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重庆模式”抢占制造业转移先机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周远征
2010年08月14日15:25

  来到重庆整整一年后,富士康终于决定卸下“企业办社会”的沉重包袱,因为东道主愿意为他们成千上万的工人提供住房了。

  “我们今年将建设30万平方米集体宿舍,尽量满足入园企业的需求。”8月11日,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董事长王学斯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政府将在社会化服务方面投入更多,尽量减轻惠普、富士康外来投资企业的负担。”

  富士康重庆分公司人士也承认,他们已经决定改变原来在生产基地内自建生活区的方案,职工住宿问题将由政府提供的集体宿舍和公租房解决。

  富士康重庆“解套”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预计到今年为止,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亿元,产业投入80亿美元,实现年工业销售值800亿元。

  去年8月4日,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签约落户西永微电子产业园。而早在2007年6月,全球IT硬件巨头惠普已捷足先登,成为该园区引进的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车间和宿舍只有一墙之隔,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都在半封闭的厂区里,这就是广为外界所诟病的“富士康管理模式”。去年签约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之后,富士康一直按照其深圳生产基地的建设模式,继续大建生活区,就在几个月前富士康重庆基地投产之际,他们向媒体发放的新闻资料中,仍宣传其生活区将由近20幢绿化宿舍小区组成。

  但今年上半年富士康深圳厂区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发生后,情况发生了微妙变化,重庆市政府推动公租房建设,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启动集体宿舍规划,让富士康重庆基地看到了解脱的希望。

  “我们将不会自建生活区,公司向员工提供‘工作权’,员工工作之外的时间交给社会。”富士康重庆公司一位人士明确表示。

  据悉,今后富士康重庆基地的员工将生活在厂区附近由政府规划兴建的社区中。目前,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为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入园企业提供了倒班宿舍,距富士康厂房不远处,两处公租房小区近日已动工建设,按照估算,西永保税区公租房和集体宿舍建成后,可以基本满足富士康等微电子产业园区内企业员工的居住需求。

  公租房建设急进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李勇研究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富士康放弃生活区建设,与重庆公租房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两大创新举措相继推行关系密切,后两者将极大提高重庆的产业竞争力。

  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重庆、北京等28个城市列为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城市,这些试点城市的公租房建设可申请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总额度达493亿元。

  按照重庆公租房建设规划,将会在10年投资1200亿元建设公租房。重庆财政局与国土房管局等部门上报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争取公积金贷款30亿元。列入公租房公积金贷款试点城市,对于急需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重庆公租房建设,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7月29日,重庆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公共租赁管理局。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出席当天的挂牌仪式时称,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以及城乡综合配套的试验区,是进行重大民生改革的先行区,一定要做好探路的领头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也参加了此次挂牌仪式。重庆当地官员表示,一个地方政府副厅级单位挂牌,中央主管部委领导亲自参与的情况实属罕见。

  实际上,自今年年初重庆正式启动公共租赁房建设规划起,每一步进展都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重庆公租房规划主要参考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公共住房建设经验,并有所创新。根据该规划,重庆今年将开工建设500万平方米公租房,年底向社会投放20万平方米。

  作为上述规划的一部分,6月20日,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工建设了 “西永综保区公租房一期工程”,计划容纳居民3123户,总人数约2万,人均居住面积可达10平方米。除住房外,这个将于今年内竣工的项目还包括白领公寓、员工食堂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等。今年7月西永综保区B区1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开工建设,2011年将再建设20万平方米。

  号称“中国第三新区”的重庆两江新区今年6月挂牌成立后,公租房建设也成为了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两江新区投资促进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两江新区是重庆全市最早动工兴建公租房的,这既可解企业员工住宿的后顾之忧,也是吸引客商前来两江新区洽谈的优势资源。

  据悉,重庆市现有21个公租房项目中,有8处位于两江新区。

  “重庆模式”

  大举建设公租房,成为重庆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8月1日启动的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也为这一努力提供了及时的政策支持,两者相辅相成,一种全新的“重庆模式”呼之欲出。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重庆城市化进程较慢,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可吸引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为产业成长提供充沛而稳定的劳动力,让重庆在沿海产业往西部转移过程中把握先机,而通过公租房等保障方式,能让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生存下来、稳定下来。

  据悉,未来10年内,重庆主城区将会形成1000平方公里建成区,新增人口500万~600万,这些新增人口将主要分布在重庆一环和二环之间,两江新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等重庆产业发动机就位于这一区域。按照两江新区的规划,到2020年,新区内人口将从现在的170万人增加到400万人。

  重庆市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两江新区新增人口中来自重庆东西两翼的农民工最多,将达到100余万人。李勇也认为,重庆将通过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等开发区建设,加速推动重庆城市化进程,并吸引重庆远郊区县劳动力向主城区转移。

  上述重庆发改委官员称,两年内300多万转为市民的农村居民中,大约会有1/5以上进入主城区,他们大多数都会选择入住公租房。据悉,在8月1日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之后,重庆公租房的申请也将在年底前启动。

  对于户籍制度改革和公租房建设“双轮驱动”,以吸引产业转移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整体策略,黄奇帆做过一番总结,他认为,重庆要转变城市开发模式,加强开发区的社会管理,实现工业园区与城市的无缝衔接,使园区、工厂、城市社区融合在一起。

  “我们希望让进城务工人员走出厂区就能进入社区,融入城市,并享受市民同等待遇,真正成为城市居民,从此安居乐业。”黄奇帆说。“我们要建立一系列制度来保障农民利益,保证让他们进城后不会生活在贫民窟”。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表示。基本政策是,政府将允许转户农民暂时保留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而城市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障也将陆续跟上。

  

(责任编辑:刘玉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