联招聘的股份已接近56.2%。据智联招聘前CEO刘浩公布的股权比例,Seek、麦格理集团和其他股东的股份比例为“4:3:3”,智联招聘管理团队只剩下了不到15%的股权。

  “从所有人‘沦落’为职业经理人,企业运营的话语权也就丧失了。”上述高管指出。

  对此,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李培恩感同身受。因为就在李培恩担任合伙人之前,他也曾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李培恩遥想当年:“我也曾与投资人产生过分歧。”

  据李培恩回忆,当时他所在的那家公司规模不算大,但却拥有着一系列繁多的业务内容。意识到繁琐的业务对公司的运作产生了影响,他所在的管理团队便提出公司应当缩减业务,专攻核心。但是一手把公司培养起来的投资人却对此持相反意见。“故事的最终以投资人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圆满结束,但是正如大家所能想到的一样,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双方产生分歧的情况很多。”

  投资人角色错位?

  “有自知自明的投资人应该知道,他们不过是创业过程中的支持性因素,但在国内目前的环境中,很多VC和天使投资人并不这么看,他们参与那些根本无法提供增值服务的领域,给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带来了无休止的额外工作,缓慢的决策机制也拖延了公司的进展。”一位从事资本管理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

  对于企业所有人和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分工,李培恩介绍:“在国外,所有人与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定位都很清楚,前者主要负责包括企业战略发展在内的重要决策,后者主要负责企业管理的执行。”

  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在企业发展顺利的情况下,投资人通常只通过参与组建董事会来帮助企业完成制定发展策略、挑选和更换管理层、策划追加投资等方面的内容,很少会介入日常管理工作;只有当企业出现危机时,投资人才介入得比较多。极端情况下,投资人才会撤换企业的CEO或者中止投资。

  李培恩指出,目前国内一些企业的所有人与管理团队之所以会产生矛盾与冲突,主要是因为企业所有人在公司经营方面存在错误理念——除对企业战略做出决策的权力之外,他们也更渴望参与企业的管理,而这部分在理论上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

  李培恩还解释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冲突,主要是因为国内大部分的企业所有人都具有职业经理人的背景。当他们成为企业所有人时,一方面无法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之前的经验和经历,对自己在企业运营范畴内的决策颇有信心。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创业企业成立后的前20个月中,由创业者之外的人担任公司总裁的比例为10%;到了第40个月,这个比例上升为40%;到了第80个月,80%的企业CEO已不是当初的创业者。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