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研究所”公司
《投资者报》研究员 周俊
有这样一些A股上市公司:它们脱胎于技术研究所,甚至目前仍由研究所控股;它们专注于每一领域,从事与其技术研发相关的市场开拓;它们多数有着很强的竞争力。我们将它们称之为“研究所公司”。
根据《投
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A股市场中有38家这样的公司。技术优势,加上雄厚的政府资源、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出众之处,多数研究所公司体现了出色的盈利能力。不过,它们其中也有一些公司,虽已完成改制,但却仍然有着国企式的管理混乱和职责不清,它们很有技术能力但却被市场抛弃。至于一些研究所公司,“忘本”地不再重视技术创新自然是自掘坟墓。
脱胎研究所
根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中有38家脱胎于研究所的上市公司,具体来看,它们的设立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其一,发起设立。目前,A股的研究所公司多为该种形式,新设立的公司从事实业经营,而研究所的职能不发生变化,但研究所对新设立公司控股。
比如,钢研高纳和安泰科技,这两家公司都是由原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发起设立的,前者沿袭了研究院在航天耐高温材料方面的技术优势,后者则在超硬及难熔材料方面有强大的竞争力。
其二,研究所直接转制。少数研究所会选择直接进行整体转制变更为股份公司,并借此上市。
比如,建研集团,该公司是由原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整体变更设立,继承了研究院在建材领域的研发实力,目前的优势产品就集中在混凝土外加剂市场。
技术实力雄厚
由于绝大多数的研究所上市公司,都是由研究所发起设立,并由其控股。因此,我们统计了上述38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资料。
结果表明,这些公司的控股股东多为发起设立的研究所,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多为国资委、大型国企或中央直属科研机构。其中,25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3家公司为中科院控制,2家公司为地方政府控制,5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大型央企,另有1家公司为大学所控制。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家公司为民营企业。
由此可见,几乎所有研究所公司都来自于政府所支持的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汇集了全国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才,依托充沛的政府资金支持,它们的技术实力出类拔萃。
实际上,大多数研究机构原本并不存在实业经营,但它们通过两个方面的积累,使得旗下的公司获得了出色的业务增长:
首先,技术的实业应用性。研究所的职能只是技术研发,但它们在某一领域内的长期积累,使它们的技术具有了可靠的实业应用能力;
其次,市场的拓展。尽管研究所缺乏实业经验,但是,其背后的政府背景使它们更容易受到实业领域的认可,一方面,它们可以获得来自国企的订单,另一方面,政府资源有利于它们开拓区域市场。
盈利能力出色
38家研究所公司体现出了出众的盈利能力,对这些公司的统计结果表明,38家公司中,有29家公司连续三年实现盈利,占样本量的比重达到76%。
由于38家研究所公司均为制造业,因此,《投资者报》对A股所有1177家制造业公司也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显示,这其中有871家实现连续三年盈利,占总数的比重为74%,这表明,研究所公司相对于整个制造业而言略有优势。
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在连续三年盈利的29家研究所公司中,有19家公司的盈利更为出色,它们连续三年实现盈利增长,占全部研究所公司总数的50%。
在1177家A股市场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只有301家公司能做到这一点,仅占全部公司总数的26%,远低于研究所公司。
再从另一个角度,38家研究所公司2009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较整个A股制造业高出0.6个百分点;研究所公司2009年的平均销售毛利率达到23.4%,整个制造业则只有16.9%;研究所公司2009年的平均销售净利率达到7%,制造业仅为4.6%。
一系列的财务指标对比显示,研究所公司拥有着较其他制造业公司更为出色的盈利能力。我们相信,它们出色的盈利能力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相对优势:
第一,订单获取成本。如前所述,研究所公司多背靠大型央企或政府科研机构,拥有广泛的资源,在获取政府或国企订单时具备更便利的优势。这意味着,与其他公司相比,它们相对更容易利用这种政府资源进入新的区域市场,获取等量的订单时所要花费的代价也要更小,比如营销费用等等。
第二,产品附加值。尽管研究所公司也在利用政府资源,但由于汇集了高端人才和资金资源,并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研究,它们的技术优势毋庸置疑,这保证了它们的产品拥有更高的附加值。
第三,研发支出。由于多数公司仍由研究所控股,因此,它们实际上并不用过多为技术的研发而发愁。原因在于,很多高端技术研发任务仍由研究所来完成,而不是上市公司来完成,而这些研发任务所需要的资金仍由政府拨付,但研究成果却可以由上市公司享用。如此一来,上市公司无须付出研发费用。
专家当“老板”
在我们看来,研究所公司之所以具备优势,还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和资源优势带来的出色盈利能力,优秀的高管团队也是它们未来业绩继续提升的保障。
一般而言,这些上市公司的最高决策者都曾在原研究所任职,并且都是在公司所从事业务领域内的高级技术专家。
比如,钢研高纳董事长干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经理赵明汉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授级工程师;建研集团董事长蔡永太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矿磁材董事长蒋开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技术专家;等等。
不仅如此,公司的其他高管团队人员,绝大多数也是业务领域内的技术专家。这样的高管团队对于上市公司的好处是:
第一,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减。由技术专家担任公司高管团队,保证了公司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保证了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公司的长期业务增长;
第二,作为高端知识分子,相对而言更重视公司治理,这也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
管理易成“绊脚石”
然而,也并非所有的研究所公司都能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研究所本身作为不具盈利能力的政府机构,采用国企方式运营,如果脱胎而出的上市公司,不能建立独立儿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不能有研究所摆脱关联关系,那么,这种研究院背景就不再是一项优势,反倒成了妨碍公司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看到,一些公司虽然从研究所中改制而出,但是,在管理中依然采用国企方式,公司治理混乱,高管团队职能不清,未能摆脱研究所模式,无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抛弃,比如大唐电信,公司虽然技术实力占有优势,但连年的亏损却是公司竞争力丧失的明证。
并且,一些公司与作为大股东的研究所之间关联方交易频繁,多数具有向股东输送利益之嫌,这也严重损害了其他股东的权益。
至于那些忘本的公司,它们如果放弃原本具有优势的技术能力,不再重视产品的技术创新力,那么,无疑更是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