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专栏 > 锋言锋语

林永生:“经济民族主义”如何甚嚣尘上

来源:搜狐财经
2010年08月16日16:10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2010年新年前后,西方老牌的主流媒体开始抛弃了“新闻人”孜孜追求的客观与公正精神,助推“经济民族主义”思潮

  西方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的中青人群里颇有市场,尤以新兴市场或者威权主义与市场化改革并行的国家为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人们认为这些媒体宣扬开放、民主、自由的价值取向,是发达与现代化的代言;另一方面,人们对本国以低人权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现状心存不满,希望能从这些媒体上了解其他人的看法或寻求理论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西方主流媒体确实扮演了成功的“思想者”的角色。

  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表现相对抢眼,西方舆论界开始逐渐兜售“中国威胁论”,国外的一些政治、经济精英圈内逐渐涌现反华倾向明显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经由西方主流媒体的渲染和推介,影响渐趋扩大化。

  2009年12月9日,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国际经济学与金融学荣誉退休教授罗伯特•艾力伯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建议美国应对中国进口征收统一关税。艾力伯认为,中国制成品出口持续增长,但进口增长缓慢,因为中国拒绝改变立场,允许人民币升值。中国空前的美元证券增持规模,是其在进口工作岗位时实施“以邻为壑”政策的产物。人民币币值低估,与征收50%或60%进口关税的影响相当。将人民币维持在低位的主要政策动机在于,中国政府担忧,如果人民币走强,国内失业率就会上升。此外,人民币币值处于低位,有利于中国攀上技术阶梯,因为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其它工业国的高科技产品进口将会停滞,而国内类似产品的生产会增加。中国大量持有美国证券,增强了其政治影响力,让它有资格来评论美国的利率与美国的财政赤字。而只要中国的贸易伙伴专注于巨额贸易顺差,它们对中国的其它要求就会相对温和。中国执意追求盲目的重商主义政策,导致了美国数百万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流失,美国人耐心地容忍了这种局面——简直太耐心了。当前形势的荒谬之处在于,中国货币保护主义对美国制造业就业状况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美国的财政政策。

  在这篇文章中,罗伯特•艾力伯主张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统一征收10%的关税。在实施后6个月,该关税税率将以每个月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直至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下降至每个月50亿美元。艾力伯说,过不了多久,中国人就会发现,较之美国人对中国商品的依赖,中国人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要严重得多。几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都可以在国内或印尼、菲律宾、韩国买到。中国将会发现,它很难为不再在美国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找到其它外国市场。中国人可能会对美国的保护主义感到极其不满,威胁说他们不会再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提供资金。但这种喋喋不休将会是空洞的,因为美国贸易逆差最重要的成因就是中国购买美国证券。

  2009年12月31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发表专栏文章《属于中国的新年》(Chinese New Year),主张用贸易保护主义来解决美国的失业问题。克鲁格曼认为,中国没有胆量通过彻底抛售其美国国债进行报复,因为中国这样做,可能会让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但这对美国的竞争力和就业来讲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所以如果中国人真的大量抛售了美元,美国应该说声谢谢。他还说,中国购买美国债券的行为对美国利率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影响。该文被《华尔街日报》转载。

  今年8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了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研究常务董事托马斯•怀特的文章《美国必须调整对华战略》。作者称,美国政府需要新的保护战略,确保即便在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决定破坏当前国际秩序的情况下,国际秩序也能承受住外部压力并有效运转。

  此外,西方主流媒体的社论或者由很多不具名的记者联合刊发的所谓专栏,经常刊发很多带有强烈反华色彩的言论。

  本人也曾醉心于拜读西方大牌经济学家的理论著作和学术论文,也曾定期或不定期地打开西方主流媒体的英文官方网站、寻求“兼听则明”的快感。但令人吃惊的是,2010年新年前后,这些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受推崇、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学家们,已经丧失了作为学者所必备的严谨与客观,开始鼓吹、宣扬经济民族主义,西方老牌的主流媒体也开始抛弃了“新闻人”孜孜追求的客观与公正精神,助推经济民族主义思潮。这对中国而言,坏处显而易见,从国际舆论上对中国施压,抑制中国崛起。但客观上也有好处,就是西方主流媒体过多刊发类似言论会自损形象,激起人们公愤。而《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等这些畅销书宣扬民粹主义观点,与近期助推反华式经济民族主义的西方主流媒体一样,都代表着一种偏激。

  如果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评判媒体,对国内,关注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是非优劣,研判形势,提出优化改进的对策思考;对国外,促进自由、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应该是健康社会舆论氛围的基本特征。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经济学博士)

  林永生的其他专栏文章

  林永生:能源价改中的政府与市场边界

  林永生:住房过度商品化暗含三大风险

  林永生:低人权红利下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林永生:适度放开耕地红线 促进农民增收

  林永生:利益集团博弈决定改革如何推进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